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间化学品性能和仓储知识危险品库是存储和保管储存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资等危险品的场所。
根据隶属和使用性质分为甲、乙两类,甲类是商业仓储业、交通运输业、物资管理部门的危险品库,乙类为企业自用的危险品库。
其中甲类危险品库储量大、品种多,所以危险性大。
根据规模又可分为三类:面积大于9000平方米的为大型危险品库、面积在550~9000平方米的为中型危险品库、550平方米以下的为小型危险品库。
根据危险品库的结构形式分为地上危险品库、地下危险品库、半地下危险品库。
一、化学仓储的管理1、建立严格和完善的管理制度为保证危险品仓储的安全,仓库需要依据危险品管理的法律和法规的规定,根据仓库的具体情况和所储存的危险品的特性,制定严格的危险品仓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并具体落实到责任人。
仓库还要根据法规规定和管理部门的要求,履行登记、备案、报告的法律和行政义务。
2.严格出入库制度危险品入库时,仓库管理人员要严格把关,认真核查品名、标志,检查包装,清点数目,细致地做好登记,重点危险品要实行双人收发制度。
危险品出库时,仓库管理人员除要认真核对品名、标志、数目外,还要认真登记提货人,详细记录危险品的流向。
3.恰当选择货位和堆垛危险品的储存方式、数量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选择合适的存放位置,妥善安排相应的通风、遮阳、防水、防湿、温控条件,根据危险品的性质和包装合理确定的堆放垛型和垛的大小,要有合理的间距,消防器材和配电箱周围禁止堆货或放置其它物品。
4.保管和装卸作业安全在保管和装卸作业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和操作规程,合理选用装卸器具,对包装不符合作业要求的要妥善处理再行作业。
保管人员要定期检查危险品品种、数量和相关设施,及时清扫库场,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严格限制闲杂人员进库。
5.要有周密的应急处理和废弃物处理措施当危险品库遇到紧急情况时,要有措施安排和应急处理指挥人员,包括汇报情况、现场紧急处理、人员疏散、封锁现场、人员分工等。
应急处理指挥人员要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能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仓库要定期组织员工开展应急情况演习,新员工上岗时要培训。
对于废弃的危险品及包装容器等,要有妥善的处置措施,如封存、销毁、中和、掩埋等无害化处理,不得遗留隐患。
处置方案要到相关部门备案,并接受监督。
剧毒危险品被盗、丢失、误用时,要立即向公安部门报告。
化学危险品贮存安排取决于化学危险品分类、分项、容器类型、贮存方式和消防的要求。
遇火、遇热、遇潮能引起燃烧、爆炸或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危险品不得在露天或在潮湿、积水的建筑物中贮存。
受日光照射能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燃烧、爆炸、分解、化合或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危险品应贮存在一级建筑物中。
其包装应采取避光措施。
爆炸物品不准和其他类物品同贮,必须单独隔离限量贮存,仓库不准建在城镇,还应与周围建筑、交通干道、输电线路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必须与爆炸物品、氧化剂、易燃物品、自燃物品、腐蚀性物品隔离贮存。
易燃气体不得与助燃气体、剧毒气体同贮;氧气不得与油脂混合贮存,盛装液化气体的容器属压力容器的,必须有压力表、安全阀、紧急切断装置,并定期检查,不得超装。
易燃液体、遇湿易燃物品、易燃固体不得与氧化剂混合贮存,具有还原性氧化剂应单独存放。
有毒物品应贮存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场所,不要露天存放,不要接近酸类物质。
腐蚀性物品,包装必须严密,不允许泄漏,严禁与液化气体和其他物品共存。
二、化工材料的分类1、无机非金属材料分为传统材料和新型材料两类。
前者主要是硅酸盐材料;后者组成多样,发展很快。
硅酸盐材料指玻璃、瓷、水泥和搪瓷等。
它们是以含硅酸盐类矿石为原料进行生产的,广泛用作建筑材料,也可以作为日用品和工艺美术制品。
玻璃和瓷虽然性脆易碎是其主要的缺点;但由于原料易得,生产工艺简单,产品的化学稳定性好,又具有硬度高、耐热和耐蚀等优点,用途十分广泛,产量很大,并仍在不断发展中。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是特种瓷。
随着工农业、军事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结构瓷先后问世。
它们是由不同的氧化物、硅化物、碳化物、氮化物、氟化物,硼化物等组成的。
主要包括耐高温材料、电绝缘材料、铁电材料、压电材料、半导体瓷材料等,用途特殊,产量不大,但价值很高。
21世纪开发了一种瓷发动机用于汽车,可使燃气温度提高到1400℃以上,对提高效率,节约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材料的制造工艺的特点是:对原料的纯度要求高,成分、显微结构以及产品表面和界面都需严格控制,形状也细致而复杂,要求精密加工。
此类新型材料是在高水平科学技术基础上获得成功的。
2、聚合物材料主要包括塑料、化学纤维和橡胶三大类。
其中合成材料品种很多,它们是由石油化工生产的单体,经过聚合反应而制成的。
