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第三章 1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第三章 1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3.1 重力分离
平流式沉淀池的优点是构造简单,效果良好,工作性能稳定 ,但排泥较为困难。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3.1 重力分离
当废水含大量无机悬浮物且水量又大时,宜采用辐流 式沉淀池。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3.1 重力分离
当废水含大量有机悬浮物而水量又不大时,可以考虑 采用竖流式沉淀池。
,只有重油相对密度大于1。常用的隔油池有平流式、竖 流式及斜板式。国内多采用平流式隔油池,其构造与平流 式沉淀池相似,在实际运行中主要其隔油作用,但也有一 定的沉淀作用。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3.2 离心分离
3.3.2.1 离心分离的原理 含悬浮物的废水在高速旋转时,由于悬浮颗粒和废水 的质量不同,所受到的离心力大小不同,质量大的被甩到
艺负荷的处理方法。
筛滤法 沉淀法
上浮法
预曝气法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2.2 按处理程度划分
3.2.2.2 二级处理 二级处理是污水通过一级处理后,再加处理,用以除 去污水中大量有机污染物,使污水进一步净化的工艺过程
污水在经过筛滤、沉淀或上浮等一级处理之后,可以 有效地去除部分悬浮物,也可以去除25%~40%的BOD,但 一般不能去除污水中呈溶解状态的和呈胶体状态的有机物 、氧化物和硫化物等有毒物质,不能达到污水排放标准。 因此需要进行二级处理。
耗氧有机物种类繁多,组成复杂,难以分别对其进行 定量、定性分析。一般情况下,不对它们进行单项定量测
定,而是利用其共性,间接地反映其总量或分类含量。在 工程实际中,采用以下几个综合水质污染指标来描述: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1.2 水体污染物
化学需氧量(COD)化学需氧量是指在酸性条件下,用强 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成CO2、H2O所消耗的氧量 生化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是指在有氧条件下,由于 微生物的活动,降解有机物所需的氧量 总需氧量(TOD)有机物主要元素是C、H、O、N、S等。在 高温下燃烧后,将分别产生CO2、H2O、NO2和SO2,所消耗 的氧量称为总需氧量TOD。 总有机碳(TOC)总有机碳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水质 快速测定方法,通过测定废水中的总有机碳量可以表示有 机物的含量。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1.2 水体污染物
3.1.2.7 生物污染物质 生物污染物质主要指废水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它包括 致病细菌、病虫卵和病毒。未污染的天然水中的细菌含量 很低,水中的生物污染物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医院污水和 屠宰肉类加工、制革等工业废水。主要通过动物和人排泄 的粪便中含有的细菌、病菌及寄生虫类等污染水体,引起 各种疾病传播。生物污染物污染的特点是数量大、分布广 、存活时间长,繁殖速度快,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2.2 按处理程度划分
3.2.2.3 三级处理 污水三级处理又称污水深度处理或高级处理。为进一 步去除二级处理未能去除的污染物质,其中包括微生物未
能降解的有机物或磷、氮等可溶性无机物。
完善的三级处理由除磷、除氮、除有机物(主要是难 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除病毒和病原菌、除悬浮物和除
混凝沉淀混凝沉淀的基本原理是在废水中投入电解质作为 混凝剂,使废水中的微小颗粒与混凝剂黏结成较大的胶团 ,加速在水中的沉降,此法实质为化学处理方法。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3.1 重力分离
3.3.1.2 影响沉淀的因素 影响废水或称污水悬浮颗粒沉降效率的主要因素有三 个方面,即:①污水的流速;②悬浮颗粒的沉降速度;③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3.1 重力分离
用沉淀法处理废水已有很长的历史,但此法设备庞大 ,生产能力不高。近年来,由于浅层沉淀理论的发展,开 始从多层沉淀向斜板沉淀发展。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3.1 重力分离
3.3.1.4 沉砂池 沉砂池也是一种沉淀池,用以分离废水中相对密度较 大的无机悬浮物,使这些悬浮物在池内沉降,以免进入后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第三章 化工废水处理
1 化工废水的来源及特点
2 化工废水处理方法概述
3 物理处理法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第三章 化工废水处理4 化处理法 5 物化处理法 6 生化处理法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1 化工废水的来源及特点
1
废水的来源及特征
2
水体污染物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1.1 废水的来源及特征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1.2 水体污染物
3.1.2.5 有毒污染物 废水中能对生物引起毒性反应的化学物质,称有毒污 染物。废水中的毒物可分为三大类:无机有毒物质、有机
有毒物质和放射性物质。
无机有毒物质 有机有毒物质
放射性物质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1.2 水体污染物
