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六2.2气压带和风带(20210210105821)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六2.2气压带和风带(20210210105821)

课时提升作业六气压带和风带赤道 南回归找 南极圈 南极1. 图中②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 ( )A. 下沉干燥 B •上升湿润 C. 由高纬流向低纬 干燥 D. 由低纬流向高纬湿润2. 正确表示①②之间风带风向的图是( )【解析】1选A,2选B 。

第1题,从图中的副极地低气压带提示信息可知①②③均为气压带的 位置。

据纬度位置可知②为30°附近的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天气。

第2题,①②之间的风带应为南半球低纬度的信风带 ,即东南信风带,实际风向为东南风。

【方法技巧】借图巧判气压带、风带名称结合0°、30°、60°、90°等纬度,判断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如图:一般赤道低气压带分布在赤道附近 ;副热带高气压带分布在 30°纬线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分布在60°纬线附近。

(2017 •福州模拟)下图为部分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

读图 ,回答3〜5题。

(建议用时:20分钟)读某日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关示意图,回答1、2题。

(D副機地仮气压带A B C D3.图示M 气压带所在半球与名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B. 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C. 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D. 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③①② 5.有关图示风带对气候影响的叙述 ,正确的是()A. 风带a 控制下,寒冷少雨B. 风带b 控制下,寒冷少雨C. 风带c 控制下,温和多雨D. 风带d 控制下,温和多雨【解析】3选C ,4选C ,5选0第3题,M 所处纬度在30°,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北面的风 带风向为东南风,可推知该气压带是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北边的风带是东南信风带。

第4题,由气压带、风带的组合可知:①在30° S ,②在 60° S ,③在30° N ,④在60 ° N 。

第5题,a 是东南信风、c 是东北信风,受其控制区域气温较 高,在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b 是南半球盛行西风,d 为北半球盛行西风,控制区 域多是温和多雨。

(2017 •河南师大附中模拟)下图为我国东南某临海地区风向昼夜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6、7 题。

6.关于该地区大气运动成因及天气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风向变化的主因是城市热岛效应4. 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由北向南排序正确的是D.④①③②①I _I 、炉©B •风向变化的主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陆地的气压白天咼于夜晚D.陆地天气以晴朗炎热为主7.甲风明显强于乙风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C 湫季D.冬季【解析】6选B,7选B 。

第6题,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存在 ,陆地白天气温高于海洋,陆地 气压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间相反。

第7题,甲由海洋吹向陆地,夏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 显著。

地球上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盛行西风环流。

下图为南北半球中纬度西风风速分布图。

读图,完成8、9题。

JUTTO"度册2(t n8.图中中纬度地区西风 ( )A. 风速北半球比南半球大B. 风速差异北半球比南半球小C. 最大风速冬夏变率北半球比南半球小D. 纬度范围北半球比南半球广9. 造成南北半球中纬度西风强弱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不到4 m/s,南半球风速比北半球大,北半球不同纬度间的风速差异比南半球小。

北半球夏季 最大风速在2 m/s 左右,冬季在4 m/s 左右;南半球的冬夏季风速均在 8 m/s 左右;因此最大 风速冬夏变率北半球比南半球大。

从西风的分布纬度看,南北半球的高纬度界线基本相当 ,A.北半球海面狭窄,地转偏向力强B.南半球海面宽广 ,海面温度偏咼C.北半球海面狭窄,季节性高低气压系统缺少D.南半球海面宽广 ,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解析】8选B,9选D 。

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南半球的西风最大速度达到 8 m/s,北半球0 4 8 W,iE /m s 北半球寻爭EL P北半球蔓爭但是南半球的低纬度界线偏低 ,即南半球的纬度范围较广一些。

第 9题,南半球海洋面积大,气压带风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海面摩擦力较小,西风势力较强。

10. (2017 •上海模拟)下图为北美洲2016年某日天气形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⑴ 判读图示天气形势所处的最可能季节 ,并说明理由。

(2)比较甲、乙两地的风速,并分析原因。

【解析】第(1)题,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冬季陆地由于散热快而往往形成冷高压中心 ,夏季陆地由于吸热快而往往形成热低压中心。

图示陆地为高压 ,则为冬季。

第(2)题,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

答案:(1)冬季。

此时图示等压线显示北美洲大陆中高纬地区高压占据主导 ,说明北美大陆比同纬度的海洋降温快,气温低,在中高纬度的大陆内部形成冷高压中心,所以最可能是冬季。

(2)甲地的风速比乙地大。

原因:甲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而乙地的等压线比较稀 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

