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水资源管理模式浅析

现代水资源管理模式浅析

现代水资源管理模式浅析
水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必备要素,是世界上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与其它国家相比,我国的水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200m3,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而且时间、空间分布不均。

受自然条件、经济发展及水资源管理水平等多方面的影响,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与水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

而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法制在许多方面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不相适应,使在解决这些问题当中存在较大难度。

21世纪初期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新时期对水利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水利既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如何在新的形势下,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中国水资源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是水利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

水资源管理,是现代水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现代水利的关键所在。

1 传统水资源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传统水资源管理体制的特点是采用分级、分部门的管理模式。

按照行政区划在各级政府设立了水利部门,负责水利建设和水资源管理,并且在各级政府的水利、电力、农业、矿产、环保等部门之间划分水资源管理职能。

这种水资源管理体制往往只重视本地区或本部门的利益而忽视水资源的整体性和多功能性,忽视水资源的综合效益,并且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影响了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我国北方和沿海许多城市水资源严重不足,水污染日趋严重,有些城市和地区出现了地下水过量开采、水源枯竭、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问题,传统水资源管理体制所带来的弊端日益明显。

传统水资源管理模式的主要缺点有:
(1)水资源管理政策、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未能形成良好的法规体系和政策监督机制;
(2)水资源行政管理体制关系不顺,水资源统一管理的管理模式并未形成,也难以形成;
(3)水资源权属管理滞后,水权制度尚未形成,影响水市场运作和发展;
(4)取水许可制度的实施与贯彻不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尚未全面实施;
(5)用水方式落后,用水效率低下,水资源短缺与用水竞争激烈、水污染严重、水环境恶化并存;
(6)水资源管理仍处于粗放、落后状况,缺少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

2 现代水资源管理模式的基本思路
与传统水资源管理强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观念不同,现代水资源管理侧重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倾向于抑制人类过多地向自然界索取,尽量约束人类本身过度膨胀、只顾眼前利益、损害环境与生态系统的种种不适当需求。

因此,水资源管理模式改革的关键在于抑制不合理的水资源需求、缓解水供需矛盾和防止生态环境系统持续恶化。

基于这个出发点,现代水资源管理的重点集中在水资源需求方面,它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衡量标准,以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水资源管理的基本指导思想。

现代水资源管理的主要涉及到水资源管理中的法律法规、管理机构体制、经济效益与调节手段、社会需求与利益相关、机构能力建设以及有关的科学技术手段等多个方面。

这些内容又必须围绕水权、取水许可制度、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三个主题来进行深入地研究和实践。

现代水资源管理对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有广大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和公众介入,有足够透明度的决策和管理,科学的水行业战略规划,以及强调水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公正性与有效性等。

3 推进现代水资源管理模式实施的几点建议
(1)健全水资源管理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立法规划既要体现新的治水思路,也要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中心,分清轻重缓急,统筹安排。

应突出重视水资源合理配置、节约保护、高效使用和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等方面的内容,以及有关水权、水市场的法律法规内容,用法规推动水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

(2)理顺水资源行政管理体制。

理顺不同部门和不同层次(中央、流域、省、地方)之间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的职责,划清水资源管理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
界限。

加强流域统一管理和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真正形成“一龙管水,多龙治水”的格局。

(3)建立完善的水价机制。

改变以往无偿、低偿使用、调拨的不合理用水制度,建立使用水资源按价付费,通过市场实现水资源有偿转让制度。

制定全国的水资源费征收办法,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加快建立健全水资源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指标体系与合理的水价体系,有效抑制低效用水和水污染严重的用水需求。

(4)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手段管理水资源。

要充分利用当今发达的科学技术手段,深入开发和利用水利信息资源,实现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决策和服务的网络化—智能化,全面提升水资源管理的效率和效能。

(5)提高公众参与程度。

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水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和节水宣传活动,提高人们对水资源的重视程度和对水资源管理的参与意识。

4 结语
目前,我国水利行业正处于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进程之中,借此契机,通过对水资源管理理论的研究,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模式,为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