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部分 深圳市城市管理局概况 一、部门机构设置、职能

第一部分 深圳市城市管理局概况 一、部门机构设置、职能

目录第一部分深圳市城市管理局概况一、部门机构设置、职能二、人员构成情况三、决算年度的主要工作任务第二部分深圳市城市管理局2015年度部门决算第三部分深圳市城市管理局2015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第四部分名词解释第一部分深圳市城市管理局(深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深圳市林业局)部门基本情况一、部门职能、机构设置深圳市城市管理局(深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深圳市林业局)为市政府的工作部门。

我局的主要职能:(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园林绿化、环境卫生、林业、城市市容综合管理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起草相关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政策,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二)组织编制园林绿化、环境卫生、林业、景观灯光、城市市容综合管理、户外广告设施(不含公交候车亭和的士停靠站,下同)设置方面的专业规划、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三)负责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的行业管理,承担安全监管责任;指导协调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工作;负责市容整治和城中村环境整治工作,组织协调专项治理和城市管理重大活动。

(四)拟定城市维护费(道路部分除外)和专项经费的年度计划及资金划拨计划,并对使用情况实施监督。

(五)负责组织实施景观灯光和户外广告设施管理,承担安全监管责任;负责在人行道上设置报刊亭、早餐车等非交通设施的管理工作。

(六)组织实施公共绿地、公园建设和管理工作;组织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全民义务植树和国土绿化工作;负责古树名木及其后续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七)承担林业资源与林业环境保护责任;组织开展、指导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调查、监测和评价,发布林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及专项信息;组织、指导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组织开展林业资源自然生态修复工作;按分工负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关工作;指导野生动植物、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

(八)组织指导森林防火工作,组织、协调森林消防队伍;负责林业行政执法工作;指导、管理森林公安工作。

(九)综合协调和监督检查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组织业务培训及业务考核。

(十)组织开展园林绿化、环境卫生、林业和城管执法方面的宣教工作。

(十一)承办市政府和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根据《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深发[2009]9号),设立深圳市城市管理局(简称市城管局,挂深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牌子;2015年12月,为加强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市委市政府在我局加挂了“深圳市林业局”牌子。

)我局为市政府主管园林绿化、林业、环境卫生、城市市容综合管理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工作部门,内设机构有:办公室、党办(人事处)、计划与财务处、综合管理处、园林与林业处、市容管理处、法制处、爱国卫生处,编制61人,实有人数58人。

直属预算单位24家,包括:深圳市城市管理局(本级)、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深圳市城市管理科学研究所、深圳市灯光环境管理中心、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处、深圳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深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监察支队、深圳市绿化管理处(本级)、深圳市绿化管理处第一管理所、深圳市绿化管理处第二管理所、深圳市绿化管理处第三管理所、深圳市绿化管理处第四管理所、深圳市绿化管理处树枝粉碎场、深圳市环境卫生管理处(本级)、深圳市市政环卫综合处理厂、深圳市下坪固体废弃物填埋场、深圳市城市废物处置中心、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深圳市仙湖植物园管理处、深圳市梧桐山风景区管理处、深圳市公安局森林分局、深圳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处、深圳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其中公园管理中心含莲花山公园、笔架山公园、中心公园、东湖公园、南山公园、马峦山郊野公园、塘朗山郊野公园等37家公园。

二、人员构成情况2015年全年定编人数1,245人,其中:行政编制250人,事业编制922人,雇员编制73人。

2015年年末实有在职人数1,333人,其中:实有在职行政人员228人,事业人员1,046人,雇员59人;离退休人员749人,其中:离休人员6人,退休人员743人。

1、局机关共有编制61人,其中:行政编制55人,雇员编制6人。

2015年年末实有在职人数58人,离退休人员34人。

2、局下属单位共有编制1,184人,其中:行政编制195人,事业编制922人,雇员编制67人。

2015年年末实有在职人数1,275人,离退休人员720人。

实有人员超出编制的原因:2010年成立市公园管理中心,将莲花山公园管理处等18家法人单位合并为一家法人单位。

按照市编办文件规定,市公园管理中心核定编制173个,对当时实有人员416人,按照出二进一方式逐步消减。

截至2015年末,市公园管理中心实有人员减少至359人。

三、决算年度的主要工作任务201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圳市城管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市六次党代会精神,以“服务至上、精益求精”的城管工作核心理念为引领,围绕“法治城管、智慧城管、品质城管、人文城管”的建设目标,将2015年确定为城市管理的“服务行动年”。

通过实施“100项服务行动计划”、“贯彻落实四个全面6+3行动计划”等行动纲领,深化改革创新,推进各项重点工作落实。

我局2015年度财务管理工作,紧紧围绕以上工作重点,按财政部门的要求,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努力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从加强财务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入手,狠抓经费的预算管理,进一步强化了财务监督,提高了财务保障和管理能力,保证了重点支出项目的资金需要及各项事业的正常运转,年度经费预算总体收支平衡。

2015年,我局本级及下属各单位遵守了预算法及相关法律规定会计处理基本符合会计法及有关制度规定,能认真的做好本部门预算编报的组织工作。

结合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等制订了关于接待、会议、公务用车及内部控制等制度,2015年招待费、会议费等日常费用有明显下降,各项费用得到有效控制。

