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程概况1.1 工程简介本项目全长17.26km,控制灌溉面积0.87万亩,设计流量0.2m3/s,加大流量0.27m3/s。
包括6条倒虹吸、1座渡槽、1条隧洞、管道及渠末退水组成。
1.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1.2.1 工程地质(1)地形、地貌本项目位于祁家寺左岸低中山丘陵斜坡段,地形起伏较大,坡度10°- 40°地层岩性主要为风积、坡积黄土及黄土状土,结构稍密一中密,厚度各处差异较大,最厚处大于15m,最薄处只有1-2m。
渡槽、倒虹吸沟底分布洪积卵石层,结构稍密-中密,部分边坡为坡积碎石土,结构松散。
渠道全线地下水埋深均较大,施工不受地下水的干扰。
(2)地层岩性地层岩性主要为风积、坡积黄土及黄土状土,结构稍密一中密,厚度各处差异较大,最厚处大于15m,最薄处只有1-2m。
渡槽、倒虹吸沟底分布洪积卵石层,结构稍密-中密,部分边坡为坡积碎石土,结构松散。
渠道全线地下水埋深均较大,施工不受地下水的干扰。
1.3 主要工程量本标段高边坡段落主要集中在以下桩号:K0+094.40-k0+210.98;k0+331.07-k0+432.09;k0+516.68-k0+665.85;k0+754.56-k1+560.06;k1+617.52-k1+973.73;k2+012.00-k2+248.81;k2+385.84-k2+489.77;k3+050.74-k3+650.99;k4+094.31-k5+011.14;k5+500.63-k5+990.85 ; k6+014.36-k6+130.62 ; k6+357.18-k6+412.99 ;K6+426.19-k6+954.40 ; k7+047.41-k7+379.58 ; k7+623.72-k8+009.11 ;K8+798.63-k10+127.06; k10+153.46-k11+609.66;k13+882.63-k14+333.00;K14+448.89-14+766.96; k14+818.99-k15+452.79;k15+575.74-k15+999.08;K16+025.91-16+331.65;以上桩号段落平均开挖深度2m以上,最深处可达6m;2编制依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土地法》和《水资源保护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环境保护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及资料、《施工组织设计》;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相关文件要求,我部现场施工、踏勘所获得的有关资料;3编制原则(1) 严格遵守相关规范、规程和规则等技术标准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
(2) 结合现场调查情况及我单位承诺的工期、质量、安全等各方面要求,制定出完善的保证体系和保证措施,确保该项目标的实现。
(3) 充分考虑气候、季节对施工的影响,合理安排各工序顺序,做到全面展开,平行流水作业;正确选用施工方法,科学组织。
各工序紧密衔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以保证施工连续均衡有序进行。
(4) 坚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力求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原则。
在确保工程质量标准的前提下,确定经济施工方法,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新材料、新测试方法。
(5)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制度,配备专职质检人员进行全过程控制;工程质量符合国家、交通部现行的质量验收标准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6) 坚持文明施工,注重环境和水土保持。
4开挖方案4.1 开挖原则(1)高边坡开挖施工以保证施工和周围环境安全及节点工期为原则。
土方开挖的顺序和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严格按照时空效应理论,掌握好“分层、分段、分块、对称、限时”5个要点,并遵循“竖向分层、水平分区分段、严禁超挖。
(2)边坡开挖时,粉土、黄土临时开挖边坡采用1:0.75,永久开挖边坡采用1:1:开挖中高度大于2m须及时埋设管线并予以回填,不允许长期放置,以免造成坍塌;其中挖深大于10m时每高5米留一道1.5米宽马道(3)纵向放坡开挖时,应在坡顶外设置截水沟或者挡水土堤,防止地表水冲刷坡面和高边坡外排水再回流渗入坑内,防止边坡坍塌。
(4)加强明水排放,在高边坡开挖后,应及时设置排水沟,防止积水,在雨季施工,严格执行雨季施工方案。
4.2 施工组织(1)每个施工区域内进行分段分层开挖,每段开挖又分层、分块,并限时完成每块的开挖(2)以使土体开挖过程中和开挖后应力释放均匀,保证高边坡的安全。
科学地利用土体自身控制位移的潜力,尽量减少每步开挖无支护的暴露时间,降低高边坡的位移和变形。
为减少开挖过程中的土体扰动范围,最大限度减少高边坡周边土体位移量和差异位移量,在临近开挖底层时,使用小型挖掘机结合人工修土方式,分块、平衡地开挖;加强对周围环境的观测,及时调整开挖进度及作业面,从而保证高变度水平位移变化值均在允许范围内。
4.3 高边坡开挖方法4.3.1开挖准备(1)开挖前弃土场地、后续支护工作已落实规划好。
(2)交通导行措施已经得到实施。
(3)高边坡周围排水沟已经修好,并能够正常使用。
(4)根据高边坡开挖进展情况,做好临边防护。
4.3.2开挖工序根据现场地形可采用挖掘机配自卸汽车从高至低一层一层往下开挖,每层开挖深度控制在2.5-3m为最佳。
先初约开挖至距设计坡面线50~100cm处,后用机械修坡,然后再用人工修坡,坡面线杜绝超挖。
4.3.3高边坡分层分段开挖顺序及开挖步骤(1)高边坡开挖分段开挖,每段根据具体区段采用从大里程往小里程开挖。
(2)高边坡从上而下分层开挖。
(3)高边坡开挖时纵向放坡由于挖掘机操作工艺的要求而挖成台阶形。
但总的土坡还是要控制1∶1的坡率。
施工中充分利用"时空效应"以加强土体的稳定。
