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完全竞争市场.

不完全竞争市场.

多余生产能力出现的原因:需求 的多样性、同类企业过多
第二节 垄断竞争⑸
垄断竞争厂商的竞争手段
价格竞争:根据 MR=MC 的原则,通过调整价格从而调整销量以 实现利润最大化。 品质竞争:品质差异是除价格、广告以外的所有差异,包括品 牌差异、包装差异、售前售后服务差异等。当提高产品品质 的边际收益等于提高产品品质的边际成本时,厂商达到最佳 产品品质。 广告竞争:通过对产品的广告宣传来促进产品销售,以实现利 润最大化。当广告的边际收益等于广告的边际成本时,达到 最适广告费用。
MR=LMC=SMC AR=LAC=SAC
d
MR
Q
长期均衡(=0)
第二节 垄断竞争⑷
垄断竞争与理想产量
P
SACM
A
C
SACP
D
O QA QB QC Q
理想产量:长期平均成本最 低点对应的产量,如QC 多余生产能力:垄断竞争厂 商的长期均衡产量与理想产 量之差,如QAQC。 QAQC= QAQB+ QBQC,其中, QAQB表示没有已经建立规模的 最低点生产,而QBQC表示没有 建立最优规模。
第7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不完全竞争市场是更真实的市场。
完全垄断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 寡头垄断市场
第一节 垄断⑴
⒈定义:只有一个厂商;厂商生产的产品无替代品;存在 很高的进入壁垒。生活中的完全垄断行业有:自来水、电 力、管道煤气、电信、邮政、铁路等公用事业。 ⒉成因 ①对资源的独占; ②专利权; ③政府的特许; ④自然垄断(整个行业的产量只有由一家企业来生产才能 达到显著的规模经济)
1 1 ed 2 P 1 P2 1 1 ed 1
垄断⑼
• 三级价格歧视。
弹性大的市场定低价, 弹性小的市场定高价
P P1
DB MC MRA DA
P2
MRB
ed
Q Q
第一节
⑾自然垄断:由于固定成本巨大, 以致于在产量很大(整个社会的需 求量)时,AC的主要部分仍是AFC, AC仍在下降,还远没有进入上升阶 段,因此,该行业只能有一个企业 存在(即规模经济)。如自来水、 煤气、电力等
需求曲线
企业面临两条需求曲线d和D d表示单个垄断竞争厂商改 变产品价格,而其他厂商的 产品价格都保持不变时,该 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 间的关系。 D表示所有的垄断竞争厂商 以至改变产品价格,该厂商 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 关系。
d与D之间的关系:当所有厂商相 同举措时,单个厂商d沿D平移; d与D的交点意味着市场供求均衡; d比D平坦,表明d比D在弹性大。
第四节 寡头厂商之间的博弈: 博弈论初步⑵
⒉经典故事:“囚徒困境” : 坦白、坐牢要是都不坦白多好哦! ⒊占优策略(Dominant Strategy): 不管其它参与者如何选择, 对于某个参与者而言都是 坦 白 最优选择的策略。
小问题:
囚犯乙 坦白 不坦白
为什么警察要分开审问犯人? 生活中的犯人真的都彼此出卖吗?
石油价格与产量的操控者
第四节 寡头厂商之间的博弈: 博弈论初步⑴
⒈ 博弈论的基本要素 ①博弈论(Game Theory):又名对策论。研究多主体相互 依存、相互作用的理论。 ②基本要素三个: (1)参与者(player)。假定参与者都是机智而理性的。 (2)行动或策略空间(strategy)。博弈参与者知道自己及其对 手伙伴的策略选择范围,并了解各种策略之间的因果关系。 (3)支付(Payoff)——相关参与者各种策略组合所对应的结 果,各自的收益或者效用满足。用数字表示这类结果。 •支付矩阵(Payoff Matrix,又称收益矩阵): 描述博弈的各种策略组合以及各自的相应收益后果的矩阵结 构。
斯威齐模型
P A P0 MR1 F M N MR2 Q0 Q D C MC 1 MC 2 MC 3 B
• 结论:弯折的需求曲线— 间断的边际收益曲线—价 格刚性。
O
第三节 寡头市场⑷
阅读材料:
卡特尔(Cartel):同一行业独立厂商之间就价格、产量和市场划分等 事项达到明确的协议而建立的垄断性组织。 任务:为各个成员的厂商的同质产品制定统一的定价,然后在各个厂商 之间分配产量。 可以将卡特尔看成是一个厂商,因而它像一个垄断者,获得集体最大利 益。 产量分配的原则:各厂商边际成本相等,即等边际成本原理。 这在现实的社会中很难实现,因为每个厂商都可以通过广告、信用、服 务等非价格竞争手段来增加产量。 典型组织: OPEC
美国数学家、统计学家纳什(Nash)1950年代提出这一概念,所以称 作纳什均衡。据说电影《美丽人生》是以他为原型拍摄的哟,有空去看看?
注意:一个博弈可能有好几个纳什均衡(即有几组稳定并 且各自一致坚持的策略),有时又可能不存在纳什均衡。(下 一张幻灯片中出现。)
• 垄断企业的面临的需求曲线 和收益曲线
第一节 垄断⑶
⒊当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为线性时: 反需求函数:P=a-bQ, 总收益函数: TR=PQ=(a-bQ)Q=aQ-bQ2 平均收益函数:AR=a-bQ 边际收益函数:MR=dTR/dQ=a-2bQ 结论:当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为线性时,d曲线和MR曲线的纵截距是相等的, 且MR曲线的横截距是d曲线横截距的一半。
产品差别:同种产品在质量、构造、外观、销售服务、商标、广告 等方面的差别。产品差别是形成垄断的原因,从而引致一定程度的 价格控制。
⒉垄断竞争厂商的面临的需求曲线
向右下方倾斜
垄断竞争厂商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是比较平坦的, 相对比较接近完全竞争厂商的水平形状曲线。
第二节 垄断竞争⑵
⒊垄断竞争厂商的面临的
MR2 Q3 Q2 Q1
• 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 衡
P P1 P2 d2 MR1
D
SMC SAC d1
Q
短期均衡(0, <0)
第二节 垄断竞争⑷
长期均衡 ⒌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长期中,垄断竞争企业进入与退 出市场是自由的。
P D SMC LMC LAC LAC
企业只能获取正常利润 长期均衡条件:
Q
第一节
⒐二级价格歧视:对不同的消费数 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不再是对单 个产品,而是数量段实行价格歧视。 其它原理同于一级价格歧视。典型 的事例是:批发价、零售价。如广 州海珠广场的鞋城,同一款式的鞋 子要五双以上才以批发价出售,否 则就是偏高的零售价。 ⒑三级价格歧视 不同的市场定价或不同消费者定价 不同。据MRA=MRB=MC及 MR P(1 1 ) 可得:
第三节 寡头市场⑴
⒈定义:寡头垄断市场是由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某一行业生产和销 售的市场结构。生活中的寡头市场:汽车、钢铁、石油等。 特征:厂商数量少,但至少有两个;产品可以无差别,也可以有 差别;厂商进出行业较难;厂商相互依存。
•成因:规模经济、对投入的控制、大量资本、技术领先、沉没成 本、政府特许等。
用了直角三角形最大内接矩形的知识, 即寡头甲第一次只产生1/2· Q的产量,请证明此结论。
O
C
B
A
第三节 寡头市场⑶
⒊斯威齐模型(斯威齐, 1939) 假设:如果一厂商 提价,其他厂商不会跟着 提价,因而提价厂商的销 售量减少很多;如果一厂 商降价,其他厂商也降价, 因而降价厂商的销售量增 加有限。

