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地理 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
地理 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
震源
③震级: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越大。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海啸
④烈度:衡量地震发生时地面受到影响和破坏程 度的指标,分为12级。震级越大,烈度越大。震源 深度越浅,烈度越大。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地 质越不稳定,烈度越大。
小
大
震中
距离震中远近不同,地震的烈度也不同
⑤按震级分类: 微震(﹤3级) 破坏性地震(﹥5级)
3.据史料记载,晋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 破瓦、折木,苗稼荡然。
答:是自然灾害。因为既在自然界发生,又对人类 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 4. 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 发生爆炸,当场炸死31人,大量强辐射物质泄露,13 000多平方千米土地上的100万人处于核辐射的危险 中,数以百万计的居民得了严重的放射病。
4 .读下列关于地震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1:2010年以来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强烈地震, 图中显示了其中六次大地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
材料2:2010年2月27日智利地震,引发滑坡等地质灾 害,造成人员伤亡。地震引发的海啸甚至波及到日本,导 致该国水产设施严重破坏,海水养殖遭受巨大经济损失。
(1)说出汶川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类型。
崩塌、滑坡、泥石流。
(2)据图说明极重灾区空间分布的特点。 沿河谷呈条带状分布(或沿东北—西南走向和西北—东 南走向分布)
(3)分析唐家山堰塞湖形成的自然原因。
①地质构造不稳定;②岩性疏松;③地形高差大、山高谷 深;④地震发生引发地表物质滑落,阻塞河道;⑤降水较 多,河流水量较大。
离(km)
16 320
平 太 环
洋
地
震 带
(1)读图判断图中地震发生地所属的火山地震带,填写下表。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①、②、③、④、⑤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⑥
亚欧板块 非 洲 板 块 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
南
极
洲
板
块
(2)图中地震发生地①、③、⑤所处位置分别是太平洋 板块与_______________ 板块、 _______________ 板块、 印度洋 亚欧 _______________ 板块的交界处。 美洲
(3)崩塌
崩塌(崩落、垮塌或塌方)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 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 谷)的地质现象。
针对性练习
1.(2011全国新课标卷)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 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近年来,由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 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塌、滑坡灾害。
针对性练习
1.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在同一次地震中,东、西两坡相比,受灾体易损程 度较大的是______ 西坡 ,原因是? 西坡的土地利用类型为建筑用地,东坡的土地利用类 型主要是耕地,同一次地震中建筑用地的易损性远远大于 耕地。
过度开采地下水 (2)该城镇利用地下水方面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 , 该问题导致的不良后果是?
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 ①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孔隙度大,人工开挖边坡,破坏了 坡面地形的稳定性。暴雨容易诱发坡地黄土崩塌;②雨水 下渗,在基岩和黄土之间容易形成滑动面,造成黄土滑坡。
2.(2012天津卷)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2)题。
(1)依据因地制 宜的原则,右图 所示区域最适宜 发展的产业部门 是( C )。 A.水产品养殖 B.棉花种植 C.林产品加工 D.水力发电
2010年1月,海地发生7.3级地震,几十万人遇难。同 年2月,智利发生8.8级地震,数百人丧生。下图为两次大 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两次大地震 ( C )。 A.震中都位于太 平洋沿岸 B.震中都位于两 大板块交界处 C.能量源自地球 内部 D.遇难人数的多 少取决于震级 的大小
先感觉到上下颠簸,后感觉到水平晃动。
B.在湖中小船上的人有什么感觉?
只有上下颠簸
亚欧板块 非 洲 板 块 南 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
极 洲 板 块
平
洋 地 震
太 环
带
思考: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我国多发地震的原因。
平
洋
地
地中海—喜马 拉雅地震带 太 震 环
带
我国处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与环太平洋地震带 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四、自然灾害的分类
分类方法 按成因 按表现特征 按发展过程 按承灾体的性质 按损失程度
具体类型
地质灾害、气象灾害、 生物灾害、人为诱发灾害 突发型灾害、缓发型灾害 原生灾害、次生灾害 城市灾害、农业灾害、矿山灾害 轻度灾害、中度灾害、重度灾害
五、主要的自然灾害 1.地质灾害:地震、 滑坡、 崩塌、 泥石流、 火山 2.气象灾害:洪涝、干旱、台风、寒潮 3.生物灾害:虫灾、蝗灾、鼠灾、生物入侵
⑥按震源深度分类:浅源地震(﹤70千米)、中 源地震(70~300千米)、深源地震(﹥300千米)
⑦按成因机制分类: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 地震、人工诱发地震
构造地震
⑧地震波:横波和纵波 地震波
速度快, 能 在固、液、气介质中传播
速度慢, 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
A.当地震发生时,在震中附近的人们感觉大地如 何震动?
