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练习3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一、选择题(每一题有1个正确答案)
1.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的是()
A. 质量
B. 体积
C. 分子数
D. 物质的量
2.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 水蒸气凝结成液态水
B. 氢气还原氧化铜
C. H2与Cl2混合光照爆炸
D. 电解饱和食盐水制氯气
3.已知:H2(g)+1/2O2(g)→H2O(g)+241kJ;H2(g)+S(g)→H2S(g)+20.1kJ,由此推断()
A. 硫化氢的热稳定性大
B. 水的热稳定性大
C. 两者热稳定性相当
D. 无法确定热稳定性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放热反应在常温下都能发生
B. 放热反应一定比吸热反应剧烈
C. 若某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放热,则逆反应一定是吸热
D. 吸热反应不持续加热无法进行
5.下列各图中,表示放热反应的图是()
6.如右图分析,下列答案正确的是()
A. A→B+C,B+C→A两个反应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不等
B. A→B+C是放热反应
C. B和C相对于A而言较为稳定
D. A→B+C是吸热反应,则B+C→A必然是放热反应
7.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s)+O2(g)→SO2(g)+Q,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molSO2(g)的能量总和大于1molS(s)和1molO2(g)的能量总和
B. 1molSO2(g)的能量总和小于1molS(s)和1molO2(g)的能量总和
C. S(g)+O2(g)→SO2(g)+Q1;Q1>Q2
D. S(g)+O2(g)→SO2(g)+Q1;Q1<Q2
8.已知①H2(g)+I2(?)→2HI(g)+Q1;②H2(g)+I2(?)→2HI(g)-Q2。
这两个反应中碘可能为固态或气态,且Q1、Q2均大于0。
关于这两个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①中I2为固态,②中碘为气态
B. 反应①中I2为气态,中碘为固态
C. 反应①的产物比反应②的产物稳定
D. 1mol碘升华需要吸收能量为Q1-Q2
9. 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热量数值最小的是(均为放热反应)()
A. 2A(l)+B(l)→2C(g)+Q1
B. 2A(g)+B(g)→2C(g)+Q2
C. 2A(g)+B(g)→2C(l)+Q3
D. A(l)+B(l)→2C(l)+Q4
10. 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并需要吸收能量。
已知12g石墨或金刚石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依次为Q1和Q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Q1<Q2
B. 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
C. 质量相等的石墨与金刚石,石墨具有能量比金刚石低
D. 质量相等的石墨与金刚石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一样多
11. 已知氯气、溴蒸气分别跟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Q1、Q2均为正值):
H2(g)+Cl2(g)→2HCl(g)+Q1H2(g)+Br2(g)→2HBr(g)+Q2
有关上述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Q1<Q2
B. 生成物总能量均高于反应物总能量
C. 生成1 mol HCl气体时放出Q1能量
D. 1 mol HBr(g)具有的能量小于1 mol HBr(l)具有的能量
12. 将1g氢气和4g氧气混合点燃,放出71.45kJ热量,同样条件下1 mol氢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A. 71.45kJ
B. 142.9kJ
C. 571.6kJ
D. 285.8kJ
13. 使18g焦炭发生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占1/3体积,CO2占2/3体积。
已知:
C(固)+1/2O2(气)→CO(气)+Q1kJ C(气)+1/2O2(气)→CO2(气)+Q2kJ 完全燃烧时相比较,损失的热量是()
A. 1/3Q1kJ
B. 1/3Q2kJ
C. 1/3(Q1+Q2)kJ
D. 1/2Q2kJ
二、填空题
14. 请写出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l)+571.6kJ的意义:
15. 燃料充分利用,通常需要考虑两点:、;燃料燃烧时,若空气不足,则,若空气过多,则;为了使固体、液体燃料与充分接触,通常采取的措施是、,而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措施是、。
16. 已知1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可放出热量890kJ。
现有CH4和CO的混合气体共0.75mol,完全燃烧后生成18g液态水并放出515kJ的热量。
写出甲烷和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14. 2molH2和1molO2完全反应生成2mol液态水并放出571.6kJ热量
15.燃料的充分燃烧热能充分利用无法充分燃烧可以充分燃烧固体粉碎液体以雾状喷出气化液化
16.1/2CH4(g)+O2(g)→1/2CO2(g)+H2O(l)+445kJ
1/4CO(g)+1/8O2(g)→1/4CO2(g)+70k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