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衡水金卷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合质量测评(12月)理科综合试卷带答案

河北衡水金卷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合质量测评(12月)理科综合试卷带答案

衡水金卷2018—2019年度高三第三次联合质量测评理科综合试题 2018.12 本试卷共16页,38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B 11 C 12 N 14 O 16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研究发现,芽孢杆菌能够分泌一种名叫芬荠素的多肽,该物质能够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芽孢杆菌分泌芬荠素的过程中不会出现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B.芬荠素抑制葡萄球菌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信息交流的功能C.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结构简单,是用来制备细胞膜的最佳材料D.芽孢杆菌合成芬荠素的过程中需要mRNA、rRNA、tRNA参与2.植物在白天“醒来”晚上“入睡”的现象与叶绿体活动有关,而叶绿体活动受TRXL2酶和2CP酶的共同影响。

若抑制这两种酶的活性,则植物无法在晚上“入睡”,此时叶绿体会进行低效率的光合作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植物“醒来”时,叶肉细胞能合成ATP的细胞器有两种B.测量植物细胞呼吸速率需要在植物正常“入睡”时进行C.植物可通过控制TRXL2酶和2CP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D.抑制TRXL2酶和2CP酶活性后,CO2的固定过程停止3.根据生物类别,可将RNA聚合酶分为原核生物RNA聚合酶和真核生物RNA聚合酶,二者均能参与细胞的代谢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酶均能在DNA复制的过程中起一定的催化作用B.两种酶均能识别DNA分子上特定的核糖核苷酸序列C.两种酶功能虽然相同,但其空间结构可能存在差异D.两种酶可被RNA水解酶彻底水解成磷酸、碱基等4.如图是健康志愿者在运动前(a)、运动刚停止时(b)、以及运动结束3小时后(c),血液内“减肥激素”的含量,该激素由脂肪细胞产生,能促进脂肪分解产生热量。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脂肪细胞是减肥激素的分泌细胞而非靶细胞B.图示说明运动能促进减肥激素的合成与分泌C.c减肥激素减少可能是发挥完作用后灭活导致的D.寒冷环境中脂肪细胞分泌的减肥激素可能会增多5.如图是某生态农业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程①中的碳以有机物形式被微生物利用B.电渣液中的能量可通过过程②流入农作物C.该模式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D.该模式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6.目前已发现T4噬菌体有数千种突变型,这些突变来自同一个基因的突变或者不同基因的突变。

科学家利用T4噬菌体的两种突变型A和B进行了如下实验(突变型A和B分别与野生型相比,基因组成上只有一处差异)。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T4噬菌体DNA复制所需原料和酶来自宿主细胞B.基因突变中的碱基对缺失不会导致基因数目减少C.突变型A和突变型B的突变发生在不同的基因内D.突变型A与突变型B的突变基因共同决定其增殖7.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环境等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华为麒麟980”手机中芯片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B.高铁“复兴号”车厢连接关键部位使用的增强聚四氟乙烯板属于高分子材料C.医用双氧水和酒精均可用于伤口清洗,两者消毒原理相同D.纯碱既可用于清洗油污,也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甘油、植物油都可作溴水的萃取剂B.煤、石油可用作三大合成材料的原料C.棉花和羊毛的主要成分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蔗糖、麦芽糖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鉴别9.某化学实验小组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备氧气并回收二氧化锰。

下列有关操作示意图正确的是10.设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8g由N2和乙烯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的原子数为0.2N AB.10 mL1.0mol·L-1FeCl3与足量Zn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01N AC.常温下,1L pH=1的盐酸中,由水电离出的OH-数目为0.1N AD.常温常压下,6 g乙酸中含有的C—H键数目为0.3N A11.已知有机物a、b、c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如下转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b的反应为取代反应B.b的同分异构体有7种C.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内D.a、b、c均能发生取代反应、氧化反应12.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

