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区中水回用
周洋 2006020208
(青岛理工大学)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小区中水来源及水质特点,阐述不同的中水回用的工艺流程,使读者对小区中水回用技术有了初步的认识。
并搜集了一些国内外的实例,通过实例,使读者了解现阶段的小区中水回用现状,并对今后的发展情况有所感想。
关键词:小区中水回用
水是生命之源泉,水是人类生活和社会生产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然而在我国,水资源利用率低,水资源浪费和污染严重成为了阻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发展“污水处理回用”显得日益重要,寻找第二水源是污水回用的一个重要方向,中水便是一种值得利用的第二水源。
中水系统大致可分三类:一是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处理回用的城市中水系统;二是若干建筑群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回用的小区中水系统;三是单栋的建筑物生活污水处理回用的建筑中水系统[1]。
建筑小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因此小区中水系统正是一种我国现阶段需要大力推行的基本工艺。
1.中水的定义
广义上,中水(Reclaimed Water)是指各种排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生活、市政、环境等范围内杂用的非饮用水[2]。
狭义上,将生活污水作为水源,经过适当处理后作杂用水,其水质指标间于上水和下水之问,称为中水。
中水起名于日本。
中水的定义有多种解释,在污水工程方面称为再生水,工厂方面称为回用水。
一般以水质作为区分的标志[3]。
2.城市中水回用的应用概况
2.1 国外
以色列是在中回用方面最具特色的国家。
它地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476m2。
其主要对策是农业节水和城市中水回用。
占全国污水处理总量46%的出水直接回用于灌溉,其余33.3%和约20%分别回灌于地下或排入河道,其中水回用程度之高堪称世界第一。
他们采取的中水回用处理过程为:城市污水的收集→传输到处理中处理→季节
性储存→输到用户→使用及安全处置。
在回用方式上,包括小型社区的就地回用,中等规模城镇和大城市的区域级回用。
美国水资源总量较多.城市中水回用工程主要分布于水资源短缺、地下水严重超采的加利福尼亚,亚利桑那、德克萨斯和佛罗里达等州.其中以南加州成绩最为显著。
中水回用以农业灌溉居多.也有少量中水用于工业用水和作高层建筑生活用水。
日本以有较多的“中水道”(即中水系统)供生活杂用而著称.约占中水回用量的40%。
早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沿海和西南一些缺水城市,如东京、名古屋、川崎、福冈等地即开始考虑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出水经进一步处理后回用于工业,生活或生活杂用(以冲洗卫生设备为主)。
截至1986年,日本直接回用水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已达3×108m3/a.虽不及总取水量的1%.但已成为城市一种稳定、可靠的水源,并制定了相应的水质标准。
其中,以生活杂用水所占的比重最大[4]。
2.2国内
我国城市污水多数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建设部有关部门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城市2003年污水处理率达到42%,不足污水排放量的一半。
即使经过处理后的污水也极少回用,结果导致一方面水体受到污染,另一方面城市水资源短缺。
近年来,城市污水回用已经逐渐提到日程上来,北京、天津、沈阳、鞍山、抚顺、大连、青岛、石家庄、太原、大同、西安、深圳等地已经建成或拟建一批污水处理或回用工程项目,同时将改造旧有的污水灌溉系统。
我国城市小区建设中水系统的条件已基本具备,并日趋完善。
首先,具有利于中水系统设计和平稳运行的水量大特点(排水量大,杂用水需求也大,水量容易平衡);其次,城镇居民小区的不断规模化,以及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将使中水系统的初始投资和运行费用大幅度降低。
再次,住房的商品化,小区管理的兴起和完善,为中水系统的投资回报奠定的基础[4]。
3.城市小区中水的来源及水质特点
3.1来源
城市小区家庭日常污水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粪便水,属于重污染水,在住宅用水占20%-25%,其污染作用占整个污水的80%;另外一部分是洗涤用水,通常包括洗衣、洗菜等用水,其污染作用占整个污水的75%-80%,但污染程度只占污水的20%左右,这部分水适于作中水处理。
建设部在《绿色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中明确强调,今后的住宅小区要设置中水系统。
有资料显示,一般用过一次的水,污染杂质只有0.1%左右。
目前城镇供水的80%转化为污水,经再生处理,其中有70%可安全回用于工业冷却园林绿化、汽车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