能严格遵守和执行部门预算,按相关费用开支的标准和范围,合理有效地使用各项资金,较好地完成了年度部门预算资金的使用。

主要工作如下:(一)环境卫生、爱国卫生工作方面一是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提升取得新进展。

按照国际一流标准和“相对集中,适度分散”的布局原则,加快推进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提升。

东部环保电厂、老虎坑三期、妈湾生态园三大垃圾焚烧厂已如期开工,同时完成了盐田垃圾焚烧厂整体改造提升方案。

二是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

出台实施《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管理办法》及两个标准指导技术文件,在706个物业小区开展了3,000多场“资源回收日”活动;推动“回收哥”O2O平台正式上线,打造更加便捷的分类回收体系;聘请了王石等首批15位推广大使,拍摄发布公益广告,在全市中小学校策划安排300场“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和减量教育培训。

三是建立垃圾密闭化收运新模式。

在全市开展生活垃圾密闭化专项整治,杜绝垃圾收运过程中二次污染问题,实行从物业小区到垃圾中转站、从垃圾中转站到垃圾处理设施全过程密闭化收运。

全市共处罚垃圾收运污染违法行为4,096宗,365辆垃圾运输车被停开责令整改。

四是深入开展“垃圾不落地,深圳更美丽”行动。

在全市推广罗湖东门街道的经验,组织开展“垃圾不落地,深圳更美丽”行动,建立大梅沙、梧桐山等示范点;在莲花山等市政公园撤除50%的垃圾桶,引导市民群众养成“垃圾不落地”的文明习惯。

五是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

顺利通过了国家卫生城市、全市25个国家卫生镇的省级复查及全国爱卫会的暗访确认。

(二)园林绿化方面一是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筹备工作进展有序。

形成了大会总体策划方案,制定了详细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搭建起大会的运行架构;成立科学委员会和顾问委员会,以及6个学术专业小组,各司其职开展工作;发动华大基因、中国农科院深圳基因研究所等机构参与大会筹备;大会官方网站正式上线,发布了大会第一轮通知和邀请信,开通多个国内外社交媒体账号。

二是提升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水平。

在福田区、市绿化处等6个区和单位开展试点,建设绿化管理作业信息系统,共录入管养企业108家,绿化养护标段118个,养护面积2,720.7万平方米,养护人员3,519人,车辆300台。

通过对车辆及养护一线工人配备GPS定位设备,建立养护企业履约信用档案,使绿化养护作业及企业得到了有效监管。

三是加快制定城市绿化标准和规范。

完成《深圳市道路广场花卉布置》、《深圳市道路绿化建设经费标准》、《深圳市完善绿道网实施方案》、《深圳市绿道管养维护经费测算指引》、《深圳园林绿化树种选择指引》、《深圳市园林绿化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指引》等标准编制工作,参照一流国际标准,提升绿化行业管理水平。

四是大力开展立体绿化。

完成立体绿化项目75个,出台了立体绿化建设和管理的技术标准,指导和推动各区打造立体绿化示范与样板,鼓励建筑物业主自行开展屋顶绿化改造。

五是加快建设公园之城。

认真组织市十二项重大民生实事社区公园建设项目实施,完成67个社区公园建设及4个市属公园的改造提升。

完成梅林山公园南区和红岗公园2个公园的建设,光明、观澜、松子坑森林公园完成了前期工作,银湖山公园“冬日揽胜”景区建成开园,北桐森林公园、嶂背郊野公园完成立项。

同时,举办第十届公园文化节,塑造公园文化特色品牌,全市26个公园共组织各类高品质文化活动405项。

六是积极推进绿道网建设管理工作。

按照《深圳市绿道网“公共目的地”建设规划》,督促各区(新区)认真落实建设任务,进一步开发拓展绿道功能,目前已经建设联通超过277个公共目的地,制定印发了《深圳市绿道网完善与提升工作方案》,成功承办广东绿道讲坛第二期。

(三)林业方面一是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

全市共抚育生态景观林带里程365.05公里、面积85,980.15亩,约有58.4万人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折算种植树木180.34万多株。

全市没有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森林火灾受害率为0.07‰,远低于1‰的控制目标,森林公安共立破各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案件36宗。

大鹏半岛、铁岗-石岩、田头山自然保护区均已完成总体规划编制,按程序有序推进;坝光银叶树湿地园建设进展顺利。

二是大力开展自然生态教育。

依托公园自然生态景观和天然生态系统,与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等NGO组织合作创建4个自然教育中心,建设了一批自然学校,同时加快深圳红树林湿地博物馆规划建设,为市民提供国际一流的生态科普教育场所。

(四)市容环境管理方面一是全面开展街道家具集中整治。

重点完成对城市街面报刊亭、电话亭、早餐车等10大类的街道家具第一阶段整治工作,“一米阳光”基本回到社区经营,所有废弃的电话亭、屋顶天线得到拆除或规范。

全市共拆除、更新各类破旧设施5,417处(个),执法查处清理60,251宗,并通过指挥中心转办处理案件61,653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