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型人工电磁材料探讨

新型人工电磁材料探讨


会议出版专辑。因此,本次会议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新
型人工电磁材料领域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取得了
丰硕成果主要报告如下。
(1)《光波段的负折射》,演讲人为 John B.
Pendry 教授、爵士。内容为:负折射可以提供许多独
特的新奇特性,但是现在光波段实现负折射造价昂
贵。这里,报告者提出一种基于传统的四波束混频技
(2)同济大学(中国)。作者:Ziying Li, Yewen Zhang, Li He。 文 章 :Time -domain Research for the Normal Dispersion in the second Photonic Crystal Passband;
(3) 浙江大学 (中国)。作者:Qiaoli Zhang, Salman Naeem Khan, Sailing He。文章:Coupled- Line Directional Coupler based on Composite Right/ left-Handed Coplanar Waveguides。
外代表 40 多位。会议主席由崔铁军教授、美国杜克 以使物体对入射电磁波隐形。该研究被 Science 杂
大学的 David Smith 教授、英国帝国理工的 John 志评为 2006 年十大科技进展之一 (名列第三),并
Pendry 教授(爵士)共同担任。国内外十多名知名 被 NBC、CNN 等世界各大媒体广泛报导,引起了科
(14)《基于共面波导的电子带隙结构和人工 电磁材料的等效一维材料性质》,报告人为祝磊教 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15)《 人 工 电 磁 材 料 在 天 线 小 型 化 中 的 应 用》,报告人为陈志宁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信息通 信研究学院主任,高级科学家)。
会议还包括了国内著名学者的其他 20 多个特 邀报告,除了主题演讲和特邀报告外,会议安排了 2 个张贴场次共 10 个主题,涉及人工电磁材料的各个 领域。
次。此后,他在国际顶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许多重要
著作。这些工作不但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更带 国 际
领和推动了这个新兴学科的发展,也为 Pendry 赢得 学 了世界公认的名望。近年来 Pendry 教授提出的“光 术

崔铁军: 教授,博导。
Tel: 025-83790295
E-mail: tjcui@seu.edu.cn
人工电磁材料的天线与射频器件等本领域的最前沿 自然科学研究理事会(EPSRC)5 年高级研究员。
议题进行了充分的研讨与交流。
Pendry 教授是 Metamaterial 学科的创始人之
经过专家审稿,会议共录用并出版于论文集 一。他与 Marconi 公司的科学家合作设计了一系列
137 篇稿件,其中口头报告 40 篇,展板报告 97 篇。 ials,其媒质性质与构成材料无关,而来自
(11)《人工电磁材料的精确快速设计》,报告 人为崔铁军教授。
(12)《基于分形几何的可调等离子体人工电 磁材料》,报告人为周磊教授(复旦大学教授,博士 生导师)。
(13)《周期结构的时域建模技术》,报告人为 Ji Chen 教授 (美国休斯敦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 系的教授,11 种 IEEE 刊物的审稿人)。
可以实现。
(3)《光线回转:负折射材料科学》,演讲人为
Costas M. Soukoulis 教授。
(4)《填补电磁学领域的空白-THz 波段的人
工电磁材料器件》,报告人为 Willie J. Padilla 教授
(美国波士顿学院物理系)。
(5)《微波和射频段宽频带和低损耗人工电磁
材料应用:快速算法和天线设计》,报告人为 Le-
这次会议促进了我国的专家学者更多地了解人 工电磁的研究动态,推动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进 程。
会议从 89 篇参加学生论文竞赛的论文中挑选 出 3 篇文章授予“最佳学生论文奖”。这 3 篇论文中 有两篇是来自中国大陆,这反映了我国新型人工电 磁材料领域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绩,也是对培养 单位整体学术水平的一种认可。
(1)Duke University (美国)。作者:Ruopeng Liu, Chunlin Ji, Jack J. Mock, Tie Jun Cui, David R.Smith。 文 章 :Random Gradient Index Metamaterials;
学术前沿
新型人工电磁材料探讨
崔铁军
(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 210096)
2008 年 11 月 9~12 日,由东南大学信息科学工 个负折射率的 Metamaterial 样品,并实验证明了负
程学院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崔铁军教授的研究小 折射现象与负折射率,在 Science 杂志上发表了第
论文集中 113 篇被 IEEE 收录,EI 检索。
于材料的微结构,从而获得了许多自然界的材料所
本次会议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好评,也引 不具备的新奇性质,并成为负折射率材料实现的基
2009
起了国际学术界知名学者的高度重视。
础。此后,他对这种新的负折射率材料的表面瞬态激
David R. Smith 教授,现任美国杜克大学电子 与 计 算 机 工 程 系 教 授 和 奥 古 斯 丁 学 者(Augustine Scholar),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物
Wei Li 教授。
(6)《放置在介质半空间上的物体的隐形》,报
告人为何赛灵教授。
2009
(7)《射频有源和可调人工电磁材料》,报告人
年 第
为 Steven A. Cummer 教授(现任美国杜克大学电
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