P0 P1
d3
d1 d2
q0 q2
第二节 垄断竞争⑶
⒋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短 期的特点是调整产量。
如右图,在P1时,厂商的最优产 量为Q1,可厂商的市场份额只有 Q3,因此,厂商调整产量直到Q2 止,此时,厂商利润最大,且市 场份额等于Q2,此时SMC=MR。 记住:短期内企业可能获取超额 利润,或者亏损。(图中阴影为 超额利润)
P P1 P2 P3
卖衣服时的标价方法中可略见端倪:
一件8折,二件7折之类。
1
2
3
Q
第一节
线退化为P线)
垄断⑻
一个需要特别注解的图形(一级价格歧视中,MR
众所周知,当MR=MC时,厂商实现最大利润。因此,在下图 中,均衡点应是E点,而在一级价格歧视中,真正的均衡点是E,, 原因何在?就在于,由于一级价格歧视是对每一个商品收取消费者 愿意支付的最高价,即每多卖出一个带来的收益增值(MR)等于 价格P,所以在这里,需求线不 再是与AR,而是与MR重合。 据MR=MC原则,新的均衡 P 点就出现在非一级价格歧视时 AR与MC的交点处。因此,课 E, 本中此图还用一级价格歧视作 AR 为图名会引起大家误解,提请 E 各位注意。 MR
囚 犯 不 甲 坦 白
(8,8)
(0,12)
(12,0)
(1,1)
第四节 寡头厂商之间的博弈: 博弈论初步⑶
⒋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 只要其它参与者不变换策略选择,任何单个参与者不愿意 单方面变换策略(变换策略并没有更大效用满足)。纳什均衡
一旦达成,任何参与主体都不愿意再改变策略。
P
AR MR
Q
第一节
⒏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 定义:又称差别定价,即以不同 的价格销售相同的商品。其实质— 榨取消费者剩余(请看相关分析) ①一级价格歧视:对每一单位产品 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出 售。 生活中相应的事例较少,但从商家
垄断⑺
一级价格歧视分析: 下图每一个矩形阴影以上的三 角形就是消费者剩余,如果商 品能无限细分,很显然,这些 三角形的面积将不断减以致于 完全消失,所以,价格歧视的 实质是—榨取消费者剩余。
d2 Q MR2 d2
P P0
d1
P P1 P2
Q
MR1 Q1 Q2
MR1 Q
MR2
d1
Q
Q0
第一节 垄断 ⑹
⒎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均衡条件;MR=LMC=SMC 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时必然获得超额利润,其原因在于企业 的生产规模是可调整的和市场对新加入厂商是完全关闭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