2.读“我国台湾岛地形示意图”,回答问题。
(1)台湾岛的地形地势特 征是? 地形特征: 东部是山地,西部为平原。 地势特征:地势东高西低。
亚欧 (2)台湾岛位于________ 板块和________ 太平洋 板块交界 处,发生最多的自然灾害 是___________________ 。 地震 位于___________ 环太平洋 地震带。
地表沉降、地面塌陷,并有可能由此诱发地震或塌方。
(3)若图中西侧的森林被砍伐,引起地下水的变化是 ___________ 水位下降 ,河水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流含沙量增加,流量季节变化增大,洪水水位升高。
(4)图示地区“缩小”灾情的措施有? 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不要在洪水高风险区有过多的经济活动; 合理利用水资源。
地理·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
云南省凤庆县第一中学
石凤海
2014年6月1日
学习目标
1.列举实例,认识自然灾害及其类型,掌握自 然灾害的多种分类方法。 2.通过实例,了解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相 关概念、成因机制、发生过程、危害、防治 措施。 3.运用地图分析洪涝、干旱、台风、寒潮等气 象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4.运用图片,结合实例了解虫灾、鼠灾等几种 主要生物灾害及其对农作物的危害,以及生 物灾害的防治措施。
思考
辨析以下案例,哪些是自然灾害,哪 些不是?为什么?
1. 1952年9月17日,日本附近的海底火山——明神 礁爆发,水蒸气和硫磺气构成的气柱有几百米高,喷 出的火山熔岩和碎屑堆成高出海面90米的火山岛。 答:不是自然灾害。因为没有对人类生命和财产 构成危害。 2. 1996年8月10日,菲律宾的坎拉翁火山突然向空 中喷出1500多米高的黑色烟柱,致使当时正在攀登此 山的一支国际登山队的4名队员死亡。 答:是自然灾害。因为既在自然界发生,又对人 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
1.地质灾害:地震、 滑坡、 崩塌、 泥石流、 火山
地质灾害是地球岩石圈演变过程中的各 种地质作用为主致灾因子所引发的自然灾害。
(1)地震
①地震概念:一定区域内的地面震动现象,它主要是地 壳运动等地质作用引起的地球内部能量突然释放的结果。
②地震构造:震源、震源深度、震中、震中距、等震线
震中 震 源 深 度
材料1:2010年以来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强烈地震, 图中显示了其中六次大地震的时闸、地点和震级。
材料2:2010年2月27日智利地震,引发滑坡等地质灾 害,造成人员伤亡。地震引发的海啸甚至波及到日本,导 致该国水产设施严重破坏,海水养殖遭受巨大经济损失。 (3)从材料1和材料2可知,这些地震体现的自然灾害具 有的主要特点是? 广泛性、突发性、频发性、群发性和破坏性
7.地震多发生在板块的消亡边界。在下列板块中,与 相邻板块形成消亡边界最多的是( D )。 A.南极洲板块 B.美洲板块 C.非洲板块 D.亚欧板块
8.下列我国省区中,属于地震重点预防区的是( C)。 A.湖南、内蒙古 B.内蒙古、云南 C.台湾、云南 D.台湾、湖南
9.在下列选项中,可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检测的是 ( A )。 A.山体位移 B.地震震级 C.震源深度 D.地震烈度
(3)在同一次自然灾害 中,台湾岛的西部往往比 东部灾情严重,产生这种 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台湾岛的西部较东 部人口稠密,城市众多, 经济发达。
3.堰塞湖是河道因山崩、冰碛物、泥石流成火山熔岩阻 塞而成的湖泊。图11为“5.12”汶川地震中北川县城地质 灾害发育程度分区示意图。结合有关知识,读图回答下列 问题。
11.图中甲、乙 两区农业发展条 件的相同点是 ( A )。 A.地域狭小,耕 地规模小 B.终年光照充足 C.雨热同期 D.全年降水分配 均匀
下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读图,回 答第12~13题。
12.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 B )。 A.鼠害 B.洪涝 C.旱灾 D.寒潮
材料3:海地多年来政冶经济不稳定。许多建筑物无法达 到合格的抗震标准。而智利社会相对稳定,经济较为繁荣, 政府颁布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将不合规范的房压拆除。
材料4:
时间 震级 震源深 首都距震中距 伤亡情况 伤亡约55万 死亡近千人
度(km)
海地 2010年1月12日 7.3级 智利 2010年2月27日 8.8级 10 60
答:不是自然灾害。因为不是在自然界发生,而是 人为原因引起的。
二、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纯自然作用或是_____ 人类 所诱发的自然作用。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