W、X处于同周期,W、Y处于同主族,W、X、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Y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容易自燃。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Y 的最高价氧化物可用作干燥剂B .原子半径:Z>Y>W>XC .X 、Z 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D .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属于强碱13.一种以肼(N 2H 4)为燃料的新型环保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极A 的电势比电极B 的低B .电极A 的电极反应式为N 2H 4-4e -+4OH -===N 2+4H 2O C .电极B 发生氧化反应D .每消耗11.2L 的O 2,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静止的23892U 发生衰变,其衰变方程为2382349290U Th X γ−−→++,此衰变过程中亏损的质量为△m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 ,则 A .X 为中子B .X 为质子C.γ光子的能量等于△mc2D.X为α粒子15.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上放有一重为G的物块,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等于33,水平轻弹簧一端顶住物块,另一端顶住竖直墙面,物块刚好沿斜面向上滑动,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弹簧的弹力大小是A.12G B.32GC.33G D.3G16.飞镖比赛时,高个的甲运动员投掷飞镖时,抛出点离地面高h1=1.5m,飞镖离靶的水平距离为x,以速度11/v m s=水平抛出,结果飞镖刚好投掷在靶心;矮个的乙运动员投掷飞镖时,抛出点离地面h2=1m,飞镖离靶的水平距离也为x,以速度22/v m s=水平抛出,结果飞镖也刚好投掷在靶心,不计空气阻力,则靶心离地面的高度为A.23m B.34m C.45m D.56m17.如图所示,MN是点电荷电场中的一条直线,,a b是直线上两点,已知直线上a点的场强最大,大小为E,b点场强大小为12E,已知,a b间的距离为L,静电力常量为k,则场源电荷的电量为A.22ELkB.2ELkC.22ELkD.22ELk18.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金属圆环放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中,环面与磁感应强度垂直,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0,保持圆环不动,将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增大,经过时间t,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增大到B1,此时圆环中产生的焦耳热为Q;保持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1不变,将圆环绕对称轴(图中虚线)匀速转动,经时间2t圆环转过90°,圆环中电流大小按正弦规律变化,圆环中产生的焦耳热也为Q,则磁感应强度B0和B1的比值为A.44π-B.55π-C4242D525219.2018年5月4日0时06分,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亚太6C通信卫星(APSTAR—6c)送入太空预定地球同步轨道。

关于该卫星的发射与在轨运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卫星在轨运行时,相对于地面静止,卫星处于平衡状态B.该卫星的发射速度大于7.9km/s,在轨运行速度小于7.9km/sC.该卫星在轨运行时的加速度比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时的加速度大D.该卫星在轨运行时受到地球的引力小于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时受到地球的引力20.如图所示,金属圆环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圆柱形永磁体轴线与圆环轴线重合,永磁体下端为N极,将永磁体由静止释放,永磁体下落h高度到达P点时速度大小为v,向下的加速度大小为a,圆环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则A .俯视看,圆环中感应电流沿逆时针方向B .永磁体下落的整个过程先加速后减速,下降到某一高度时速度可能为零C .永磁体运动到P 点时,圆环对桌面的压力大小为Mg+mg -maD .永磁体运动到P 点时,圆环中产生的焦耳热为212mgh mv +21.如图所示,a b c d 、、、为匀强电场中的等势面,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正电的粒子在A 点以大小为1v 的速度射入电场,沿如图轨迹到达B 点时速度大小为2v ,且速度与等势面平行,A 、B 连线长为L ,连线与等势面间的夹角为θ,不计粒子受到的重力,则去A .1v 大于2vB .等势面b 的电势比等势面c 的电势高C .粒子从A 运动到B 所用时间为2cos L v θD.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22122sinm v vqLθ-第Ⅱ卷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22.(6分)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力传感器固定在天花板上,细线一端吊着小球,一端连在力传感器上,传感器显示细线拉力的大小。

小球的质量为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1)实验开始前,用游标卡尺测出小球的直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球的直径D=____mm。

再让小球处于自然悬挂状态,测出悬线的长为L。

(2)将小球拉离平衡位置,使细线与竖直方向成一定的张角θ,由静止释放小球,使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往复运动,力传感器测出悬线的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则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速度的大小为v=____。

小球摆到最高点时与最低点的高度差h=_____(均用已知和测量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3)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成立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用已知和测量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23.(9分)某同学用伏安法测某定值电阻的阻值,所用电压表内阻约l000Ω,所用电流表内阻约20Ω,电流表的量程为3mA ,由于被测电阻的阻值大小未知,他先后采用了如图甲和乙所示的电路分别进行测量,每次实验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测得的多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作出U —I 图象,如图丙和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