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
编写:罗斯斯日期:2011-6-25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受控状态:是
发布版次:1.0 日期:YYYY-MM-DD
编号:
变更记录
签字确认
目录
1引言 (5)
1.1编写目的 (5)
1.2背景 (5)
1.3基线 (5)
1.4范围 (5)
1.5定义 (5)
1.6参考资料 (5)
2总体设计 (6)
2.1概述 (6)
2.1.1功能描述 (6)
2.1.2运行环境 (6)
2.1.3开发环境 (7)
2.2设计思想 (8)
2.2.1系统构思 (8)
2.2.2关键技术与算法 (9)
2.2.3关键数据结构 (9)
2.3人工处理过程 (9)
3系统功能设计 (10)
3.1人员档案管理 (10)
3.1.1基本信息的增删改查 (10)
3.1.2员工基本信息的浏览和打印 (10)
3.1.3照片、身份证和学历证书等图片资料的管理 (10)
3.1.4员工履历表查询 (10)
3.1.5员工档案维护 (10)
3.1.6员工合同管理 (10)
3.2人事调配管理 (10)
3.2.1人事调动管理 (10)
3.2.2晋升、降职管理 (10)
3.2.3职称聘任记录 (10)
3.2.4人事调配查询 (10)
3.3教育培训管理 (10)
3.3.1培训类别维护 (11)
3.3.2培训记录维护 (11)
3.3.3培训成绩维护 (11)
3.3.4员工证书记录 (11)
3.3.5教育培训情况查询 (11)
3.4系统管理 (11)
3.4.1用户管理 (11)
3.4.2角色管理 (11)
3.4.3系统模块管理 (11)
3.4.4用户角色分配 (11)
4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11)
4.1说明 (11)
4.2数据结构 (12)
4.3数据结构与系统元素的关系 (12)
5接口设计 (12)
5.1用户接口 (12)
5.2外部接口 (12)
6运行设计 (12)
6.1系统初始化 (12)
6.2运行控制 (13)
6.3系统结束 (13)
7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14)
7.1出错信息 (14)
7.2补救措施 (14)
8系统维护设计 (14)
8.1检测点的设计 (14)
8.2检测专用模块的设计 (14)
9尚待解决的问题 (14)
1引言
1.1 编写目的
本说明书目的在于明确说明系统各功能的实现方式,数据结构的设计,指导开发员进行编码。
本说明书的预期读者为:项目小组全体成员。
1.2 背景
待开发软件系统的名称: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此软件系统任务提出者:钱老师
此软件系统任务开发者:第二项目小组全体人员
此软件系统任务用户:企业管理人员以及企业相关用户
1.3 基线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v1.0
1.4 范围
1.5 定义
HRM: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人力资源管理,这里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SQL SERVER: 系统服务器所使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SQL: 一种用于访问查询数据库的语言事务流:数据进入模块后可能有多种路径进行处理。
主键:数据库表中的关键域。
值互不相同。
外部主键:数据库表中与其它表的主键关联的域。
1.6 参考资料
《人力资源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
《人力资源系统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2总体设计
2.1 概述
2.1.1功能描述
系统包括的范围:人员档案管理,人事调配管理,教育培训管理,系统管理。
2.1.2运行环境
2.1.2.1软件环境
2.1.2.2硬件环境
2.1.3开发环境
2.1.
3.1服务器软件环境
2.1.
3.2服务器硬件环境
2.1.
3.3开发机器软件环境
2.1.
