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KT板版画教学探究

儿童KT板版画教学探究

儿童KT板版画教学探究
德阳市东汽小学唐永胜
【摘要】版画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教学中操作实践理念,作为东汽小学美术特色教育的突破
口,本文结合笔者KT板版画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对KT板版画教学的意义、基本技法、方法等
进行了深入探究,以期达到使学生“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
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之目的。

【关键词】 KT板版画教学探究
正文
1.儿童KT板版画的特点及其教学的重要意义
1.1儿童KT板版画的特点
版画的种类很多,有木刻版画、铜版画、石版画、丝网版画等,但是制
作的过程复杂,要求的材料、技法繁多,不易儿童学习。

而KT板版画却不
同,它不仅同样具有其他版画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憾力,而且还是一种易
于儿童学习的画种。

和木刻版画比,它没有木板这么硬,便于儿童运用各种
工具在板面上大胆的想象发挥,且不失版画的味道;和现在流行的吹塑纸版
画比,它比吹塑纸厚硬度要强,不容易把它损坏,能够表现更多的细节。

儿童KT板版画教学的重要意义
KT板版画教学是融画、剪、拼、贴、压、印等技法为一体的综合美术教学活动。

版画制作的特殊性,往往在画、刻、印等全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偶然效果,正是这些偶然的因素使得作品产生一种天真稚拙、纯朴自然的童趣,这是其它画种都难以体现表达出来的效果。

儿童版画作品拙朴而自然的造型、灵活的构图、纯朴用色等艺术特色与儿童稚拙的美感特点天然吻合,儿童在学习版画时更容易激起他们绘画的灵感,发挥个性,大胆构思,发展其绘画表现力和创造力;而且版画教学过程更能满足儿童的游戏心理,使儿童能够充分体验版画活
动中的乐趣,易于培养其勤动脑、巧动手的良好习惯,并养成一定的意志力和工作的条理性,从而多方面提高学生素质。

也是对儿童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因此,笔者把KT板版画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
与美术教育的同行们共勉。

2. 制作KT板版画的工具及基本技法
2.1制作KT板版画工具、材料
KT板、硬笔(圆珠笔、牙签或铅笔等)、版画刻刀、电烙铁、泡沫水彩笔、
水粉画颜料(或浓缩广告颜料)版画专用油墨、橡胶磙、木蘑菇、不锈钢勺子、
玻璃板、宣纸等(图1-图6)。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2.2 制作KT板版画的基本技法
2.2.1用复写纸把画好的图案复制在KT板上,再用泡沫水彩笔在KT板上画
出画面的黑白灰的关系。

2.2.2根据画面的需要选择相应的刻板工具,KT板上白色的刻掉,黑色的保留,刻画出画面的凹凸感(阴刻、阳刻)。

2.2.3用橡胶磙调适量的版画专用油墨或水粉颜料在玻璃板上反复滚压(图7)。

2.2.4用滚压好油墨或水粉颜料的橡胶磙在刻好图案的KT板上来回的滚压,使KT板上均匀地附着上油墨或水粉颜料。

2.2.5用宣纸或卡纸覆盖在印有油墨或水粉颜料的KT板上(一次完成),固定好画面的四周。

2.2.6用木蘑菇或不锈钢勺子的光滑面在覆盖好的宣纸或卡纸上反复的压印,直到宣纸或卡纸都均匀的附着上KT板上的油墨或颜色(图8)。

图7 图8
2.2.7双手小心地揭起宣纸或卡纸,晾干再装裱即可。

3. 儿童KT板版画的教学方法
3.1寓教于乐,培养兴趣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兴趣是一切行为的先导。

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在从事饶有情趣的活动时,大脑会自动分泌一种化学物质,它的效率比吗啡还要高出500倍。

