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的主要烹饪方法
二、原理:
蔗糖在加热的条件下,随温 度的升高开始逐渐熔化,颗粒 由大变小,当温度上升至160º C 时,蔗糖开始融化;温度继续 上升至180º C,蔗糖骤然变成液 体;在160º C~180º C时,可以 把粘稠的糖液拉成金黄色的糖 丝,延伸很长;当温度升至 180º C~220º C时,则生成黑褐 色的焦糖。所以拔丝菜肴的投 料时机,应该是锅中糖液的温 度处于160º C~180º C时。若温 度处于130º C~150º C,则是挂 霜;若温度超过180º C,则易发 生焦糖或发生碳化。
(2)原料入锅裹糖液之前需要复炸。
(3)炸制、熬糖要同时进行。
七、比较示意图
糖液最佳投料时机的感官鉴定
方法、指标 温度
感官鉴定 气泡变化 糖液色泽 倾倒糖液
油拔 干拔 水拔 油、水混 合拔
160º C~ 180º C 160º C~ 180º C
大泡 大小均匀 大泡 小泡 泡沫
金黄色或 棕黄色 米黄色
甜菜的主要烹饪方法
拔丝
南通市旅游职业高级中学
杨益根
新授引入:
一、拔丝的概念: 拔丝是将糖熬成拉出丝的糖液,包裹于炸过的原料上的成菜方法。 又称 :拉丝、挂菜
沿革
拔丝法由元代制作”麻糖”的方 法而来.《易牙遗意》记载,制麻糖时, “凡熬糖,手中试其粘稠,有牵丝方 好”。清代出现“拔丝”的名称。 《素食说略》有“拔丝山药”一菜; 将山药“去皮,切拐刀块,以油灼之, 冰糖起锅,即有长丝……”
出锅,盛入抹有油或撒上 糖的盘子里,迅速上锅供食
五、成菜特点
的香色 糖甜泽 丝可晶 口莹 夹金 起黄 时口 可感 拉外 出脆 细里 长嫩 ; , ,
.
六、操作要领
1、挂糊
除少数原料(白薯、土豆)不挂糊外,大部分 都要挂糊,根据菜肴品种有面粉糊、干粉糊、 水粉糊等。 根据原料的性能掌握油温。保证成菜效果光滑。
特点
油光明亮,丝细而长。
六、操作要领 水熬法
概念
糖加水一起熬制的方法。 水熬法中油与糖的比例约为3:1。水、糖下 锅后用中、小火加热,不停的搅动使其受热 均匀,但勿过快,此时锅中先出打泡,搅动 尤如清水,很快转向粘稠,搅动有阻力;再 搅几下,打泡减少,出现小泡,此时不能再 搅,待糖液变稀,色渐变深,小泡形成泡末, 舀起糖液放回有清脆的“哗哗”声,迅速投 料翻锅装盘。 糖液丝色较浅,成品晶莹透亮
三、适用原料
拔丝多用于去皮、核的鲜果、干果;根茎类 蔬菜以及动物的净肉或小肉丸等。如:
苹果
香蕉
土豆
山药
四、一般程序 原料加工成段、条、块状或用 原有形状(如小肉丸、莲子等)
按需要挂糊或不挂糊,下入5~7 成热油中炸至适度,沥油备用
另锅炒制汤液糖液,糖 与主料的比例约为1:3
炒知达到火候时,迅速投入炸好的主 料,颠锅使每块原料均匀裹上糖液
2、炸制
3、沥尽油分
有利于糖液对原料的包裹。
4、熬糖
油熬法、水熬法、油水混合法和干熬法。
5、火候
六、操作要领 油熬法:
概念
糖加油一起熬制的方法。
方法
油熬法中油与糖的比例以油刚好浸没糖为 度。油量多,原料裹不上糖液。油、糖下 锅后宜小火加热,不停的搅动,至糖全部 熔化、有稠变稀、呈金黄色或棕黄色的投 料,颠翻锅体裹匀糖液装盘即成。
“稀米汤” 状,呈一 条线流下。 有连绵不 断的小珠, 有清脆的 哗哗声。
八、拔丝山药
课堂提问
1、拔丝又称(
拉丝、挂菜
) (
)?
2、拔丝的要领有那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方法
特点
六、操作要领 油水混合法
概念
糖加油、水一起熬制的方法。
方法
白糖150克、油10克,水50克;置于 小火上,用手勺不停的搅动,直至糖 完全熔化呈米黄色糖浆,当糖浆骤然 变稀时,下料翻锅装盘。
特点
丝色微黄,长且脆。
六、操作要领 火候
(1)应采用中、小火加热,忌用高温!否 则当糖熬过熔点后,极易焦化变色, 影响 成菜效果;甚至导致拔丝失败。操作时应 将锅体的一半搁在火眼上,灵活选用中火 或小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