所以甲地的风速比乙地的大。

(建议用时:25分钟)1.(2016 •江苏高考)下图为某主题公园所在城市分布图。

图示5个城市中A. 有4个城市受季风的影响明显B. 有4个城市受台风(飓风)影响C. 巴黎和洛杉矶冬季降水的成因相同D. 有3个城市属于温带气候【解析】选C 。

受季风影响明显的城市有东京、香港和奥兰多 ,同时易受台风(飓风)影响;巴sL.- 駄丹 f 「#桶 I% 二14(T】 ----- *黎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洛杉矶地处地中海气候区,二者冬季都受西风带影响,形成降水,故成因相同。

5个城市中只有香港位于热带地区,属于热带气候,其他4个城市都位于温带地区,属于温带气候。

【误区警示】解答本题易出现的错误(1)不清楚地球上的气候可以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

温带气候可以分为亚热 带气候、温带气候和亚寒带气候。

(2)不熟悉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不了解气候的成因。

(2017 •郴州模拟)下图分别为我国南方某区域中 S 、T 两地和M N 两地间海平面气压变 化图(时间为某年5月21日某时刻)。

读图,回答2、3题。

2. 该区域的气压(单位:hPa )分布状况可能是( )3.未来几天,S 地的天气变化过程最可能是 ( )A.天气晴朗,气压升高 B •连续阴雨后,气温升高 C. 黄沙满天,湿度降低 D. 狂风暴雨后,气温降低为1 000 hPa,N 、T 处气压最高,为1 005 hPa 。

第3题,未来几天,S 地连续阴雨后,气温升高(2017 •临川模拟)读某区域等压线(单位:百帕)图,回答4、5题。

4.关于图中A 、B 两处等压线数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解析】2选C,3选B 。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M 处为低压中心,气压为995 hPa,O 处气压AD①A处的数值为1 004②A处的数值为1 012③B处的数值小于1 020④B处的数值大于1 020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 关于C、D两地风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 C地常年盛行东南风B. C地在图示季节吹西北风C. D地在图示季节吹西南风D. D地常年盛行东北风【解析】4选D,5选G第4题,A处等压线处于1 020〜1 004百帕等压线,故A处的数值为1 012;根据图中等压线数值的变化规律可知,B处为高压中心,故B处的气压值介于1 020〜1 028。

第5题,图示季节,澳大利亚大陆上受高气压控制,为南半球冬季。

C地盛行由澳大利亚高压吹向赤道低压的东南信风;C地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偏转为西南季风,故D地此时吹西南风。

(2017 •张家口模拟)读沿31°纬线某大陆1月和7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6、7题。

6. 该大陆为()A.澳大利亚大陆B.北美大陆C.非洲大陆D.南美大陆7. 影响大陆东西两岸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①大气环流②洋流③地形④纬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6选A,7选A。

第6题,该地1月均温高于7月均温,位于南半球,降水西部、内陆少,东部沿海地区多。

第7题,该大陆东西两岸,受不同的大气环流控制,西岸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东岸为季风环流控制,同时西岸受寒流降温减湿的影响,东岸受暖流增温增湿的影响加大了两地气候差异。

地形主要对东岸降水产生影响,对西岸气候基本没有影响。

【加固训练】(2017 •昌平模拟)下图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月份,①、②两地的平均风力相比较()A. ①地的较大B. ②地的较大C. 两地相当D. 上半月①地的较大(2)③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区,该季节的盛行风向为()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解析】(1)选B,(2)选B。

第⑴ 题,根据图中的经纬度进行定位,分析此时亚欧大陆受低压控制,为北半球夏季。

从气压梯度看,②地气压梯度强于①地,风力较大。

第(2)题,根据③地经纬度可判知,该地区位于印度半岛,此季节存在强大的热低压,为夏季;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并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

8. (能力挑战题)(2017 •东营模拟)读全球某月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问题。

0*(1)指出图中表示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2) 某月份干燥的东北风与潮湿的西南风相会于甲地, 试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过程。

(3) 简述亚欧大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对东亚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解析】第(1) 题, 从图中数据可以判断,此时亚欧大陆受高压控制, 风由大陆吹向海洋,北半球为冬季。

第(2) 题, 甲地为非洲赤道以北地区, 北半球夏季时,受太阳直射点北移的影响, 两支气流在此相会。

第(3) 题,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亚欧大陆在冬、夏季节气压中心变化明显,使得东亚地区形成全球最典型的季风气候, 非常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答案:(1) 北半球冬季( 南半球夏季)。

北半球陆地出现高压中心,南半球陆地出现低压中心( 或者赤道低气压带南移)(2) 夏季, 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 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至甲地附近, 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右偏为西南季风, 从而与东北信风在此会合。

(3) 夏季, 亚欧大陆被低压控制,冬季则被高压控制。

由于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明显,东亚形成了全球最典型的季风气候, 该气候区雨热同期, 非常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