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
方法:抽取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60名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患者30名,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对照组30名,行保守治疗。
术后随访1月-3月,手术后肘关节功能评估采用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ucla评分标准和美国肩肘外科(asaes)医师评分标准两项进行评定。
结果:两组患者相比,实验组ucla功能评分和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具有较高的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首选常规闭合手法复位,术后可实施早期康复常规锻炼。
实验组所有患者均行中西医结合,采取常规手法固定后, 初期均给予相应的口服中药制剂消肿止痛、活血化瘀治疗;中、后期以温经通络、强筋壮骨为主,可选用“桃红四物汤”汤剂加味,对少部分软组织挛缩的患者可用中药熏洗,并配合相应按摩手法辅助肘关节功能练习[3]。
解除外固定后,外敷本科自制“强筋壮骨温经散”并鼓励患者慢慢加强患肢功能练习,逐渐由被动向主动功能锻转。
术后随访1月-3月,手术后肘关节功能评估采用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ucla评分标准和美国肩肘外科(asaes)医师评分标准两项进行平均分评定[5]。
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检验水准定为p≤0.05,对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
示,比较均采用x2检验。
2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 ,两组平均分评分体系均增高明显( p< 0.05 );治疗后组间比较,实验组平均分评分体系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具体见表 1。
表一两组患者治疗后评分指标变化
指标实验组对照组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ucla
评分24.19±4.22 32.58±4.67*# 24.11±4.37 29.45±4.11*
asaes
评分15.89±2.98 22.29±3.59*# 15.73±2.65 18.75±3.73*
*治疗前后比较 ,两组评分体系均增高明显( p< 0.05 );#治疗后组间比较,实验组两评分体系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3讨论
肱骨髁上骨折为临床最常见的骨折类型,由于患者自身的特殊性和肱骨髁上骨折的复杂性,骨折移位情况有可能不能被单方向肱骨髁上x线片准确地呈现。
故建议行多角度投照或进行全面系统的影像学检查以确定是否有其他合并损伤和骨折移位程度。
肱骨髁上骨
折后血溢脉外,经脉受损而成离经之血,不通气血,经脉阻滞,不通则痛,留于肌肤腠理之间而肿胀。
因此,早期内服一些止痛行气、化瘀活血、消肿利水的中药是必要的。
据文献报道[4],中药治疗是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内服外敷可以促进局部血肿吸收,有利于骨痂生长。
方中桃红四物汤为调经要方之一,是《玉机微义》转引的《医垒元戎》中的一个方子,也称加味四物汤。
该方由四物汤加味桃仁、红花而成,功效为养血活血。
现代研究表明,桃红四物汤具有扩张血管、抗炎、抗疲劳、抗休克、调节免疫功能、降脂、补充微量元素、抗过敏等作用。
而行中药熏洗是一种古老而有效地方法,通过熏蒸热浴作用患肘以改善循环、消肿止痛、舒松关节,可有效缓解骨骼和肌肉疲劳,有效地促进药物吸收。
因此,肱骨髁上骨折早期采用中西医结合并行合并肘关节修复手术,术后效果明显优于保守治疗。
本研究中,治疗前后比较 ,两组评分体系均增高明显( p< 0.05 );治疗后组间比较,实验组评分体系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均与文献报道相符。
总之,随着中西医结合的不断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也日趋成熟,具有效、简便、安全、快捷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但应注意正确的肱骨髁上骨折手术经验及术后规范的功能康复锻炼。
参考文献
[1] 蒋彩云. 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102例疗效观察, 中
国现代药物应用[j] ,2008; 2(19) : 50.
[2] 李全喜; 陶文生.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93例, 现代中医药[j] ,2010; (1) : 22-23.
[3] 陈伟; 田健宏; 高波,等. 中西医结合骨折新疗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 中医正骨[j], 2007; 19(11) : 49-50.
[4] 张涛. 肱骨髁粉碎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医药论坛杂志[j], 2007; 28(12) : 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