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浇箱梁支架预压方案

现浇箱梁支架预压方案

现浇箱梁支架预压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苏州市轨道交通2线总体呈南北走向,线路起于相城区京沪高速铁路苏州北站,经平江新城、石路商业区、沧浪新城,终于吴中区迎春南路,线路全长26.556km,全线设22座车站。

本合同段箱梁结构形式分为简支箱梁和连续箱梁两种,均为单箱单室结构,箱梁标准断面梁高1.8m,顶板宽9.30m,底板宽4.176m;变截面段梁高度1.8~3.0m。

箱梁共计128跨,其中跨径30m简支梁70跨,跨径35m简支梁5跨,跨径32m简支梁21跨,跨径25m简支梁3跨,跨径35+50+35m 连续梁5联,跨径44+44m连续梁1联,跨径30+30+30m连续梁1联。

现浇箱梁支架采用碗扣式满堂支架施工,支架预压材料采用砂袋。

2编制依据1、《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 194-20092、《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3、我单位编制的《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4、《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6、苏州市施工企业《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7、《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8、施工图设计3施工准备工作3.1材料准备根据箱梁支架预压方案所采用的材料(砂袋预压)和预压方法计算预压材料所需数量,编制材料进场计划,由项目部物资部按时采购。

3.2施工机械准备根据工期要求以及施工场地情况,合理安排各种机具的进场计划,使用前进行调试工作,确保机械性能良好。

4施工进度安排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箱梁支架施工计划安排:2010年11月25日,竣工时间:2011年6月30日。

5人员组织与机械设备安排本标段共有两车站三区间,根据本标段工程量的大小设置了4个桥梁施工工班,每个施工班施工范围、劳动力配置、机械配备详见下表,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和箱梁模板加工计划安排,先施工太阳路至广登路段。

劳动力组织与机械设备安排表管理人员一览表6 现浇箱梁支架预压具体施工方案6.1现浇箱梁支架预压施工流程支架验收→标高测量→砂袋就位→加载60%→沉降变形观测→加载80%→沉降变形观测→加载120%→沉降变形观测→表面覆盖→卸载→标高调整6.2现浇箱梁支架预压方案6.2.1现浇箱梁支架预压目的(1)检验支架及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2)消除整个支架的塑性变形;(3)消除地基的沉降变形;(4)量测支架的弹性变形。

为检验现浇箱梁模板的安全性和实际变形量,通过预压消除结构非弹性变形,同时取得模板弹性变形的实际数值,得出荷载-挠度曲线,并检验设计计算结果,调整预拱度(或反拱),以求得现浇箱梁施工的准确参数。

提前发现支架结构及构件加工、安装所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提前调整整改,防患于未然。

模板预拱度的调整通过调整模板支撑顶托完成。

模板弹性变形应根据预压变形测量结果绘制沉降曲线,并结合模板的设计拱度和实际支撑变形来确定。

模板安装完毕后,对其进行预压,支架预压采用砂袋法。

考虑到混凝土振捣产生的动荷载及小型机具等荷载,预压荷载按混凝土实体重力的1.2倍考虑,预压期不小于3d。

考虑梁体自重、地面下沉及支架的弹性和非弹性变形等因素影响,按设计要求对支架进行预压。

在箱梁模板安装完毕,以箱梁等重量的沙袋对支架及基础进行预压,支架变形及地基压缩量主要考虑以下因素:δ=δ1+δ2+δ3+δ4+δ5δ1---箱梁自重产生的弹性变形δ2---支架弹性压缩量δ3---支架与方木,方木与钢模板,支架与枕木之间的非弹性压缩量δ4---支架基础地基的弹性压缩量δ5---支架基础地基的非弹性压缩量通过预压施工,可以消除δ3,δ5的影响,在底模安装时,其预拱度的设置Δ=δ1+δ2+δ4计算,在模板顶面高程控制时加入预拱度数值,Δ值在施工中实测取得。

