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诗二首课文和课文分析

古诗二首课文和课文分析

《古诗二首》课文后附课文分析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课文分析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前两行写景,营造了景色辽阔、气势雄浑的意境;后两行寓理于诗,写出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望庐山瀑布》是一首七言绝句,它是李白游历庐山时写下的风景诗。

这首诗抓住瀑布的动态美,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壮与美丽。

全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景有情,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充分体现了诗人浪漫的情怀。

两首诗均配有插图。

第一幅配合《登鹳雀楼》的诗意,画的是在山上的古楼,诗人登上最高层,眺望黄河的情景。

第二幅画的是诗人远望庐山瀑布,瀑布从山上倾泻而下的情景。

以下为诗句解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两句诗写的是诗人登楼所见。

“白日依山尽”写远景,意思是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黄河入海流”写近景,意思是滔滔黄河水朝着大海的方向汹涌奔流,写出了水的气势磅礴,景象壮观。

两行诗对仗工整,“白日”对“黄河”,景物相对,色彩也相对;“依山尽”对“入海流”,动词相对,厚重有力,既构成形式上的完美,也表达了充沛的气势。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两句诗是诗人登楼所思。

意思是若想看到更远的风景,需要登上更高的楼层,表达了诗人不凡的胸襟与抱负。

诗中的“千里、一层”都是虚数,可理解为更远、更高之意,道出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这两句诗写诗人远望庐山瀑布的雄奇之景。

“日照香炉生紫烟”的意思是太阳照在香炉峰上,峰顶云雾弥漫,蒙蒙的水汽透过阳光,呈现出一片紫色,好像燃起的紫烟,缭绕着香炉峰。

一个“生”字把水汽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遥看瀑布挂前川”的意思是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丝带高挂于山川之间。

“挂”字化动为静,写出了瀑布的雄奇壮观。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意思是瀑布从很高很高的山峰上直泻而下,使人以为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飞流”二字表现出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

“直下”既写出岩壁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

“三千尺”是虚数,极尽夸张地写出了山的高峻和瀑布飞流的壮观。

一个“疑”字率直道破这是诗人的想象,令人感到意味深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