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教育研究方法

小学教育研究方法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V1. 斯宾塞的教育代表著作是A. 《普通教育学》B. 《大教学论》C. 《人的教育》D. 《教育论》满分:3 分2. 根据(),观察法可分为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

A. 在自然条件下取得还是在人为干预和控制条件下取得B. 观察时是否借助有关仪器C. 观察内容是否有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观察项目和要求D. 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到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之中满分:3 分3. 依据()标准,可以分为事实调查和征询意见调查。

A. 调查的目的B. 调查的范围C. 调查的内容D. 调查的手段满分:3 分4. ()方法是先把包含N个单位的总体分成互不重复的若干个子总体。

每一个子总体具有较总体更为集中的特性。

把一个子总体作为一层,从每一层中再按一定的方法抽取样本。

如果这种方法是简单随机抽样,就叫做分层随机抽样。

在分层抽样中要确定分层的标准可由研究者根据课题的性质和研究的需要自行确定。

可以是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学校的类型等。

A. 等距抽样B. 整群抽样C. 分层抽样D. 随机抽样满分:3 分5. ()是随着条件、情景的变化而在数量或类型上起变化的人或事物的特征或方面,又称因子或因素。

A. 变量B. 自变量C. 因变量D. 随机变量满分:3 分6. ()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调查法也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最基本研究方法之一。

A. 毛泽东B. 刘少奇C. 朱德D. 张志公满分:3 分7. 根据调查的( )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A. 目的B. 范围C. 内容D. 手段满分:3 分8. 以()进行划分,研究可以分为个人研究和集体研究。

A. 研究者B. 研究过程的阶段C. 研究方法的性质D. 课题研究的延续性满分:3 分9. 小学教育研究与一般的教育研究的主要区别就在于()不同。

A. 研究主体B. 研究方法C. 研究对象D. 研究目的满分:3 分10. 根据()标准,观察法总体可分为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

A. 在自然条件下取得还是在人为干预和控制条件下取得B. 观察时是否借助有关仪器C. 观察结果是关于观察对象的质的特征还是量的特征D. 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到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之中满分:3 分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V1. 问卷调查法的优点是A. 节约时间和经费B. 样本大小不受限制C. 被试回答比较方便D. 灵活性大满分:3 分2. 资料收集要注意以下问题A. 收集一些有代表性的资料即可B. 根据研究的需要有计划地收集资料C. 力争收集第一手资料D. 认真记录资料的来源和收集时间满分:3 分3. 依据调查的手段不同,可以分为A. 问卷调查B. 访谈调查C. 确定主要文献——细读D. 测验调查满分:3 分4. 问题研究的可行性包含以下三方面的条件A. 问题必须具有研究意义B. 客观条件C. 主观条件D. 研究时机满分:3 分5. 按研究方法的性质划分,又可将研究方法分为A. 定性研究法B. 集体研究C. 横向研究法D. 定量研究法满分:3 分6. 正是访谈中注意的问题有A. 选择恰当的访谈时间和地点B. 尽快接近访谈对象C. 自然地按预定计划进行访谈D. 建立一个融洽的访谈气氛,认真做好访谈记录满分:3 分7. 样本大小的选取决定于A. 研究的不同类型B. 预定分析的精确程度C. 研究者的时间、人力和物力D. 取样的方法等满分:3 分8. 写文献综述时,研究者应该注意以下方面A. 搜集文献应尽量全B. 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C. 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D. 将各个研究结果归纳成若干部分分别呈现,各个部分都是围绕研究课题展开的,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满分:3 分9. 依据调查的手段不同来分,可以分为A. 问卷调查B. 访谈调查C. 确定主要文献——细读D. 测验调查满分:3 分10. 下列选项中属于科学类学科的是A. 文学B. 心理学C. 化学D. 医学满分:3 分三、判断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V1. 填表格式的问题是把一些具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制成表格,用填表的方式回答问题。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2. 横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即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对某些指标进行定期的系统性研究。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3. 从一个总体中确定一个样本,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样本的大小,即确定多少个体为样本;二是如何抽取这些个体。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4. 选择研究方法要遵循的基本要求是根据研究课题目的要求选择方法;根据研究课题内容的性质确定研究方法;注意各种方法的独立性及相互联系。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5. 发展调查是一种预测性调查,它主要调查某一教育现象随着时间变化而表现出的特征和规律,从而推断未来某一时期的教育发展趋势与动向。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6. 分析研究资料主要采用逻辑分析方法和数学统计分析方法。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7. 顺查法是以检索主题的研究发生时间为起点,逐步推进到目前新出版的文献,较费时间,但可以做到查全。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8. 一个好的观察内容应符合以下两点要求:第一,能准确地反映、体现或说明观察目的;第二,可以被观察到。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9. 所收集的资料越广泛、丰富,就会越有代表性,但不一定能很好地反映问题的本质。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0. 直接问题是与所想了解的内容有关,但不是直接对这个内容提问的问题。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1. 顺序式量表(如李克特量表)。

