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3年浙江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突破强化训练专题九数学思想方法问题
2013年浙江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突破强化训练专题九数学思想方法问题
如图,在矩形 ABCD 中,AB=12 cm,BC=8 cm,点 E、F、G 分别从点 A、B、 C 三点同时出发,沿矩形的边按逆时针方向移动,点 E、G 的速度均为 2 cm/s,点 F 的速度 为 4 cm/s,当点 F 追上点 G(即点 F 与点 G 重合)时,三个点随之停止移动.设移动开始后第 t 秒时,△EFG 的面积为 S(cm2).
解析:∵OO1=O1P1,∴x 1=y 1, 1 1 ∴P1(y1,y 1),代入 y= 得 y1=1,∴P2(2+y 2,y 2),代入 y= 得 y2= 2-1,∴y1+y 2 x x = 2.故答案为 2.
答案: 2
ab +b -3a+1 5=________. 8.设 a +2a-1=0,b -2b -1=0,且 1-ab ≠0,则 a
A.- 1<x< 0 C.x<- 1 或 0<x< 1
B.- 1<x< 1 D .-1<x<0 或 x> 1
答案:C
3. 如图是某月的日历表, 在此日历表上可以用一个矩形圈出 3× 3 个位置相邻的 9 个数 (如 6,7,8,13,14,15,20,21,22).若圈出的 9 个数中,最大数与最小数的积为 192,则这 9 个数 的和为( )
(2012· 徐州)如图,AB 是⊙O 的直径, CD 是弦,且 CD⊥AB,AC=8,BC= 6,则 sin∠ABD = ______.
(2012· 毕节)某商品的进价为每件 20 元,售价为每件 30 元,每个月可卖出 180 件; 如果每件商品的售价每上涨 1 元,则每个月就会少卖出 10 件,但每件售价不能高于 35 元, 设每件商品的售价上涨 x 元(x 为整数),每个月的销售利润为 y 元. (1)求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 (2)每件商品的售价为多少元时,每个月可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 (3)每件商品的售价定为多少元时,每个月的利润恰好是 1 920 元?
答案:100
10.某市出租车公司规定:出租车收费与行驶路程关系如图所示.如果小明姥姥乘出租 车去小明家花了 22 元,那么小明姥姥乘车路程有________千米.
答案:13
11.如图,相距 2 cm 的两个点 A,B 在直线 l 上,它们分别以 2 cm/s 和 1 cm/s 的速度 在 l 上同时向右平移,当点 A,B 分别平移到点 A 1,B1 的位置时,半径为 1 cm 的⊙A1 与半 径为 BB1 的⊙B 相切,则点 A 平移到点 A 1 时所用时间为________s.
解析:作 A 关于直线 CD 的对称点 A′,连结 A′B,则 A′B 的长就是最短路程.根 据题意,得 A′B= 5002+1 2002=1 300(m).
答案:C
二、填空题 1 5.如图,△ABC 内接于⊙O ,AB、CD 为⊙O 直径,DE⊥AB 于点 E,sin A= ,则 2 ∠D 的度数是________.
A. 32
B. 126
C.135
D.144
解析:由图可以得出,圈出的 9 个数,最大数与最小数的差为 16,设最小数为 x ,则最 大数为 x+16,根据题意,得 x(x+16)=192,解得 x1=8,x2=-24(不合题意舍去),故最小 的三个数为 8,9,10.下面一行的数字分别比上面三个数大 7,即为 15,16,17.第 3 行三个数,比 上一行三个数分别大 7,即为 22,23,24.这 9 个数的和为:8+9+ 10+15+ 16+17+22+23+ 24= 144.
(2012· 镇江)关于 x 的二次函数 y=(x+1)(x-m),其图象的对称轴在 y 的右侧,则 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 ) A.m<-1 B.-1<m <0 C.0<m<1 D.m>1
【思路点拨】 确定图象开口方向、对称轴、与坐标轴的交点等 → 画出简图 → 确定范围 .
【解析】D 二次函数 y=(x+ 1)(x-m)与 x 轴的交点为(-1,0)和(m,0),由于对称轴在 y 轴的右侧,则点(m,0)在 x 轴正半轴上,画出函数的简图如下,可得 m>1.
由销售利润=每件的利润 ×售出件数 【思路点拨】(1) → 化简 → 确定范围 列出函数关系式 (2) 根据对称轴公式求出 x的值 → 代入函数求出 y的值 (3) 根据题意得出方程 → 解方程求出方程的解 → 根据 x的范围确定 x的值
【解析】(1)y=(30-20+x)(180- 10x)=-10x2+80x+1 800(0≤x≤ 5,且 x 为整数 ); -80 (2)当 x= =4 时,y 最大=1 960 元; 2×-10 ∴每件商品的售价为 34 元. 答:每件商品的售价为 34 元时,商品的利润最大,为 1 960 元; (3)1 920=- 10x 2+ 80x+ 1 800,整理,得 x 2-8x+ 12=0, ∴(x-2)(x-6)=0,解得 x= 2 或 x= 6. ∵0≤x≤ 5,∴x= 2, ∴售价为 32 元时,利润为 1 920 元.