3.4开发机器硬件环境
2.2 设计思想
2.2.1系统构思
2.2.2关键技术与算法
2.2.2.1J SP编程
2.2.2.2 数据库连接技术
2.2.2.3 网络通讯
2.2.2.4 交互设计
2.2.3关键数据结构
2.3 人工处理过程
人工输入数据,上传员工图片资料。
3系统功能设计
3.1 人员档案管理
3.1.1基本信息的增删改查
3.1.2员工基本信息的浏览和打印
3.1.3照片、身份证和学历证书等图片资料的管理3.1.4员工履历表查询
3.1.5员工档案维护
3.1.6员工合同管理
3.2 人事调配管理
主要信息包括:调配人员、变动时间、变动前状态、变动后状态、变动类别等3.2.1人事调动管理
3.2.2晋升、降职管理
3.2.3职称聘任记录
3.2.4人事调配查询
3.3 教育培训管理
在本系统中为员工培训的相关事项作出合适明确的管理。
3.3.1培训类别维护
3.3.2培训记录维护
3.3.3培训成绩维护
3.3.4员工证书记录
3.3.5教育培训情况查询
3.4 系统管理
在本系统中为员工日常办公常用功能,包括个人信息维护、日程安排、名片夹、通讯录,并且能够查看个人的待办工作、已办工作、催办工作。
当个人忘记密码时,由其通过电话向系统管理员询问密码。
3.4.1用户管理
3.4.2角色管理
3.4.3系统模块管理
3.4.4用户角色分配
4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4.1 说明
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中,数据也可以作为一个对象来处理,如果数据附属于某一对象,可以将其纳入该对象的属性管理之中。
所以在面向对象的设计过程中,对数据的设计是在对对象的设计过程中完成的。
4.2 数据结构
略。
4.3 数据结构与系统元素的关系
略。
5接口设计
5.1 用户接口
在用户界面部分,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用户需要一个用户友善界面。
在界面设计上,应做到简单明了,易于操作,并且要注意到界面的布局,应突出的显示重要以及出错信息。
外观上也要做到合理化,考虑到用户多对WINDOW 风格较熟悉,应尽量向这一方向靠拢。
在设计语言上,已决定使用java进行编程。
其中服务器程序界面要做到操作简单,易于管理。
在设计上采用下拉式菜单方式。
总的来说,系统的用户界面应作到可靠性、简单性、易学习和使用。
5.2 外部接口
服务器程序上可使用SQL SERVER 的对数据库的命令备分,以做到对数据的保存。
6运行设计
6.1 系统初始化
6.2 运行控制
运行控制将严格按照各模块间函数调用关系来实现,在各个模块中,需对运行控制进行正确的判断,选择正确的运行控制路径。
在系统运行方面,客户机在发送数据后,将等待服务器的确认收到信号,收到后,再次等待服务器发送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确认,服务器在接到数据后发送确认信号,在对数据处理、访问数据库后,将返回信息送回客户机,并等待确认。
6.3 系统结束
说明本系统的结束过程。
以流程的方式描述系统退出时依次的动作,包括内存释放情况、对象的释放等。
一般情况下系统出错设计和系统维护设计不应简化,但对特定情况下(如用户需求中未
明确规定或项目周期较短、经费较少、项目复杂程度较少等)这两部分的设计可以简化。
7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7.1 出错信息
程序在运行时主要会出现两种错误:一种是由于输入信息,或无法满足要求时产生的错误,称为软错误。
第二种时由于其他原因,如网络传输超时等产生的问题,称为硬错误。
对于软错误,须生成相应的错误提示语句,送到输出模块中。
对于硬错误,可在出错的相应模块中输出简单的出错语句,并将程序重置。
返回输入阶段。
出错信息必须给出相应的出错原因。
7.2 补救措施
系统故障出现后可能采取的变通措施,包括:
a. 后备技术——当系统原始数据一旦丢失时,启用副本的建立和启动技术;
b. 降效技术——使用另一效率稍低的方法以求得所需结果的某些部份,如手工操作和人工记录数据;
c. 恢复及再启动技术——让系统从故障点恢复执行或系统从新启动运行的方法等。
8系统维护设计
维护方面主要为对服务器上的数据库数据进行维护。
可使用SQL SERVER 2005的数据库维护功能机制。
例如,定期为数据库进行维护,维护管理数据库死锁问题和维护数据库内数据的一致性等。
检测点的设计
说明在程序中专门安排用于系统检查与维护的检测点。
8.1 检测专用模块的设计
说明在程序中专门安排用于系统检查与维护的专用模块。
9尚待解决的问题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