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的必要性及意义土地利用规划的必要性及意义作者:李亮指导老师:王保平摘要:土地资源是人类得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载体,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
然而,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土地具有不可再生性,地理位置固定性,数量有限性,不可替代性,利用长久性等自然属性。
特别是进入工业时代以来,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人类由于自身的发展需要消耗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多,但是由于人类经过前几个世纪的开发利用,现在可供人类支配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这种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正日益加剧。
同时由于人类不当的开发利用,土地污染与生态破坏日趋严重,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人居环境。
因此,做好土地资源的规划利用意义重大。
本文通过对我国土地资源现状回顾,说明了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的必要性及其作用。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必要性作用意义Land use planning, the necessity and significance of Abstract: Land resource is the human survival and the development material carrier, is "all production and the fountainhead of all existence". However, as a kind of natural resources, land is not renewable, geographical position is fixed, a limited number, irreplaceable, use of permanent natural attribute. Especially in the industrial era, along with the population increase, economic development, human because of its development needs to consume the land resources is increasing, but due to human after centuries of exploitation, now available for human dominated land resource lessand less, the supply and demand contradiction and confliction between growing. At the same time due to improper human exploitation, land pollution and ecological damage is becoming more serious, serious threat to human life and property safety,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Therefore, do a good job in the land resourcesutilization of the planning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our country land resource current situation review, illustrate the land use planning necessity and effects.Key words: Land use planning Necessity Effect Significance1.土地利用规划的认识1.1土地规划的含义土地规划指一国或一定地区范围内,按照经济发展的前景和需要,对土地的合理使用所作出的长期安排。
旨在保证土地的利用能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按比例发展的要求。
规划的依据是现有自然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分布和配置状况,务使土地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而不因人为的原因造成浪费。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做的总体安排和布局。
1.2土地规划利用的含义土地规划利用是按照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规定的用途和条件对土地加以利用。
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合理分配和土地利用协调组织的综合措施。
2.实施土地规划利用的必要性2.1.严峻的土地资源现状,要求我们必须实行土地的规划利用。
我国国土面积的12.88%为可种植耕地,60%以上的耕地分布在水源不足或者水土流失、沙化、盐碱化严重的地区,通过开发补充耕地的潜力也十分有限。
具体问题如下:2.1.1土地面积绝对数量大,相对数量少我国土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面积仅为12亩,人均耕地面积仅1·18亩,均不及世界平均数的1/3,仅相当于澳大利亚的1/34,加拿大的1/20,美国的1/8。
若按世界各国人均占有耕地的数量多少为序排列,居世界第67位。
2.1.2难以利用的土地面积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难以利用地土地包括沙漠、戈壁、冰川及永久积雪、石山、裸地等。
它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3。
我国有悠久的土地开发历史,绝大部分宜开垦的土地早已被耕种,土地的后备资源十分有限,而且质量较好地易开垦荒地资源为数更少。
据初步统计,我国现有土地资源为18·8亿亩,其中易垦土地约为5亿亩。
在5亿亩易垦土地中,质量较好、易农的只有2亿亩。
如按现有的技术条件进行综合开发、综合治理,土地垦植率以50%计算,全面开垦出来,耕地面积最多增加1亿亩。
据初步预算,到2025年,全国非农业建设用地将占土地3·4亿亩,其中需占耕地面积1·9亿亩,同时在现有耕地中约有1亿亩需要退耕,两项相加占有耕地2·9亿亩,减去开垦地变为耕地的面积,净减少耕地2亿亩。
2.1.3全国土地类型很多,但山地多于平原。
山地、高原、丘陵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69%,很多山地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坡度大、土地薄和不便等因素,农业、林业和牧业生产条件较差。
2.1.4土地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我国平原、丘陵主要分布于东部,山地、高原主要分布于西部。
大兴安岭经太行山、巫山至湘桂西部山地一线以东地区的土地大部分是海拔不到500m的平原,面积约占全国的1/3,但分布着2/3以上的农业人口和耕地。
此线以西的大部分土地是海拔1 000m以上的山地、高原和盆地,其面积约占全国的2/3,是我国的主要牧区、林区,大部分是干旱和半干旱地。
这种情况决定了我国不同地区土地人口承载力差距大的状况,东南部大于西北部和西部。
2.1.5水资源与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 800多亿m3,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只相当于世界人均的1/4,列第88位。
长江、珠江、浙、闽、台及西南诸河流域的水量占全国总水量的82·3%,而这些地区的耕地,仅占全国耕地的36%。
黄河、淮河及其它北方诸河流域水量约占全国总水量的17%,而耕地却占全国的63·3%。
我国地处季雨地带,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平衡,季节性和地区性缺水更为尖锐。
这一特点决定了我国的土地利用将受到水土资源不平衡因素的制约。
2.2新时期的土地管理工作需要土地实行规划利用2.2.1土地利用规划是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依据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程序是:编制规划的准备工作;调查研究,提出问题报告书和土地利用战略研究报告,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方案;规划的协调论证;规划的评审和报批。
土地利用规划报告是土地利用规划主要成果的文字说明部分,包括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和方案说明。
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方案是在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资源分析、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规划目标和任务而进行的。
规划方案的主要内容有:导言、土地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土地利用目标和任务;各部门用地需求量的预测、地域和用地区的划分;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调整;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规划方案说明的主要内容包括:规划方案的编制过程;编制规划的目的和依据;规划主要内容的说明;规划方案事实的可行性论证等。
随着我国人口总数的不断增加及耕地总量的逐年减少,土地的使用要以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需要计划与合理分配。
因而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2.2.2土地利用规划是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有效手段土地储备机构应突出行政性、非营利性和专门性,其作用应体现在参与宏观调控、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盘活土地资源和落实城市规划等方面。
土地储备规划的主要作用就是以市场供求和经济发展为依据,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指标和城市规划的方案通过土地出让落实到地块。
它可前瞻性地平衡征地指标和用地指标,解决城市规划与市场脱节的问题,解决由于规划和房地部门信息不对称、更新不及时造成的土地信息不完备等问题出让地块的配套设施完善,保证土地正常使用。
2.2.3土地利用规划有利于落实国家土地出让收支管理政策编制土地储备规划有利于进行土地出让总价预算;有利于预先安排和落实土地征收和动拆迁费用的支付及被拆迁人的安置,保障公民权益。
同时,有利于保障经济型住宅用地的供给,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有利于确保出让地块的配套设施完善,保证土地正常使用。
2.2.4土地利用规划是实现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重要途径之一长久以来,盲目以需求确定土地供给的导向已经成为一些区域经济发展过热、产业结构不合理、房地产空置率高的主要原因。
土地政策在2004年首次成为除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外的第三个宏观调控手段,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大突破。
土地储备与出让是调控房地产市场的直接环节,科学合理编制土地储备规划,有计划实施土地供应,理应是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土地储备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可以有效避免当前土地储备与出让的主观随意性大,受领导意志控制强,土地市场不健康,开发建设过热等问题出现。
土地储备工作对完善土地一级市场,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环境,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提升国有土地资产价值,提供城市建设资金等诸多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在本轮房地产市场过热的情况下,土地储备与出让的主观性、随意性、无计划性等问题逐步显现。
土地储备制度的完善需要进一步引入创新机制通过土地储备规划可以达到以下目的: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作用3.1.土地利用规划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今世界各国的主要战略选择,其核心是谋求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综合协调,以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