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管理办法
进料检验管理办法
为确保进料品质,能及适时供应生产现场所需物料、半成品,以使制程顺畅提高生产力,降低成本,特制定本标准,以为遵循。
二、适用范围:
凡本厂生产所需之物料,半成品均适用之。
三、说明:
a)定义::无
2.1.抽样方式:
2.1.1 零件进料检验系统采用下列一项或多项方法:
(A).取得并评估统数据。
(B).进料检验后测试。
(C).在外协厂商处所执行的第二者评鉴,且记录显示可接受的品质绩效。
(D).委由认证合格实验室实施的零组件评估。
2.1.2 当客户提出要求时,应使用认证合格的实验室设备,并依照《实验室作业管理
办法》执行。
2.1.3 实施产地检验之部品,其抽样方式以当批生产总数按照正常抽验方式检验
并记录,该记录可续用至当批生产部品完全纳入本厂为止。
2.1.4 计数值数据之抽样计划其允许规范必须为零缺点。
2.1.5 抽样计划表:
(A).抽样表(一)
抽样表(二)
(B).抽样表(三)
(C).抽样表(四)
(D).抽样表(五)
2.1.6 运用方式:
(A ).批量或交货量小于抽样数或严重缺点而品质不稳定时,实施全检。
(B).抽样表(一)表(二)之减量、正常、加严等三种检验其转换时机和
程序如下:
(a ).开始检验时采用正常检验。
(b ).正常检验 加严检验:实施正常检验时连续5批进料中,有2批被
拒收时改用加严检验。
(c ).加严检验 正常检验:实施加严检验时,连续5批进料均被允许时,
改用正常检验。
(d )
.正常检验 减量检验:实施正常检验时,连续10批进料均被允许
时,改用减量检验。
(e ).减量检验 正常检验:实施减量检验时,有一批进料均被拒收时,改用正常检验。
有一批拒收 连续10批均允许
2.2.检验:品保课在接获采购课转出之进料验收单后,依照零件检验标准进行1材
质、2 外观、3 尺寸、4 性能之确认,并确认结果记录于检验记录表存查。
2.2.1 进料检验人员接到采购课转出之进料验收单,抽样时在进料篮、箱、袋数上中下平均抽检,完成检验作业后再将进料检验收单转采购课。
2.2.2 进料检验用来比对之标准样件以标准样件挂签[附件一]标示品名,品号及有效日期,并经单位主管签核后登录于标准样件储位索引表,而对于电镀之外观对样件,每半年至少更换一次。
2.2.3 在协力厂商所执行之产地检验,厂商于进料时随进料验收单附上本厂所提
供或认可这检验记录表影本,交予采购课入帐后,转品保课由品保人员依检验记录表查验无误后即判定入库。
2.2.4 若生产急须之物料,由采购课通知进料检验单位先行检验。
当零件进料检
验,未经检即须行供紧急生产之用时,可由品保课先盖上红色长方形未验放行章[附件二],以供标识及便尔后有发现不符合规格要求时,能够立即回收加以更换。
2.3.免检:品保课人员接获免检物料对照免检产品一览表后,经查验无误记录于免检产品查证记录表即判定入库存,并且将待验挂签[附件一]撕至免检位置且盖上蓝色合格章[附件二],其余参照《外协厂商品质保证管理办法》实施之。
2.4.呆滞物料:品保课人员接获信息后,依照HH/QSP.20《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实施,将检查结果记录于呆滞物料复判规范暨录表存查。
2.5.判定:
2.5.1 判定合格之物料则检验人员将待验挂签[附件一]盖上蓝色菱形合格章[附
件二]。
2.5.2 判定不合格之物料由检验人员将待验挂签[附件一]盖上红色菱形不合格间
[附件二]。
2.5.3 于每日下午3:30由品保课填写拒收会报讨论表,并召集相关单位共同检
讨,有关尺寸不良部分须研发部会认,其它题由相关单位会认即可入库。
(A).拒收会报判定验退之物料,由检验人员盖上红色菱形批退章[附件一],并打印初检退料单,转采购课执行退料。
(B).拒收会报判定待处理之物料,由品保课人员于拒收会报讨论表,注明验收原因及签章以利追踪确认,再由检验人员判定入库及盖上蓝色菱形复
判合格章[附件二]。
(C).拒收会报判定待处理之物料,由品保课人员挂上待处理挂牌[附件一],并须于三工作日内由品保人员处理完毕,如判定验收须注明验收原因及签
章以利追踪确认。
(D).拒收会报判定特采之物料,由采购课开立特采申请单,转各相关单位会签,如重复性之特采须经理以上人员签核,其于一般性特采则由部门主管
核准即可后。
将特采申请单转品保课及采购单位分别存盘。
(E).特采完成签认后,品保课将单据判定入库,并须在货品标签上加盖“特采”标识。
IQC-抽样计划表
AC=允许/RE=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