是将每一个问题分为若干个不同程度的答案,每一个答案作为一个数字对应点。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2. 实验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基础上,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3. 从一个研究总体中确定一个样本,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样本大小,即确定多少个体为样本;二是如何抽取个体。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4. 科学不同于学科,科学的领域比学科广阔,并非所有的学科都是科学的。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5. 研究计划是在进行研究设计基础上对整个研究过程的全面规划,对研究的各项主要工作进行随机的安排。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6. 课题名称中尽可能表明三点: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方法。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7. 广义的研究是指运用一定的方式与方法对限定的事物或现象进行分析、验证,来获得客观事实的过程。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8. 确定调查课题要注意:必要性、可行性、题目切忌太大,要以小见大、重视参阅有关资料、注意课题的论证。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9. 教育档案是人类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文献资料,包括教育年鉴、教育法规集、教育统计、教育调查报告、学术会议文集、学位论文、资料汇编、名录、表谱、地方志、墓志、碑刻等。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20. 科学与学科是等同的。

A. 错误B. 正确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V1. 依据教育实验()分,可以分为教育体制改革的实验,课程内容与结构改革的实验,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实验,儿童和青少年发展的实验。

A. 内容B. 目的C. 条件控制D. 具体组织形式满分:3 分2. ()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A. 教育文献法B. 教育实验法C. 实验法D. 观察法满分:3 分3. ()是一种假定的结果变量,也叫反应变量或输出变量,它是实验自变量作用于实验对象之后所出现的效果变量。

实验者所选择的因变量必须具有可变性,可以由自变量的作用而发生变化。

A. 变量B. 因变量C. 自变量D. 无关变量满分:3 分4. ()制定了实验方法原则,被喻为“实验科学始祖”。

A. 牛顿B. 伽利略C. 培根D. 莱布尼茨满分:3 分5. ()是指研究者根据实际情况以自己方便形式抽取研究对象,或者仅仅选择那些离得最近的、最容易找到的人作为研究对象。

A. 机遇式抽样B. 滚雪球抽样C. 方便抽样D. 目的抽样满分:3 分6. 进行几种不同教材之间比较实验,教材之外的教师水平、学生原有基础、家庭辅导、学习时间等一切可能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都是该实验中的()。

A. 变量B. 因变量C. 自变量D. 无关变量满分:3 分7. ()抽样指研究者根据实际情况以自己方便的形式抽取研究对象,或只是选择那些离得最近的、最容易找到的人作为研究对象。

A. 机遇式B. 滚雪球C. 方便D. 目的满分:3 分8. 所罗门四组设计的模式表达为()A. RS1(O1-X-O2);RS2(O3--O4)B. RS1(X-O1);RS2(O2)C. RS1(O1-X1-O2);RS2(O3-X2-O4);RS3(O5-X3-O6)D. R S1(O1-X-O2);R S2(O3--O4);R S3(X-O5);R S4(O6)满分:3 分9. 那些不是某实验所需研究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外的一切变量统称为该实验的()。

A. 变量B. 因变量C. 自变量D. 无关变量满分:3 分10. ()具体的情况是被实验者有两组,两组的人数和能力是相等的,也可以不是相等的。

将两个实验的因素,轮流在两组实验,然后比较其结果。

A. 单组实验B. 等组实验C. 轮组实验D. 随机实验满分:3 分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V1. 提高教育实验效度的措施由()A. 被试的选择和安排B. 实验方法的表述C. 实验教师的确定D. 实验程序的控制、测验技术的运用、师生的参与程度和情感倾向满分:3 分2. 具体的抽样可以采用()等做法。

A. 机遇式抽样B. 滚雪球抽样C. 方便抽样D. 目的抽样满分:3 分3. 下列属于提高教育实验效度的措施有()A. 被试的选择和安排B. 实验方法的表述C. 实验教师的确定D. 实验程序的控制、测验技术的运用、师生的参与程度和情感倾向满分:3 分4. 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区别()A. 与情境的关系B. 对象范围C. 研究问题的角度D. 研究的动态性与静态性满分:3 分5. 下列属于影响实验内在效度的因素有()A. 履历效应B. 被试的成熟C. 测量手段D. 样本的流失率满分:3 分6. 质的研究中的研究关系涉及两方面分别是()A. 研究者个人因素B. 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C. 各种资料之间的关系D. 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满分:3 分7. 根据访谈中所用问题的不同,访谈一般有3种类型是()A. 结构性访谈B. 半结构式访谈C. 随机访谈D. 开放式访谈满分:3 分8. 教育实验研究控制的意义有()A. A、有效的控制是准确探索变量之间因果关系B. 可以排除无关变量的存在C. 可以简化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D. 有效的控制是提高实验研究效度的重要基础满分:3 分9. 教育实验法在教育研究中的主要功能由()A. 检验现有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可行性,为改进教育教学过程与方法提供依据B. 为发现和揭示新的教育特点和规律提供必要的基础C. 对引进的教育理论进行检验、变通、改造和发展D. 为新的科学理论假说应用于实践寻求操作程序满分:3 分10. 质的研究问题应该是“有意义的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