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六单元 女性的声音课件(共58张PPT)
第六单元 女性的声音课件(共58张PPT)
在萧红不到十年的创 作生涯中,主要作品有小 说《生死场》(1935) 《马伯乐》(1941)《呼 兰河传》(1942),散文 集《商市街》(1936) 《回忆鲁迅先生》(1940) 等。
作品概述
《呼兰河传》是 萧红创作的一部长篇 小说,1940年写于香 港,1941年由桂林河 山出版社出版。茅盾 曾这样评价它的艺术 成就:“它是一篇叙 事诗,一片多彩的风 土画,一串凄婉的歌 谣。”
3、女性在男性主权压抑下的异化自我, 扼杀新的生命力。
资料链接
这部作品是萧红后期代表作,通过追忆家 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出作者对于 旧中国的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 定。不少研究者提出的作品所流露的那种 “孤寂与苦闷”的情怀,其实也可以从这一 角度予以理解。当然,最值得重视的是这部 作品的独特的艺术个性。矛盾对此有一个整 体的把握,堪称经典。
《呼兰河传》前四章,作者以画家的笔墨描 绘出呼兰河的风俗人情画面,创造出一种散文诗 的意境,纯朴清新,一种别样的美.小说的后三 章又可做为三个短篇,各自独立,但作者又因为 一个统一的主题将它们联结一体。仿佛在面前叙 述一些遥远而又真实的故事,牵动着读者的心弦, 为它和起美丽抑或优郁的调子。
首先,《呼兰河传》在结构上与其它小说完 全不同。以一般小说的概念去衡量它,它不具备 贯穿全书的线索,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中心人 物。有人说它是自传,因为它描写了作家的家庭
深沉意蕴:
1、女性空间的表达。
对于萧红而言自身的生活造就了她对空 间的表述欲求,被压抑和要反抗的决心希望。
2、悲天悯人的情怀和批判。
对落后的村民的有批判有怜悯,也有无 奈和悲哀,将悲凉的情怀蕴涵于文章中,揭 露民族的劣根性。
作品分析பைடு நூலகம்
本课所节选的有关 “小团圆媳妇”的这一部 分,是小说第五章的第五 至十节。第五章讲“我” 的几家邻居之一老胡家的 故事,在整部小说中是篇 幅最长的一章,大约占全 书的四分之一,出场人物 也最多,主角是小团圆媳 妇。
人物形象:
小团圆媳妇 小团员媳妇是一个天真,活泼,健康
的小姑娘,却深受封建旧传统旧意识以及 封建迷信思想戕害的女性的代表。
写作特色:
1、散文化诗性小说。 没有贯穿全篇的人物和故事线索,没有波 澜起伏的冲突,在叙述上打破成规,以散文笔 致和诗歌的抒情格调描写平凡人物、日常生活。 全书七章可各自独立有可结为一体。
第六单元 女性的声音
第11课
《呼兰河传》
第12课
《长恨歌》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女性小说的发展情况和主要特 色。
2、掌握《呼兰河传》和《长恨歌》的基本 内容和主要特色。
3、赏析所选片段的场景描写、叙事风格和 语言特色。
过程与方法:
1、对比两代女性作家的写作特色。 2、阅读两位作家在不同时期的作品 小组讨论她们的写作变化。
导入新课
女性,作为男性以外的“第二性”存在, 在中国的历史上一直沉默在男权社会与宗法制 度之下。自五四时代,新文化人刘半农发明了 “她”字,女性才获得区别于男性之“他”的 身份标识。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舞台上, 一批现代女作家开始登上文坛,她们从女性意 识和审美的角度书写社会。表现女性生活。现 在我们就来看看这些新时代的女性发出了自己 怎样的声音。
小团圆媳妇是老胡家的小童养媳,刚到老
胡家时,引来一大群的人来看,议论纷纷,都 说太大方了,不像个团圆媳妇。“见人一点也 不知道羞”“头一天来到婆家,吃饭就吃三 碗”“十四岁会长得那么高,一定是瞒岁数”。
后来就经常遭到婆婆的无端打骂,小团员媳妇 终于被折磨的生了病。老胡家听信了跳大神的 人的话,给小团圆媳妇用开水洗澡来治病,洗 澡时,很多人都来观看……节选的文字就是从 这里开始的。
主要内容:
1、小城悲欢。
散文化的笔调抒写了 以家乡为原型的“呼兰河” 城的“传记”,这“传记” 记录了呼兰河的四时风俗, “我”的美丽而寂寞的童 年,以及小城里各式各样 琐屑平凡的人世悲欢。
2、含义深厚的回 忆诗学。
穿越与回忆与现 实,在童年生活现实 境况中来回穿梭。以 回忆为载体承载作者 内心的怅然和深深地 悲凉情愫。
作品学习
萧红
作者简介
萧红(1911年6 月1日─1942年1月22 日),中国现代著 名女作家。黑龙江 省呼兰县人,原名 张廼莹,“萧红” 是发表《生死场》 时使用的笔名,另 有悄吟、玲玲、田 娣等笔名 。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一直 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 幸者。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 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 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她的作品虽没有直接 描述她的经历,却使她在女性觉悟的基础上加上 一层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她把“人类的愚 昧”和“改造国民的灵魂”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 她是在“对传统意识和文化心态的无情解剖中, 向着民主精神与个性意识发出深情的呼唤”。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树立积极上进的人生观和历史观。
单元概述
本单元学习的两篇选文都是中国现当代尤为 著名的女性作家写作而成,表现了两代女性对于 同一时代的不同理解以及对于城市和乡村女性的 不同看法及生命历程。《呼兰河传》浸透了萧红 的忧伤,但也贯彻着她对历史惰性与国民劣根性 的忧患;《长恨歌》中堆砌着生活的细节,然而 亦掩饰不住王安忆要为“上海”代言并重构历史 的宏愿。
2、运用儿童视角。
这种叙述视角为读者呈现出一个非常别 致的世界,为呼兰小城的存在方式创造了宽 阔的空间,显出别样的风景。
3、语言童稚清新。
以一种略显絮叨的语调恰当的表现了一 个小女孩的视角,童真可爱。
小团圆媳妇的悲剧原因:
1、愚昧的传统习俗和封建的传统观念。 2、看客的麻木和人的物性悲凉,在生命 面前的麻木和缺少认识。
“但是我却觉得正因其不完全像自传,所以 更好,更有意义。而且我们不也可以说:要点不 在《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 在它于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 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 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 愈越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 然有美,即使这美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 炫惑。”(《论萧红的〈呼兰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