1 解析:∵sin A= ,∴∠A=30° ,∵AB 是直径,∴∠ACB=90° ,于是∠B=90° -30° = 2 60° ,∵OC=OB,∴△OBC 为等边三角形,于是∠AOD =∠COB= 60° ,∵DE ⊥AB, ∴∠D=90° -60° =30° .
答案:30°
2 6.(2012· 温州市实验中学模拟)若直线 y=m(m 为常数)与函数 y=x x≤2
2 4 2 2
2
2
解析:b4-2b2-1=0 可变为(-b2)2+(-2b2)-1=0,又 a2+2a-1=0,所以,a 和 -b2 可以看作方程 x2+2x-1=0 的两个不同的根.根据韦达定理得 a-b2=-2,-ab2 =-1.即 b2=a+2,ab2=1,与已知矛盾,所以 a 和-b2 只能是 x2+2x-1=0 的同一个根, -a2-a-3a+1 5 -a2-4a+1 5 2a-1-4a+1 5 -2a 5 2 即 a=-b ,代入得( ) =( )= ( ) =( ) =(-2)5 a a a a =-32.
答案:D
4.如图,一牧童在 A 处牧马,牧童家在 B 处,A、 B 处距河岸的距离 AC、BD 的长分 别为 500 m 和 700 m,且 C、D 两地的距离为 500 m,天黑前牧童从 A 点将马牵引到河边去 饮水后,再赶回家,那么牧童至少要走( )
A. 100 29 m C.1 300 m
B.1 20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m D.1 700 m
(1)当 t=1 秒时,S 的值是多少? (2)写出 S 和 t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指出自变量 t 的取值范围. (3)若点 F 在矩形的边 BC 上移动, 当 t 为何值时, 以点 E、 B、 F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 F、 C、G 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请说明理由.
【解析】(1)如图甲,当 t= 1 秒时,AE= 2,EB=10,BF=4,FC= 4,CG= 2, 1 1 1 由 S=S 梯形 EBCG-S△EBF-S△FCG= (10+ 2)× 8- ×10× 4- ×4×2=24; 2 2 2 (2)①如图甲,当 0≤t≤ 2 时,点 E、 F、G 分别在 AB、BC、CD 上移动,此时 AE=CG =2t,EB=12- 2t,BF=4t ,FC= 8-4t ,S=8t 2- 32t+ 48(0≤t≤ 2);
解:(1)设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为 x. 由题意,得 5(1-x) 2=3.2.解这个方程,得 x 1=0.2,x2=1.8.因为降价的百分率不可能大 于 1,所以 x2=1.8 不符合题意,符合题目要求的是 x 1=0.2=20%. 答: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是 20%. (2)小华选择方案一购买更优惠. 理由:方案一所需费用为:3.2×0.9×5 000=14 400(元), 方案二所需费用为: 3.2× 5 000-200×5= 15 000(元). ∵14 400 <15 000,∴小华选择方案一购买更优惠.
4 x>2 的 x
图象恒有三个不同的交点,则常数 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根据题意可画图,如图,直线与函数有三个交点,所以常数 m 的取值范围是 0<m< 2.
答案:0<m<2
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1 过原点 O,且⊙O 1 与⊙O 2 相外切,圆心 O 1 与 O2 在 x 轴正半轴上,⊙ O1 的半径 O 1P1、⊙O2 的半径 O 2P2 都与 x 轴垂直,且点 P1(x1,y 1)、 1 P2(x2,y 2)在反比例函数 y= (x>0)的图象上,则 y 1+y 2=________. x
②如图乙,当点 F 追上点 G 时,4t- 2t= 8,解得 t=4,当 2<t≤ 4 时,CF=4t- 8,CG =2t, FG=CG-CF= 8-2t,即 S=- 8t+ 32(2<t≤4); (3)如图甲,当点 F 在矩形的边 BC 上移动时, 0≤t≤ 2,在△EBF 和△FCG 中,∠B= 12- 2t 4t EB BF 2 2 2 ∠C=90° ;①若 = ,即 = ,解得 t= ,又 t= 满足 0≤t ≤2,所以当 t= 时 3 3 3 FC CG 8-4t 2t 12- 2t EB BF 4t 3 3 △EBF∽△ FCG;②若 = ,即 = ,解得 t= ,又 t= 满足 0≤t≤ 2,所以 2t 2 2 GC CF 8-4t 3 2 3 当 t= 时△EBF∽△GCF.综上所述,当 t= 或 时,以点 E、B、 F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 F、 2 3 2 C、G 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
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 若x是2的相反数,|y|=3,则x-y的值是( )
A.-5
C.-1或5 答案:D
B.1
D.1或-5
k1 2.如图,反比例函数 y1= 和正比例函数 y 2=k 2x 的图象交于 A(-1,- 3)、B(1,3)两 x k1 点,若 >k2x,则 x 的取值范围是(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