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重点
题型分布:(单选20*1=20),(古文背诵默写6*1=6),(解释词语题10*(前5解释词语 后5说明词性和作用)10=10),(简答3*8+6+6=20),古文翻译题6*2(翻译划线句子)=12 ,古文标点题12*1=12 ,古文阅读题3*6+7+7=20
课程特点:
1、考试有默写题,要用繁体字答题;
2、重点在于理解定义、概念;
3、例子重点记忆;
4、先苦后甜、先难后易;功夫下在平时;
5、通过率高,纸老虎;
古代汉语 概念:指被记录下来的书面语,也就是古代文献语言;
古代汉语分类
上古汉语:秦汉以前的汉语
中古汉语:晋魏至唐代的汉语
近古汉语:宋代到民国的汉语
现代汉语:民国以来(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
第一课 汉字的结构与演变
一、汉字的性质:
二、汉字的结构 (重点、难点)【选择题】【4分左右】
三、汉字形体的演变 (较易)【选择题】【2分左右】
一、汉字的性质
汉字发展的阶段:
汉字属于构意文字,一般称为表意文字 【选择题】
1. 表意文字发展的初期,通过描摹事物的外部轮廓来构形的字很多。
例:“門”就是早期的象形字。
2. 在发展过程中,描摹事物的外形来→用图形或符号的组合来反映词义——指
事字、会意字。
3. 构意手段的最高阶段就是用义符和声符的拼合方式构造字形——形声字 。
例: 湖 泳 渡 海 江 河 皇 簧
二、汉字的结构
许慎把汉字的结构方式和使用方式归纳为六种类型, 曰: “ 六书”
【象形字】
需熟记
概念:用线条勾勒事物的轮廓来造字,多数是具体实物名词,且是独体字 ; 少数为表示某种性质或状态的词,如:高 、大; 象形字分为独体象形、合体象形,如:向、眉、栗、血 人大女又目耳口齿 日月草木水戈户门 牛羊犬豕马鹿弓矢 【指事字】 【独体字】
指事: 用纯抽象符号或在象形字上添加提示符号来表示意义。
但是有局限性,字更少。
如:刃 亦
刃:似刀,但比刀多了一点,即标志性的指示符号,指刀的利刃。
亦:从大,即一个正面的人形,用两个点指示腋下的部位。
【会意字】
【合体字】 会意 :根据事物间的某种关系, 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构成一个新字。
包括形合会意字和义合会意字。
【形声字】【合体字】形声:是由表示字的意义的形符与表示字的读音的声符两部分组成。
如:“睁”:“目”是形旁,表示和眼睛有关,“争”是声旁。
“河”:“水”作义符,表和水有关,“可”是声符。
1.义符和声符在形声字中的位置分布【了解】。
左形右声,如:松、理、越。
右形左声,如:雕、期、鸿、救。
上形下声,如:茅、空、简。
下形上声,如:基、裳、姿。
外形内声,如:园、闾、街。
内形外声,如:辩、闻、雠。
形在一角,如:颖、勝、赖。
声在一角,如:徒、旗、徙。
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即某一个字由于意义的引申而产生分化字,分化字之间就是转注的关系。
它与前四书不同,并不是一种汉字结构的类型。
假借:“本无关字,依声托亊”本来没有表示它的字,就依据读音去找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寄托这个词义所要表达的事物,与转注一样,不是汉字结构的类型。
象形字:门、人、大、女、又、目、耳、口、齿、日、月、草、木、水、戈、户、门、牛、羊、犬、豕、马、鹿、弓、矢、高、大、向、眉、栗、血、龟、山、火
指事字:上、下、刃、亦、朱、一、二、甘、肱
会意字:莫、吹、啓、折、从、牧、舂、臭、息、灋(法)、朙(明)、伐、及、逐、
【形声字】
形声字:煌、簧、惶、蝗、徨、湟、隍、遑、河、湖、海、淮、游、泳、泅、
渡、星、鸡、捨、趾、项、题、颜、颠、昭、晴、晞、昕、晚、昧、暗、晦、
除、险、防、陈、陵、钱、财、消、熔、放、鸭、刎、颈、锦、钦、蚀、茅、
简、空、罟、孟、柴、酱、盆、甕、幕、恭、筑、问、闻、闽、齏、赢、辨、
辩、瓣、哀、随、闢、匪、匐、固、裹、衷、戚、颖、脩、赖、勝、腾、佞、
疆、徒、徙、旗、產、夜、雷、弒、新、責、杞、耇
三、汉字形体的演变演变历程: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战国文字→小篆→隶书→楷书演变特点:由繁到简,由难到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