(8)《把光子和声波压缩到人工电磁料中》,报
3
告人为 Nicholas Xuanlai Fang 教授(美国伊利诺伊
国 际
大学香槟分校 UIUC 机械与工业工程学院)。

(9)《成像和通讯的变换设计》,报告人为
术 David Schurig 教授(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电子
动 与计算机工程系)。

(10)《电磁隐形大衣的 FDTD 建模》,报告人
32
为 Yang Hao 教 授 (IEEE Antennas and Wireless Propagation Letters 和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副主编,英国伦敦大学 Queen Mary 分校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

31
学术前沿
学变换的概念”指导了“隐身大衣”的设计和实验,
该工作发表在 Science 杂志上,引起了世界媒体的
广泛关注。
本次会议的论文除了被 IEEE 收录检索之外,
国际著名出版社 Springer 已经批准精选其中的优秀
论文出版专著,崔铁军教授和 Smith 教授任本专著
的主编;国际著名刊物 Material Today 也将为本次
发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证明了这是类似与金属的 年

表面等离子体激发。该工作最终发展到无分辨率限

制的“完美透镜”的提出,该工作已被引用了 1426
3
理系兼职教授,英国皇家学院(Imperial college)物 理系访问教授。Smith 教授是 Metamaterial 这一新兴 学科的创始人之一。2000 年,Smith 教授及其在加州 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科研小组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
术来探索负折射与时光倒流之间的紧密关系,从而
实现光波段的负折射。
(2)《拓展电磁学的领域:从负折射到光学变
换和隐形大衣》,演讲人为 David R. Smith 教授。内
容为光学变换需要可调节性很强的材料。如果相应
的参数要求可以满足,全新的器件包括可以使一个
物体对特性频段的电磁波不可见的 “隐形大衣”就
专家应邀担任国际顾问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成员。 学界震撼。
开幕式由会议主席、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江
John B. Pendry 教授、爵士,现任英国皇家学会
学者崔铁军教授主持,东南大学浦跃朴副校长出席 会员,英国皇家学院(Imperial College)物理系凝聚
了开幕式并致辞。
态物理组主席(皇家学院在英国享有和麻省理工学
近 40 名专家进行了专题报告;97 名专家、学 院在美国所享有的声誉,其研究水平被公认为在英
者、学生进行了展板报告。与会者就人工电磁材料的 国大学三甲之列),英国高等教育机关科研评价体
研究进展、负折射材料、光学变换及其实现、人工电 系(RAE)2008 年物理组主席,美国光学学会资深
磁材料的快速计算、太赫兹人工电磁材料以及基于 会员,剑桥大学唐宁学院荣誉资深会员,英国工程与
组主办,由教育部 “111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 一篇 Metamaterial 的论文。2006 年,Smith 教授及其
划” 资助的 2008 年人工电磁材料国际学术研讨会 在杜克大学的科研小组设计、制造了著名的“隐身
在南京召开。会议有 200 多名专家学者参加,其中境 大衣”,并成功地进行了实验证明。“隐身大衣”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