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尺度法初识和应用

多尺度法初识和应用

多尺度法初识和应用摘要:简要介绍多重尺度发的中心思想,另外,举例说明多重尺度法在求解方程中的应用。

非线性问题的研究非线性问题的“个性”很强,处理起来十分棘手。

历史上曾有过一些解非 线性方程的“精品”,但与大量存在的非线性方程相比,只能算是“凤毛麟角”。

因此,长期以来,对非线性问题的研究一直分散在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各个 领域。

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情况发生了变化。

人们几乎同时从非线性系统的 两个极端方向取得了突破:一方面从可积系统的一端,即从研究多自由度的非 线性偏微分方程的一端获得重大进展。

如在浅水波方程中发现了“孤子”,发 展起一套系统的数学方法,如反散射法,贝克隆变换等,对一些类型的非线性 方程给出了解法;另一方面,从不可积系统的极端,如在天文学、生态学等领 域对一些看起来相当简单的不可积系统的研究,都发现了确定性系统中存在着 对初值极为敏感的复杂运动。

促成这种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十计算机的出现和 广泛应用。

科学家们以计算机为手段,勇敢地探索那些过去不能用解析方法处 理的非线性问题,从中发掘出规律性的认识,并打破了原有的学科界限,从共性、普适性方面来探讨非线性系统的行为。

线性与非线性的意义“线性”与“非线性”是两个数学名词。

所谓“线性”是指两个量之间所存在 的正比关系。

若在直角坐标系上画出来,则是一条直线。

由线性函数关系描述的系 统叫线性系统。

在线性系统中,部分之和等于整体。

描述线性系统的方程遵从叠加原理,即方程的不同解加起来仍然是原方程的解。

这是线性系统最本质的特征之一。

“非线性”是指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不是“直线”关系,在直角坐标系中呈一条曲线。

最简单的非线性函数是一元二次方程即抛物线方程。

简单地说,一切不是一次的函 数关系,如一切高于一次方的多项式函数关系,都是非线性的。

由非线性函数关系 描述的系统称为非线性系统。

多尺度法的基本思想多尺度法首先是由Sturrock(1957) 、Cole(1963) 、 Nayfeh(1965)等提出的,此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上面介绍该法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我们考虑形式为 的方程所控制的系统,设方程的解为将原点移至中心位置是合适的。

于是有 ()0=+q f q+++=+=22100x x q x q q εε0q q =此时第一式可写成假设 f 可以展为泰勒级数,则上式可写为其中而 f (n ) 表示关于自变量的 n 阶导数,对于中心,,而我们可以把方程的解看成是多个自变量的函数,而不是一个自变量的函数。

也就是们可以把x 看成是 t 和 , …, 的函数。

多尺度法的基本思想是,将表示响应的展开式考虑成为多个自变量(或多个尺度)的函数。

即因此关于t 的导数变成了关于的偏导数的展开式,即然后代入方程进行求解,求出。

这时,方程的 解可写成: 然后按照小参数法 ( 摄动法 ) 建立ε 的 各阶方程, 进而 求出多重尺度法的应用一、求解自治系统例1.4.1 求Duffing 方程(1.1.4)0qq x -=()00=++q x f x∑==+N n n nx a x 10 ()()01q fn a n n !=()00=q f ()()0>q fn t ε(),2,1,0==n t T nn ε t T t T t T 2210εε===++=++=101100D D d d d d d d ε∂∂∂∂T t T T t T t ()++++=20212102022D 2D D D D 2D d d εεt,,,321x x x ,,,321x x x30(1)x x x εω⋅⋅+=-=自由振动的二次近似解(用多尺度法)解:求二次近似解可选三个变量,设2001210122012(,,)(,,)(,,)x x T T T x T T T x T T T εε=++代入原方程,并用到式(1.4.3),可得到下列方程组20020x x T ∂+=∂ (1.4.4a )22311020012x x x T T T ∂∂+=--∂∂∂ (1.4.4b)222232220122001021223x x x x x T T T T T T ∂∂∂∂+=----∂∂∂∂∂∂ (1.4.4c)设式(1.4.4a )的解为01200(,)exp()exp()x A T T iT A iT =+-其中A 是未知复函数,A 是A 的共轭。

用复数形式表示是为了运算方便。

把 0x 代入式(1.4.4b )223110020123exp()exp(3)x A x i A A iT A i T cc T T ⎛⎫∂∂+=-+-+ ⎪∂∂⎝⎭其中cc 表示前面各项的共轭。

为使x1,不出现永年项,必须21230Ai A A T ∂+=∂ (1.4.4d )又求得3101exp(3)8x A i T cc =+把01,x x 代入(1.4.4c ),并利用条件(1.4.4d ),有232452200020*******exp()exp(3)exp(5)888x A x i A A iT A A i T A iT cc T T ⎛⎫∂∂+=----+ ⎪∂∂⎝⎭消除永年项32215208A i A A T ∂-=∂ (1.4.4e )解2x 为45200211exp(3)exp(5)6464x A A i T A iT cc =--+利用式(1.4.4d ),(1.4.4e )求A (T1,T2)如下: 由(1.4.4d )2132A iA A T ∂=∂ 由(1.4.4c )2321516A iA A T ∂=-∂ 利用式(1.4.3a )并注意到00AT ∂=∂,就得到223315216dA iA A iA A dt =- 令1exp()2A a i ϕ=,其中,a ϕ是t 的实函数,将之代入上式,实、虚部展开,有0a ⋅=2243158256a a ϕεε⋅=-积分得0a a =22403158256a a t ϕεεϕ⎛⎫=-+ ⎪⎝⎭00,a ϕ为积分常数,所以224001315exp ()28256A a i a a t i εεϕ⎡⎤=-+⎢⎥⎣⎦于是,原方程二阶近似解为322500001211cos (1)cos3cos532321024x a a a a ψεεψεψ=+-+ 其中224315(1)8256a a t ψεεϕ=+-+二、无限传输方程的近似解(一) 稳定性分析对于系统()()()()(())x t x t x t x t f x t αταβτε--++-= (2.1.1)对于方程(2.1.1)的根0x , 如果对0x 的任一邻域U,存在0x 的一个属于U 的邻域1U ,使系统(2.1.1)的解()x t ,若有01x U ∈,则对一切0t >,有()x t U ∈,就称0x 是稳定的,否则就称为不稳定的。