预拱度由跨中向两端逐渐减少。

6.2.2现浇箱梁预压程序与步骤为检验支架的弹性变量及检验地基础的承载力,消除因支架竖向非弹性变形对标高的影响,应在底模铺装后,对支架进行预压,采用沙袋预压。

支架预压顺序:满堂碗扣式支架、钢管立柱墩与军用梁组合的完全梁柱式支架支架预压加载顺序为从支座位置向跨中位置依次对称进行。

详见下图6.06t/2箭头代表砂袋加载方向A-A断面腹板预压支架堆载图预压支架堆载顺序平面图6.06t/2B-B断面底板预压支架堆载图6.2-1 预压支架堆载纵、平面图(1)支架预压方式底模安装前先安装好临时支座,底模安装后开始支架预压。

支架搭设时预压前,顶部预留标高要计算地基相对沉降量,支架弹性和非弹性值等。

地基相对沉降量以地基处理时试验检测后计算确定,支架的弹性变形运用沙普软件程序节点计算确定。

根据以往施工经验,支架施工沉留值在15~20mm 左右,待预压沉降观测后调整。

注意的问题:①派专人观察支架变化情况,一旦发生异常,立即进行补救。

②通过预压并沉降后,将实测沉降量(地基沉降量、支架变形量)作为一个参数值直接运用。

③预压采用砂袋预压,预压重量按现浇箱梁自重的1.2倍进行预压,预压期不小于3d。

(2)预压方法①简支箱梁支架预压方法以30m简支梁为例,根据箱梁结构自重按梁端1m实心段、4m变截面段、20m 标准段、4m变截面段、梁端1m实心段分为五部分分别计算箱梁腹板、底板预压重量。

并按规范要求分三级进行预压:60%→80%→120%采用编织袋分袋过磅计量并编号标识,编织袋底部尺寸为100cm*100Cm,高度约1.5m高,每个砂袋重量约为1.5t。

采用2台20t汽车吊自简支梁两端向跨中位置进行分袋吊装到位,吊装时每台吊车应分别设1人进行专人指挥。

箱梁横向范围吊装应采用先底板后腹板,对称均匀进行吊装。

②连续箱梁支架预压方法连续梁支架预压采用2台20t汽车吊自两个中支墩位置向两侧对称均匀吊装砂袋进行预压。

连续梁支架分级预压荷载计算方法同简支梁。

支架预压方向35+50+35m连续梁桥满堂支架预压顺序图(3)沉降观测点的设置支架压载观测点布置:箱梁模板上的测点布置5个断面,即每L/4跨度一个断面,每个断面分别在底板布设3个点。

在1/8、1/4、1/2跨处设置沉降观测标,沉降标用不易变形的优质木条制作。

沉降标竖直,上端固定在接触模板的方木上。

在地基上打入一根圆钢,作为沉降桩,圆钢与孔之间留一定的空隙,避免地基沉降时沉降桩跟着沉降。

沉降桩与沉降标之间的相对位移值即为沉降值。

采用钢尺测量沉降值,同时用水平仪观测。

撤压后,沉降标回弹,沉降量减少,此时的沉降量为永久性沉降,按照预压所得的数据重新仔细调整支架高度,使各点标高满足平整度、预拱度、弹性变形和设计要求。

分段加载后,预压48h,预压时设置观测点每跨5个断面,每个断面4个点,观测点布置图见图6.2-2。

每6h观测1次。

观测的方法是采用水准仪倒尺测量,测加载前标高为Δ1,加载后标高为Δ2,卸载后标高为Δ3。

根据观测结果绘制出沉降曲线。

当支架的沉降量偏差较大时,要及时对支架进行调整。

如48h观测值变化量小于1mm,可忽略。

后续箱梁预压观测中,采用在观测点处的纵(或横)方木上钉一向下长木条,对应地基上固定一向上木条,在两木条重合处任意断面做横线。

加载后,横线之间的相对位移即为支架本身的弹塑性变形值。

预压连续3天沉降不超过3mm,则可视为地基满足要求。

预压后,通过可调顶托精确调整底模板标高,其标高设定时考虑设置预拱度。

预拱度设置要考虑梁自重所产生的挠度、支架受载后产生的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支架基础的沉降、张拉以后的反拱等因素。

