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俄罗斯人
—《俄罗斯社会与文化》大作文在这11周的学习中,通过对俄罗斯建筑、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了解,我对这个美丽的国家有了全新的认识,更对俄罗斯人的性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查阅相关资料后,下面我将向大家讲述我眼中的俄罗斯人。
首先我认为俄罗斯人有着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特点,彼得大帝为了打开通向欧洲的出海口,即现在的圣彼得堡,与瑞典人打了20年战争,打败了瑞典几十万大军,并建立了新的首都——圣彼得堡。
1812年,拿破仑率60万大军入侵俄罗斯,结果一败涂地,被赶出俄国,并损失了大部分军队,导致以后垮台。
拿破仑说:他还从未遇到过如此顽强的军队。
在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无论是在圣彼得堡被围的900个日日夜夜里,还是在莫斯科保卫战、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俄罗斯人的不屈不挠顽强战斗的精神让世界为之惊叹。
俄罗斯人也是一个讲究绅士风度、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大多数俄罗斯人都掌握两门以上的外语,除了母语外,基本上能用流利的英语进行会话。
深厚的俄罗斯文化积淀使之兴趣高雅,音乐会和芭蕾舞在生活中不可或缺。
尤其是圣彼得堡人,上剧院看节目,不论男女都穿得整整齐齐。
与俄罗斯姑娘结婚的中国人都会在出门时被嘱咐:注意自己的绅士风度。
如在1998年金融危机时,俄罗斯卢布面临每天贬值近一半的时候,在银行门口排队人群,仍然是安静整齐,没有任何人插队,要不是亲眼所见,根本无法相信:当自己的血汗钱正在迅速化为废纸时,一个民族仍能保持文明礼貌地排队。
在俄罗斯人的家中,哪怕是一般家庭,都布置得极为整洁并有文化修养。
虽然有些木板房或砖混结构的房屋外部显得陈旧,但走进内部确是两重天地,布置上有的富丽典雅,有的富有民族特色,但是共同点是干净整洁,银制的餐具闪闪发亮,木制的家具体现着本色,木制的地板一尘不染。
也有人讲俄罗斯人是不喜欢认错的民族,尽管有的年青人也崇洋,但总体上讲俄罗斯人不崇洋媚外,更不低三下四,甚至保留有一点大国沙文主义的气味,以至于在大街上很少见到英文的路标等。
但这也说明他们有时也盲目骄傲,非常固执。
俄罗斯人也喜欢开快车,性急。
在克林顿访问俄罗斯时,街上的内务部汽车以至少120公里时速在最热闹大街上疾驰。
整个民族都具有激进或极端的倾向,有的俄罗斯人讲:“我们俄罗斯人有一时的耐心,但缺乏持久的耐心。
”所以历史上苏联领导者总是犯有左倾的错误。
说起俄罗斯人还有一个不得不说就是他们的宗教信仰,俄罗斯居民55%信奉宗教,其中91%信奉东正教,东正教的影响是巨大的,以至于宗教性成为俄罗斯人性格的主要特征。
第三罗马帝国的思想深入东正教教会,乃至信仰,使俄罗斯人有着极强的使命感,自认为是上帝的选民,承担着向世界传播基督教的使命,这深入到俄罗斯民族集体潜意识中,部分构成俄罗斯沙文主义的精神成因。
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言:“谁不信仰东正教,谁就不是俄罗斯人。
”托尔斯泰认为,同俄罗斯农民交谈,最终总要谈到他的上帝,宗教信仰渗透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真诚、宽容而富有同情心是俄罗斯人所推崇的人格准则。
所有这些因素都使俄罗斯民族文化形成了复杂矛盾的特点,趋向两极极致:酷爱自由、强烈的无政府主义倾向和极端专制同时并存,耽于幻想、富有理想主义而又忍辱负重、坚忍不拔。
其核心特点是极富宗教性。
这些就是我眼中的俄罗斯人,一个绅士、真诚、勇敢的民族,他们身上有着不少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希望去往俄罗斯,切身的体会那里的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