4.3.4高边坡开挖及出土方法(1)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并遵循“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分层开挖的每一层开挖面标高不低于该层坡面线标高。
(2)开挖过程主要采取层挖法施工。
安排两台挖机分别在高边坡坡面上采用退挖法向中心挖土装车外运,严格控制最后一次开挖,控制超挖,确保坡面线标高控制在设计范围内。
4.4 开挖施工必要的措施4.4.1 保证纵坡稳定的措施开挖过程中的动态坡度按1:0.75比例放坡,总坡率控制为1:1。
纵向采用人工修坡。
4.4.2 充分备好排除地表积水的排水设备高边坡开挖前,做好高边坡外的防水工作,对高边坡外的地面水,采用沿高边坡四周设置排水沟排水等措施。
对施工过程中高边坡内的散水,备足排水设备,通过排水沟引流。
纵向排水沟设在高边坡的中部,横向通过树状水沟引到纵向水沟。
雨季施工时对开挖面用塑料布封闭,严防地表水渗入土体。
当开挖至设计坡底标高后,在底层布置排水系统。
4.4.3 其他保证措施应切实做好出土、运输和弃土工作,保证高边坡开挖中连续高效率出土。
同时准备备用发电机,确保降水作业的不间断进行。
5施工准备5.1 运输道路施工高边坡施工过程中,土方运输是影响工程进度快慢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次高边坡开挖选择由下至上,再由上至下的开挖方式,采用阶梯式开挖,在开挖时,先开挖施工平台道路。
5.2技术准备(1)施工前应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工程图纸和工程地质资料,参加设计交底。
了解施工现场情况及对周围道路等情况进行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
(2)高边坡开挖的施工方案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实际挖深、地质条件、施工方法、周围环境保护要求、工期、气候和地面荷载等有关资料编制,内容应包括挖土工艺、环境保护措施、监测、风险防范等方案,施工方案必须具备针对性和可行性。
(3)针对安全技术部门及总工提出的问题应进行方案优化,确定最终高边坡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不得随意变更,任何变更应办妥相关的变更和审批手续。
(4)施工方案确定后应分段逐级进行分部、分项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5.3 现场准备(1)开挖前应提前修筑施工平台。
(2)开挖前应复合测量基准线、水准点,基准线、水准点应设在不受高边坡开挖影响区域内,并应注意在施工过程中的保护工作。
(3)开挖前应对高边坡周边情况先进行调查。
(4)制定监测、保护措施,做好监测控制点,并记录下原始数据备案。
(5)根据工程所处环境特点、土质情况、应合理选择挖土机械及运输数量,合理配备挖土机械。
(6)开挖前应对高边坡开挖条件进行检查,看是否满足设计及规范的要求。
5.4 施工设备、仪器及人员配置施工机械配置表仪器配置表施工人员配备表6 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6.1 质量保证体系6.1.1 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在本工程中,为确保质量体系持续有效运行,实现工程质量目标,项目经理部成立质量领导小组,定期质量检查,召开质量分析会议,分析质量保证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研究改进措施,积极推动项目经理部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6.1.2 质量责任分配建立从项目经理、作业班长到操作工人的岗位质量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职责,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将质量与经济效益挂钩。
项目经理部质检归口单位为工程部,配1名质量检查员,由安环部负责安全监督和管理,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跟踪检查、复检、抽检”三个检测等级实施检测任务。
在严格内部“自检、互检、交接检”的“三检”制度的基础上,认真接受建设单位质量监督和监理单位的监理,接受社会质量监督部门的监督,并自始至终密切配合,严格服从。
质量检查员直接对项目经理和总工程师负责,行使监督权、检查权和质量检查否决权。
6.2 关键技术环节的质量保证措施(1)根据工程具体特点、施工条件,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编制实施性施工方案,上报监理,审批后方可实施。
(2)开挖前,应做好高边坡外排水工作,了解工程的薄弱环节,严格按施工方案的挖土程序、挖土速度进行挖土,并制定应急措施及备好应急物资。
(3)开挖过程中,建立工程监测系统,做好对高边坡工程的监测和控制。
(4)开挖过程中严格按分层开挖原则进行,开挖之后坡面线以上20-30cm土层采用人工开挖,避免坡面线扰动、暴露时间过长;防止高边坡变形。
(5)开挖之后需对土方进行夯实,在现场技术人员检查坡率合格后立即进行支护,确保边坡稳定。
7 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7.1 安全生产目标及保证体系本工程的安全生产目标为:“二无、二杜绝、一创建”。
“二无”即:无工伤死亡事故;无交通死亡事故。
“二杜绝”即:杜绝重伤事故;杜绝重大工程事故。
“一创建”即:创建安全文明工地。
7.1.2 安全管理监控7.1.3 建立健全项目部安全保证体系建立健全项目部安全保证体系是整个施工顺利实施的保障,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前提。
(1)建立完善地安全体系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副经理、总工程师为首的安全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安全施工管理工作,积极推动全面安全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