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碳酸盐岩储层地震预测技术的新突破
碳酸盐岩储层地震预测技术的新突破
素,综合各种预测成果对南部所选靶 术实现了串珠状反射空间的不连续体 充填流体的响应及检测手段,依然是
区奥陶系碳酸盐裂缝型储层进行精细 的提取,检测岩溶洞室单元体系;地层 一个前沿性的研究课题。要继续进行
的预测,通过研究得出储层的空间发 内部反射结构几何地震属性提取技术 缝洞储集体半定量—定量描述研究、认识地下孔隙洞介质的重要手段 之一,地震物理模拟实验技术在油气 勘探开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
为此,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研究 开展了起伏地表地震物理模拟实验技 术的理论研究、开发、研制,形成一个 较为完整的超声地震物理模拟实验系 统。
塔河油田储集空间类型主要分 为裂缝孔洞型、裂缝型和溶洞型,地 球物理勘探关注于地下溶洞的存在
形式、大小、空间分布特征,裂缝的张 开度、密度、走向以及缝洞系统的组 合模式。
针对这一特点,研究院开展岩石 物理技术研究。首先了解缝、洞的发 育情况,从中归纳出典型的缝、洞特 征,构建完成地质-地震物理模型,进 行地震物理模拟实验,探索研究其缝 洞型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对此,研究 院把岩石物理模型的正演模拟和弹性 参数反演相结合进行研究,使得岩性 参数的提取跨入定量阶段,为岩性及 流体的预测提供了可靠信息,并建立 了一套完整、实用的岩性、物性和含油 气性敏感因子分析方法流程,在岩石 物理分析储层预测中也取得了实质进 展,为地震岩石物理的研究架起了从 勘探地球物理到油藏地球物理勘探的 桥梁。
河油田南部碳酸盐岩的实用、有效、有 洞、裂缝的解释技术等多项缝洞型储 处理技术研究,基于模型的缝洞体提
特色的孔缝型储层地震预测技术系 层预测特色技术。
取和缝洞模型关键参量的反演,为进
列,归纳总结塔河南部地区碳酸盐岩
重点突破了碳酸盐岩储层识别和 一步优化各种技术手段及准确提取缝
孔缝型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及控制因 预测的关键技术。强振幅聚类检测技 洞储集体提供现实流程。其中,裂缝
地震预测技术
目前地震物理模拟技术研究重点
溶洞系统相当复杂,因而储层的非均 属性体提取技术,用于预测密集构造 在成像与地震响应特征方面的应用,
质性和预测多解性严重,储层地震响 缝成因的裂缝发育强度及主方向的叠 然而这项技术在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方
应特征复杂。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针 前各向异性裂缝检测技术,用于预测 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
括用于预测与构造形变成因相关联的 刻画分析的基础上,以井点钻遇缝洞 发展,逐步形成适合各种复杂地质条
微裂缝发育趋势带的高精度地震几何
为比照,提高针对不规则缝洞体描述
件下地震勘探研究的综合平台。
33 中国石化 2010 / 5
储层特征分析为切入点,在系统分析 发育带;分频反演技术为实现缝洞型 行井位的部署和设计,进行缝洞体周
该区不同类型储层发育特点及规模、 储层的量化分析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缘的探测,以实现缝洞单元的油气开
尺度基础上,结合缝洞型储层所具有 尤其通过对能够反映碳酸盐岩缝洞形 发,并且达到定量化分析缝洞体的目
育特征及展布规律,并且小尺度裂缝 实现了主体区大型孔洞联合体的检 深入认识缝洞储集体的三维空间展布
为突出目标,使预测精度有了很大的 测;不连续性检测技术用于不同孔洞 规律,提高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的预
提高。
单元体的划分;频谱分解与主参数分 测精度。在油田开发井及注采井的实
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以塔河南部 析技术用于揭示密集孔缝、裂缝储层 际部署中,要选择一两个缝洞单元进