如果0x 稳定,并且有0()lim t x t x→+∞=,就称0x 是渐近稳定的。

定义:若(2.1.1)的零解对τ+∀∈ℜ都是渐近稳定的。

则称(2.1.1)为全时滞稳定的。

或叫无条件稳定或绝对稳定。

可求(2.1)的特征方程:将tx ce λ=代人到方程(2.1.1)中则有,()tx t c eλλ= ()()t x t ce λττ--= ()()t x t c e λττλ--=所以有:()()0t t t c e c e ce λλτλτλαλαβ---+=即有: 0e e λτλτλαλαβ---+= (2.1.2)1e e λτλταβλα---=- 若0τ=时,则1αβλα-=-为其特征根。

如果其特征根位于左半平面,而当τ由0增至+∞时,不越过虚轴,则系统(2.1.2)的更全具有负实部,这样系统(2.1)的零解为全时滞稳定的。

因此,要使(2.1.1)为全时滞稳定,首先要使(2.1.2)的根具有负实部。

只有当(2.1.1)的特征根为纯虚数时,方程的解才有近似周期解。

用i λω=代人(2.1.1)中,有0i i iie e ωτωτωεωαβ---+=即 (cos sin )cos sin 0i i i i ωαωωτωταβωταβωτ--+-=所以有 cos sin 0sin cos 0ωαωωταβωταωωταβωτ--=⎧⎨+=⎩令22()(1cos )cos f ωωαωταβωτ=--当1cos 0αωτ->时,在区间上0,2πτ⎡⎤⎢⎥⎣⎦上, '22()2(1cos )sin sin 0f ωωαωτωατωταβτωτ=-++>函数 f单调当0ω=时, 2()(0)0f f ωαβ==-<当2πωτ=时,22()()024f f ππωττ==>函数与X 轴有交点,方程有解,即 特征方程(2.1.2)有纯虚根。

(二)近似周期解在3x ε的非线性扰动的情况下,可求系统的一次近似周期解(利用多尺度法)设2001210122012()(,,)(,,)(,,)x t x T T T x T T T x T T T εε=+++(2.2.1)其中2012,,n n T t T t T t T t εεε====应用微分算子,记00D T ∂=∂,11D T ∂=∂,知: 2201010()0()d D D dt T T εεεε∂∂=++=++∂∂ (2.2.2) 由001101()(,)(,)x t x T T x T T ε=++20()ε,知001101()(,)(,)x t x T T x T T τττεττ-=--+--20()ε+ (2.2.3)根据二元函数的泰勒展开:00(,)f x h y k ++0000(,)()(,)f x y h k f x y x y∂∂=+++∂∂令0010(,0,,)T x h T y k ττ-===-= 知100100110(,)(,)(0)T x x T T x T T x T T ττττ∂∂∂--=-+⋅-⋅∂∂∂0011(,)xx T T T ττε∂=--∂10111(,)x T T D x ττε=-- (2.2.4)110110110(,)(,)(0)T x x T T x T T x T T τττττ∂∂∂--=--+⋅-⋅∂∂∂ 1011(,)x x T T T ττε∂=--∂10111(,)x T T D x ττε=-- (2.2.5)将(2.2.4),(2.2.5)代人(2.2.3)中 得到时滞项:2001101()(,)(,)0()x t x T T x T T τττεττε-=--+--+10111(,)x T T D x ττε=--+210111(,)x T T D x εττε--+20()ε20011011001(,)[(,)(,)]0()x T T x T T D x T T τετττε=-+---+(2.2.6)3301()()x t x x ε=++32001001101(,)3(,)(,)x T T x T T x T T ε=+22330011011013(,)(,)(,)x T T x T T x T T εε+⋅++(2.2.7)223000111010012()x x x x x x x t T T T T T T εεεεε∂∂∂∂∂∂=+++++∂∂∂∂∂∂ (2.2.8)将(2.2.1)(2.2.2)(2.2.3)(2.2.4)(2.2.5)(2.2.7)(2.2.8)代人原方程得()()()x t x t x t αταβτ--+-20001100100011101(,)(,)(,)(,)D x T T D x T T D x T T D x T T εεε=+++20001100101011101(,)(,)(,)(,)D x T T D x T T D x T T D x T T αεεε⎡⎤-+++⎣⎦]0011011001(,)(,)(,)x T T x T T D x T T αβτετεττ⎡+-+---⎣3223243001001101001101101(,)3(,)(,)3(,)(,)(,)x T T x T T x T T x T T x T T x T T εεεε=++⋅+这样根据多项式的性质,可知,指数012,,εεε的系数在等式两边相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