有的具有天然材料所达不到的特殊性能,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与日常生活,所以发展很快。
30年代世界聚合物材料的产量还未超过100kt,到80年代即已达到约80Mt,塑料占3/4。
由于塑料比金属轻,所以按体积计,其产量今天早已超越金属材料了。
聚合物材料的基础材料是合成树脂。
塑料制品质轻(一般只有钢铁的1/9),耐腐蚀,耐热,电绝缘性好,易于加工成型,近几十年来大量用来代替金属、玻璃、纸、木材等。
塑料薄膜主要用作包装材料,在农业上,也被广泛使用。
塑料管大量用作汽车的输油、输水管。
汽车壳体和零件也用塑料。
用聚氯乙烯加工的地板和门窗比用木材加工的耐磨性增加五倍。
有机玻璃的密度为普通玻璃的一半,而冲击强度高达17倍,可用作飞机的风挡玻璃。
塑料还大量用于电子和电气工业,制成电线、电缆、开关和仪器仪表壳体等。
塑料制品可以说已经深入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角落。
还有一些合成树脂具有特殊的功能,被称为功能高分子材料,如导电材料、半导体材料、感光树脂、光导材料和超导材料等,引起人们很大的兴趣。
3、化学纤维包括人造纤然纤维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而生产的,在20~30年代已经流行,但它的产量受到天然纤维来源的限制。
合成纤维制品是在40年代中期出现的,原料来源为丰富的石油化工产品。
化学纤维的品种很多,又有长丝、短丝、鬃丝、弹力丝以及各种异形丝。
它们分别可以纯纺、混纺,因而织物的品种极多,并且生产效率高,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有效地解决了与粮棉争地的矛盾。
生产万吨化学纤维,可以相当于30万亩(1亩=666.6m2)棉田一年生产的棉花;或由250万只羊一年剪下的羊毛。
到80年代,全世界已有2/3的纺织品是由化学纤维制成的。
一些聚合物制成的中空纤维用作分离膜,在海水淡化、气体分离、超纯物质制备以及生物技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4、橡胶是一种战略物资。
天然橡胶仅生长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不产橡胶的国家考虑战时会受到封锁,都极其重视建立于石油化工基础上的合成橡胶工业。
合成橡胶的品种多,有的品种比天然橡胶具有更好的耐热、耐寒、耐油等性能。
橡胶的最大消耗是做轮胎,此外还用以制作胶管、胶带、胶鞋、模具硅橡胶、以及胶乳制品。
橡胶又是各种设备所不可缺少的密封材料。
70年代以来,天然橡胶的产量基本稳定在3~3.5Mt,而合成橡胶产量在70年代已达6Mt,80年代增至8Mt,且仍有续增的趋势。
5、复合材料是新型结构材料。
其特点是体积比强度、体积比刚度和耐蚀性都超过金属材料。
它由合成树脂、金属或瓷等基体材料和无机或有机合成纤维等增强材料所组成复模材料。
基材和增强材料都有多种,因而可以进行有选择的配合,以制得性能符合要求的各种复合的出现,使化工材料有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三、化工原料管理制度1、建立化工原料管理制度,加强对化工原料质量的控制和管理,保证成品质量。
二.适用围:适用于本公司化学原料的申购、购买、入库、储存、领取、使用。
三.职责:采购部、生产部、研发部、质检部、仓储部对本制度负责。
四.容:2、PMC根据化工原料的库存数、需求数以及原料包装规格与研发部商定进行合理采购,避免过多或过少采购。
3、研发部因为新品开发或者配方更改,涉及到新增原料的,需要提前将新增原料的名称、物料编码、物性资料以及推荐供应商、联系方式一并发送给采购部。
因为配方变更,涉及老原料停用的,需要提前通知采购部停止采购,并统计现有库存,和生产部配合做好库存原料的消耗计划直至用完。
4、采购员对于每次所采购化工原料的级别、含量等指标不得私自更改如需更改,需通知研发部经理,由研发部经理批准后,方可进行更改。
5、采购员告知供货方每批次所采购的化工原料需要求名称、生产日期等标签清晰、完整,且要求供货方提供加盖其质量管理机构原印章的出厂检验报告书。
6、化工原料到达后,采购员将本次所到达化工原料的名称、规格、数量以及相应出厂检验报告交予检验人员,检验人员对其包装、标签、数量、重量、质量进行检验,填写《原材料检验报告单》,并且留样(原料样留存于研发部样品室)。
实验室具备检测条件的项目,由研发部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
合格后进行编号并标上来料日期告知仓储部,由仓储部填写《入库单》并进行入库。
对于待定原料,贴示黄色标签;对于不合格原料贴示红色标签,并通知采购员,予以拒收。
对于特殊情况,需要特采,报研发部经理和总经理同意。
7、按其贮藏条件的要求,将验收合格的化工原料存放于相应的库区中,标签应放在明显位置,字迹清晰,并且覆盖原来的产品名称等信息,由专人管理。
8、化工原料仓库未使用时,必须锁住门窗,禁止闲杂人员进入库房。
未经管理人员同意,任何人不得进入。
9、员工在持有生产部开出的领料单后才可领料,领料时需在化工工艺工程师的指导下进行领用,领料时必须至少2人在场,互相监督核实,避免取错物料。
10、保管员对存放的原料要经常检查、核实和清点,标示不清楚的要立即更换或补充。
对于过期或者变质的原料避免流入生产,由研发部给出处理意见,如需报废,需开具《报废单》由上级领导批准后方可报废,具体报废措施由研发部出具。
11、化工原料仓库必须做好通风、防潮等措施,并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
必须制定紧急情况下的消防预案,并且定期组织演练。
12、研发部负责定期对员工进行相关的培训,告知其物料的基本特性以及正确的使用方法,生产部须准备相应的劳保用品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