图6.2-2 观测点布置图卸载:卸载按加载顺序的反向进行,按照先加载的后卸,后加载的先卸的原则,卸载时在同跨内先中间后两边对称同时进行。

预压时主要观测的数据有:支架底座沉降—地基沉降;卸载后顶板恢复量以及支架的侧位移量和垂直度,按测得的沉降量及设计标高,重新调整模板标高。

测量时,依据《工程测量规范》(50026—89),采用NA2/GPM3型光学水准仪配合双面水准尺,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观测,并用悬线重锤测支架水平位移量。

沉降稳定卸载后算出地面沉降、支架的弹性和非弹性变形具体数值为多少,并在卸载后全面测得各个测点的回弹量。

当弹性变形恢复后结束观测,绘出观测曲线,根据各点对应的弹性、非弹性变形数值及设计梁体挠度来调整模板的高程,通过支架顶部微调装置进行调整、加固。

6.2.3施工预拱度设置在支架上浇筑箱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和卸架后,箱梁要产生一定的挠度。

因此,为使箱梁在卸架后能满意地获得设计规定的外形,须在施工时设置一定数值的预拱度。

在确定预拱度时考虑下列因素:卸架后箱梁本身及活载一半所产生的竖向挠度;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压缩;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变形,支架基底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沉陷;由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挠度;由砼徐变引起的徐变挠度。

在预压结束后,模板调整完成后,再次检查支架和模板的扣件是否牢固,地基是否下陷,脚手架是否有明显变形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根据预压试验中的沉降观测并画出沉降曲线,沉降值稳定后,测量队测出所有点的标高报工程部,经质检工程师和监理同意方可卸载。

全部卸完后,测量各点的标高,计算出支架和地基的弹性变形,以便确定支架、模板准确的预拱度。

6.3施工注意事项(1)支架外侧应设置栏杆等防护设施,防止意外冲撞支架的事故发生。

(2)支架采用砂袋预压时,应安排专人进行指挥,并做好每袋砂袋重量记录,按设计荷载分阶段进行预压。

(3)支架预压时,应做好防雨措施,对预压砂袋进行遮雨防护,防止雨水浸泡砂袋增加预压荷载造成超载,发生安全事故。

(4)支架预压前,应对支架地基周围做好排水设施,防止雨水或积水浸泡支架地基。

(5)每一级加载时,通过测量观测,无异常后方可进行下一级加载。

(6)尽量避免在夜间进行吊装预压。

7质量管理7.1质量技术保证措施1、铺设底模、侧模后测量前应加强模板的全面检查,确保模板在荷载作用下无异常变形。

2、加载及卸载过程应加强施工现场安全保卫工作,确保各方面的安全。

3、沉降观测仪器为专用精密仪器,要专职测量人员负责;4、测点要固定,用红油漆提前做好标识。

5、不能随意更换测量人员,防止出现人为误差;6、专人负责对水准点位置进行保护;7、如实填写观测数据,绘制弹性和非弹性曲线。

如出现意外数据,应分析原因,不得弄虚作假。

8、观测过程如局部位置变形过大,应立即停止加载并卸载,及时查找原因,采取补救措施。

7.2质量保证体系本工程设立全面质量领导小组,下设专职质检机构—质检部内设各专项工程质检工程师及质检工程师助理,专司质量检查之职。

组成以总工程师为首,选派有多年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攻关小组,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精心编制出详细的施工方案,报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批准,杜绝因施工方案不当而引起工程返工和质量事故的发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