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研发出适合 起伏地表物理模拟实验的微型换能 器,成功开发出高速拟浮点放大和起 伏地表测量系统,实现了起伏测量和 起伏地表物理模拟实验数据采集的同 步进行,建立了地震物理模拟材料的 速度参数数据库,成功制作了模拟西 北地质条件的起伏地表复杂构造地质 ——地震物理模型,获得了水平观测 和起伏地表观测二维数据体,为起伏 地表和复杂地质构造地震成像方法研 究提供试验数据。并且通过起伏地表 抽象模型及实际探区地质模型模拟实 验数据分析,揭示了起伏地表地震波 传播特征。
对塔河油田南部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 断裂溶蚀带近邻裂缝扩大发育带的不
加强模型正演的系统研究工作,
发育的特点和难点,通过模型正演模 同方位属性计算方法。还取得了神经 是进行量化分析最重要的基础工作,
拟研究碳酸盐岩孔缝型储层的叠前叠 网络断裂检测技术、时频谱合成裂缝 所以要继续开展基于三维波动方程的
后地震响应特征,形成了一套针对塔 带检测技术以及碳酸盐岩储层区孔 模拟技术研究,叠前波场分析及偏移
32 中国石化 2010 / 5
压力敏感性、高级炔烃的安全处置方 案进行了研究,对乙酸乙烯产品聚合 影响因素开展了实验研究,为现役化 工装置关键安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技 术支持。
2008 年,在总部有关部门的领导 和支持下,安工院联合巴陵分公司、石 家庄炼化分公司、川维厂和石科院等 多家单位,成立了化工过程安全技术 合作委员会,旨在关注安全技术进步
科 技 〉〉〉〉〉〉〉〉〉〉〉〉〉〉〉〉〉〉〉〉〉〉〉〉〉〉〉
综合分析的效果。 同时,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已经
成功建立起一套实用的针对不同尺度 的多属性综合的构造缝、裂缝带、断裂 带检测的一系列核心技术相关配套软 件,实现了碳酸盐岩区裂缝及裂缝扩 大溶蚀区储层预测技术的应用。
进一步发展碳酸盐岩储层
上海海洋石油物探公司第一海洋地质调查大队工人运用先进设备在海上进行物探施工。 新华摄
的反射响应特征,开展了基于裂缝储 体特征的地震属性进行优选与融合, 的。
层的叠前叠后几何分析、动力学参数 结合分析岩溶与古水系的相互关系,
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技术的应用,
的叠前分析,形成了针对不同尺度裂 开发与应用三维可视化空间雕刻技术 为不同类型储集体的预测描述提供了
缝型储层预测的实用系列技术。包 及视体计算技术,在理想缝洞体模型 指导。推动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的向前
〉〉〉〉〉〉〉〉〉〉〉〉〉〉〉〉〉〉〉〉〉〉〉〉〉〉〉 科 技
sinopec monthly
碳酸盐岩储层地震预测技术的新突破
□ 姚秋明
近年来,中国石化石油物探技术 研究院围绕油气勘探开发中复杂储层 的实际问题,从地震物理模拟实验基 础工作入手,开展起伏地表、缝洞物理 模型模拟实验技术方法的理论研究, 建立了比较实际的物理模型,并进行 岩石物理研究,探索和认识起伏地表 及缝洞储层中地震波的传播规律,持 续开展对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地区储层 地震识别与预测方法的攻关,突破碳 酸盐岩储层地震预测的关键技术,形 成创新、有效的碳酸盐岩储层地震预 测技术。
碳酸盐岩储层预测关键技 术的新突破
由于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裂缝、
液受槽、过氧化氢储罐的报警温度建 议。对含环己烷氢气用于氢化塔氢源 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工作液 中环己烷的安全控制临界浓度建议。 一系列工艺安全问题的解决,为过氧 化氢的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预防和控制 奠定了稳定的安全技术基础。
安工院还针对苯胺装置的硝基苯 精馏工序安全问题开展了专题研究, 对天然气部分氧化制乙炔装置的乙炔
和化工企业的实际需求,致力于化工 过程的安全技术研发和应用,积极服 务于总部重点攻关项目和企业重点发 展项目,促进化工板块的新技术成长 和产业发展。
随着研究的日趋深入以及装置应 用经验的逐渐积累,工艺安全支撑技 术将在化工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中发 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最终实现本质安 全。
sinopec month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