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初步设计说明

建筑初步设计说明

建筑初步设计总说明
1.1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1《工程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1版)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建设方所提的设计意见
2经批准的本工程设计任务书
3其它设计依据
儋州市位于海南岛西北部,濒临北部湾,面积三千三百四十三平方公里,人口九十万,是海南省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市(县)。

儋州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位于海南西北工业的中心,是海南发展现代大工业的走廊中心区,经济发展与海口、三亚呈三足鼎立之势;举世瞩目的洋浦经济开发区和科技力量雄厚的中国热带农业大学、华南热带农业科学院地处境内。

全规划用地所在的儋州市即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又有良好的投资环境。

水源丰富,年降雨量一千八百到二千毫米,境内的松涛水库容量三十一点九亿立方米,水利灌溉条件好;矿产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宽阔,气温和,年均气温23.30C,受台风影响少而轻;海岸线长二百二十五公里,港湾众多,浅海和滩涂面积达三十万亩,水质好,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前景广阔,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国家级重点文物东坡书院及兰洋温泉、两院热带植物园、“八一”通天园莲花山观音洞、松涛水库、兰洋温泉国家森林公园已成为或逐渐成为海南的旅游热点;电力充足,通讯便利,并成为海南西部邮电、通讯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已初步形成中等城市框架;第三产业形成规模,市场繁荣,是岛西商品集散地。

儋州市境内现有蓝洋温泉度假区、东坡书院、松涛水库、海南热带植物园、龙门激浪、云月湖、白马井古迹、观音洞、桃榔庵、东坡井、魁星塔、鹭鸶天堂、洋浦经济开发区、鹿母湾瀑布、军屯花果园等多处旅游胜地。

(1)气温:年平均气温:24. 8℃
月平均最高气温:28. 5℃
月平均最低气温:18.7℃
绝对最高气温:39℃
绝对最低气温:5℃
(2)雨量:年平均降雨量:1640mm
十分钟最大降雨量:30.8mm
(3)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81.00%
(4)日照:全年平均日照对数:2239.8小时
(5)雷电:全年平均雷击日数:114.8天
(6)风:儋州市地区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年均风速为2.3m/s,受台风影响相对全省其它地区少而轻。

2 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附录A的划分,拟建场地位于7度地震烈度区。

根据本工程性质,抗震设防烈度按7度设防,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

1.2工程概况
140.72 m,宽66 m,呈矩形状。

拟建建筑为预留场地,地势平整。

,排水接入原有区内污水管;电力管网由预留管路引入;电讯管网由预留管路内引入。

1.3 建设规模
根据工程设计任务书要求,本工程规划用地约9117.9 m2,总建筑面积16884.0 m2,建筑占地面积2200 m2。

拟建综合楼建筑面积为5884.0平方米,地上7 层,无地下室,建筑总高度27.1 m。

1.4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设计力求充分满足现代化办公要求,且充分考虑其基地特征。

为了提供美观新颖的现代化办公与商业的结合,设计提出了以下目标:
1现代化的建筑:在此特定的基地上提出最佳的现代化办公的设计方案。

采用先进的设备,建筑系统和信息管理技术,综合建造成本、运营成本、技术成本,注重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

2以人为本的建筑:以商业为中心,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相结合,商业空间与办公空间并重。

突出“环境—商业—办公”的建筑创意及环境对人的心理感应作用。

合理组织办公空间,提供轻松舒适的生活环境。

注重人性化的细节设计,完善公共活动空间。

3阳光、朝向:建筑有尽可能多的日照和自然通风。

建筑均为南北方向布置,商业、职工宿舍、办公室、会议室及卫生间均采用天然采光。

4园林生态小区:将综合楼有机地融合在整个基地的园林风格的自然绿化环境中,最大限度的扩大景观环境空间。

5建筑功能分区明确、流线顺畅:功能区域模块化;功能结构灵活化。

1.5总指标
1规划用地面积9117.9m2
2建筑面积16884.0 m2
3建筑占地面积2200 m2
4拟建综合楼面积5884 m2
5拟建综合楼占地面积968 m2
6建筑密度24.1 %
7容积率 1.79倍
8绿化率38 %
9停车位90个
综合办公楼
2总平面(详总平面图)
3建筑
3.1设计依据及要求
1、总说明中已列举的有关批文;
2、《屋面工程技术技术规范》GB50345-2004
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5、《建筑外窗气米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7-2002
6、《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GB/T15225
7、其它现行的相关标准及规范
3.2建筑特征概述
框架结构;建筑结构的类别为Ⅱ类;设计使用年限为50 年;抗震设防烈度7 度。

》GB50189-2005中的要求进行节能设计。

分别采用了保温屋面、外墙体内保温、窗外遮阳等技术措施。

如加气混凝土砌块墙面、浅色饰面、挤塑型聚苯乙烯板做屋面层。

3.3总体规划分析
1基地分析整个基地地形相对方正。

2布局分析
建筑设计以人为本,分区明确、流线清晰。

为保证各功能区的便捷联系,我们根据基地特点和建筑功能,将小区各部分功能合理布置,住宅区、运动区、商业区和办公区合理分开。

小区的主入口面向主干道。

位置独立,不与其它流线相互干扰。

3交通分析
整个场地内的道路由一条沿场地周边设置的环形道路和一条场地中部横跨的南北向的景观道路组成,使车行流线和人行流线有效的分离,互不干扰。

4景观分析
建筑和环境小品等元素整合设计,优美的建筑、丰富的空间层次和绿色的环境小品,使小区的环境充满“儒雅”的园林意味。

各建筑单体与环境互相交融,使建筑掩映于山水林木之间。

绿化布置根据建筑空间的性质以及各个部分的使用功能进行区别设计,在基地周边沿城市道路设置绿化带,布置乔木树阵,既能够为校园内部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又能够起到净化空气。

3.4剖面设计
儋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林业科研业务用房综合楼为7 层,地上7层,一、层为商铺,二层~五层为办公用房,六~七层为职工宿舍。

室内外高差0.12 m,建筑总高27.1 m。

3.5竖向交通设计
本工程竖向交通以楼梯为主,设楼梯 2 部,分布于建筑主体两旁,2部电梯梯。

保证使用和疏散要求。

3.6立面设计(详细表述立面设计意图和采用材料)。

立面采用新颖,简单的设计手法,体现了立面的传统性和标志性,并通过有韵律变化的色块强调住宅组合立面的丰富性和识别性。

组合立面整体色彩与屋面相协调,以达到美观、简洁的立面效果,具有高低错落有序的层次感和生动的韵律感。

3.7节能设计
本工程属公共建筑,本地区属夏热冬暖地区,体形系数不限。

根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要求和地区节能标准,进行节能设计。

墙体采用200 厚灰砂砖(聚苯颗粒保温砂浆),屋面采用平屋面(水泥聚苯板保温),外窗选用窗铝合金无色透明玻璃(5~6mm)。

3.8 建筑消防
根据现行国家规范建筑长度、防火间距、消防车道等均符合要求。

3.9 无障碍设计
根据《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入口处设 1.5 m宽,坡度为1/12 的无障碍坡道。

3.10建筑装修做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