因此,为了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我先从简单的实物拓印开始,如用树叶拼贴成各种小动物,像:蝴蝶、小鸟、蜻蜓等同学们喜欢的动
物,然后在贴好的树叶上涂好颜色再拓印到宣纸或卡纸上,这样一幅幅五彩斑斓的实物拓印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让孩子们在“玩”一样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然后再从实物拓印循序渐进地过渡到KT板的画、刻、印,这样孩子们就能感受到版画的基本原理。

3.2深入浅出,直观教学
教育家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有助于感性知识的形成,有利于抽象知识的具体化。

KT板版画和其他版画艺术一样,它是融绘画和刻版、印制于一体的一门艺术,它的操作性强,教师要示范关键的步骤,让学生直观感受版画的原理,通俗易懂的讲解版画的黑白对比,不同点线面的组合可形成不同的黑白对比。

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地制宜的表现多种效果。

在刻版时应注意理解构成画面线条的疏密关系:画面中线条最稀的部分、最密集的部分、线条不稀不密的部分,分别可以印制出黑白灰不同的效果。

而且可以边讲边练,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会线条的疏密与黑白灰的关系。

如我在指导曹佳怡同学创作《美丽的校园》(图9)时,让学生体会房屋处理是大面积的块面而不刻掉,形成版画中的“黑”;天空和窗户没有线条而把它刻掉,形成版画中的“白”;草地和树林有许多线条,刻掉一部分,形成版画中的“灰”。

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这样学生就能很直观的感受到版画的处理和黑白灰的关系。

这也充分体现了美国杰出的教育家富兰克林主张学生在亲自动手中学习直接感知的观点。

3.3丰富技法、增强效果
3.3.1国画效果
传统的版画以黑白为主,而五彩缤纷的颜色更能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因此,在教学中我把国画的因素加入到版画的创作中,如我在指导李玉玲同学创作《建设者》(图10)时,背景的处理就采用了国画的渐变效果,这样就把多彩的天空和人物融为一体,而且不失版画的效果,丰富了画面的主题。

除了背景可以处理成国画效果外,还可以根据主题的需要印制版画时采用其他的彩色。

如向雅馨同学创作的版画《悄悄话》(图11),画面的底色为黑色,主题的色彩采用浅绿,这样更增添了画面的神秘感。

3.2木刻版画效果
按KT板版画的表现方法,用电烙铁代替刻刀或笔,控制好温度,也能很好地表现木刻版画的效果,如赵思琪同学的版画《林中小屋》(图12),房屋、树木、雪景都用电烙铁一次性刻成,画面的细节很有木刻的效果。

3.3壁画、岩画效果
用无色圆珠笔,将版子刻好,并根据画面需要,用手将画好的版子撕成不规则的外形。

再根据作者意图,将刻好的KT板稿用手工处理(可用揉、折、卷),弄破的地方用胶带粘牢KT板的背面。

上色印制可印成单色,也可以局部擦上油画棒,形成彩色。

这种印制的效果古朴、自然,具有浓厚的土石味和年代久远的壁画、岩石的味道。

如张钟同学的版画《秋》(图13)、杨雯同学的版画《古镇》(图14)。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4)与时俱进,鼓励创新。

美术是一种艺术,有人把它当成闲暇时候的奢侈品,有人把它当成精神粮食,在人类考古史上,绘画之所以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正因为绘画真实反映着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得以让现代人直观地了解历史。

因此,在版画教学中,我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双眼观察自然,感受身边的人和事,用版画的形式表现自己想法。

(5)创造机会,展示自我。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使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

学生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对KT板版画的热情有增无减。

学生完成的作品种类很多,效果各异,这时我把学生的作品布置成展板,开了一个小小的校园画展;部分作品装表后长
期挂在学校的艺术墙上;同时把同学们优秀的作品上传到我校的校园网上,同学们随时都可以查看到自己的作品。

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欢乐。

结束语:
只要我们能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合理的尝试和指导,我相信,儿童KT板版画这朵绚丽之花一定能开得更加的灿烂、美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