3.1.2.6 油类污染物 油类污染物包括“石油类”和“动植物油”两项。沿 海及河口石油的开发、油轮运输、炼油工业废水的排放、 内河水运以及生活废水的大量排放等,都会导致水体受到 油污染。油类污染物能在水面上形成油膜,影响氧气进入 水体,破坏了水体的复氧条件。它还能附着于土壤颗粒表 面和动植物体表,影响养分的吸收和废物的排出。同时, 油污染还破坏了海滩休养地、风景区的景观等。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1.2 水体污染物
3.1.2.3 富营养化污染 废水中所含N和P是植物和微生物的主要营养物质。当 废水排入受纳水体,使水中N和P的浓度分别超过0.2mg/L
和0.02mg/L时,就会引起受纳水体的富营养化,提高各种 水生生物(主要是藻类)的活性,刺激它们的异常繁殖, 并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从而导致鱼类等窒息和死亡。 除此之外,水中大量的NO-3、NO-2若经食物链进入人体, 将危害人体健康或有致癌作用。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1.2 水体污染物
3.1.2.4 无机无毒物质(酸、碱、盐污染物) 无机无毒物质主要指排入水体中的酸、碱及一般的无 机盐类。酸性废水主要来源于矿山排水、工业废水及酸雨
。碱性废水主要来自碱法造纸、化学纤维制造、制碱、制 革等工业的废水。酸碱废水的水质标准中以pH来反映其含 量水平。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可相互中和产生各种盐类; 酸性、碱性废水亦可与地表物质相互作用,生成无机盐类 。所以,酸性或碱性污水造成的水体污染必然伴随着无机 盐的污染。
矿物质等过程单元组成。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3 物理处理法
1
重力分离 离心分离
2
3
过滤法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3.1 重力分离
3.3.1.1 沉淀法的分类 从化工废水中除去悬浮固体的方法,一般常采用沉淀 法。这是对废水预先进行净化处理的方法之一。沉淀法又
分为自然沉淀和混凝沉淀两种。
自然沉淀 自然沉淀是依靠废水中固体颗粒的自身重量进 行沉降。该法仅对较大颗粒才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1.2 水体污染物
3.1.2.9热污染 废水温度过高而引起的危害,称为热污染。热电厂等 的冷却水是热污染的主要来源。这种废水直接排入天然水
体,可引起水温升高,造成如下危害:
可使水中的溶解氧减少,相应的亏氧量随之减少,故大气 中的氧向水中传递的速率减慢;另一方面,会导致生物耗
氧速度的加快,促使水体中的溶解氧进一步耗尽,使水质 迅速恶化,造成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死亡。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1.2 水体污染物
可加快藻类繁殖,从而加快水体的富营养化进程。 导致水体中的化学反应加快,使水体中的物化性质如离子 浓度、电导率、腐蚀性发生变化,可能导致对管道和容器
的腐蚀。
可加速细菌生长繁殖,增加后续水处理的费用。如取该水 体作为给水源,则需要增加混凝剂和氯的投加量,且使水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1.1 废水的来源及特征
3.1.1.3 化工废水的特点 化学工业在经济建设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 它又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工业系统之一。化工废水污染
有如下特点:
废水排放量大 污染物种类多
污染物毒性大,不易生物降解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1.1 废水的来源及特征
废水中有害污染物较多 化工废水的水量和水质视其原料路线、生产工艺方法及生 产规模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沉淀池的尺寸。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3.1 重力分离
3.3.1.3 沉降设备 生产上用来对污水进行沉淀处理的设备称为沉淀池, 根据池内水流的方向不同,沉淀池的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五
种:即平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辐射式沉淀池、斜 管式沉淀池、斜板式沉淀池。沉淀池的操作区域可以分为 水流部分和沉淀部分。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1.1 废水的来源及特征
3.1.1.2 化工废水分类 化学工业废水按成分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含有机 物的废水,主要来自基本有机原料、合成材料(含合成塑 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农药、染料等行业排出的废 水;第二类为含无机物的废水,如无机盐、氮肥、磷肥、 硫酸、硝酸及纯碱等行业排出的废水;第三类为既含有有 机物又含有无机物的废水,如氯碱、感光材料、涂料等行 业。如果按废水中所含主要污染物分则有含氰废水、含酚 废水、含硫废水、含氟废水、含铬废水、含有机磷化合物 废水、含有机物废水等。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1.2 水体污染物
3.1.2.8 感官性状污染物 废水中能引起异色、浑浊、泡沫、恶臭等现象的物质 ,虽然没有严重的危害,但也引起人们感官上的极度不快
,被称为感官性污染物。对于供游览和文体活动的水体而 言,感官性污染物的危害则较大。各类水质标准中,对色 度、臭味、浊度、漂浮物等指标都作了相应的规定。
中的有机氯含量增加。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2 化工废水处理方法概述
1
按作用原理划分
2
按处理程度划分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
3.2.1 按作用原理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