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心理学》4(第2周)-第二章-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第一节注意的概述复习过程

《学前心理学》4(第2周)-第二章-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第一节注意的概述复习过程

《学前心理学》4(第2周)-第二 章-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第一节
注意的概述
主要内容
一、注意的概述
1.注意的概念 2.注意的功用 3.注意的种类和特点
(1)教学重点
1.注意的概念及功用 2.注意的种类及影响因素
(2)教学难点
1.注意的种类及影响因素
请在下列图中找出唯一一个何炅!
答案:何炅在?
二、 注意的功能
注意具有选择功能、维持功能和调节功能。
【自我分析】 今天的课堂上,你的注意是怎样发挥上述三种功能的?
1.选择功能
选择的信息: 有意义 符合需要 与当前活动任务一致
避开、抑制的信息 无意义 附加的 干扰当前活动的
2.维持功能
它可以使人的心理活动较长时间保持在 注意选择的对象上,维持一种比较紧张 的状态,从而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注意维持着儿童的游戏、学习 等活动的顺利进行。
3.调节功能
它使人的心理活动沿着一定的方向和目标进行 ,并且还提高人们的意识觉醒水平,使心理活 动根据活动的需要做到注意的适当的分配和适 时的转移,必要时可对错误进行纠正,以适应 千变万化的环境。
三、 注意的外部表现
1、适应性动作
侧耳 倾听
全神 贯注
思考
为什么看同一幅图画大家 观察到的内容会不一样?
注意指向的对象不一样;
我们能够在同一瞬间注意 到事物的各个方面吗?
不能;
什么是注意?
重点内容
人在某一特定时刻,不可能同样清晰地去反映 所有接触到的事物,而只是有选择地反映其中 的某些事情。
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是指心理活动对 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明确的活动目的和任务
活动目标越明确具体,个体的有意注意就 越容易引起和维持。
(2)、直接兴趣和间接性趣
对事物本身感兴趣是直接兴趣;对事物的目的 和结果感兴趣是间接兴趣;
直接兴趣在无意注意的产生中有重要作用,而 间接兴趣与有意注意有关。
(3)、合理的活动组织
在幼儿园教学中,如果没有合理地组织活动 ,学生的学习就会杂乱无章,无法调动自己 的精力或兴趣去认真学习(有意注意)。
以下事例会引起你的注意吗?为什么?
1 2 3 4
刺激物的物理特性
新异性 相对强度 相对强度 对比程度
以下事例会引起你的注意吗?为什么?
5
兴趣、爱好
6
需要
人本身的状态:兴趣、需要、经验等
归纳: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
1.刺激物的物理特性
刺激物的新异性 刺激物的强度 刺激物的对比关系
2.人本身的状态
需要 兴趣 知识经验等
(5)、良好的意志品质
例子:我们在上课,此时外面突然传来动听
歌唱声,我们不由自主地倾听歌声。但是,很 快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我们又开始认真听老 师讲课。
思考
学习过程中,在什么情况下,你的有 意注意保持得较好?你觉得影响有意注意 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有意注意的因素
教学启
示?
(1) (2) (3) (4)
(5)
影响有意注意的因素
四、 注意的种类及特点
根据注意有无预定目 的和意志努力,可把 注意分为:
1.无意注意 2.有意注意 3.有意后注意
1.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 意志努力、自然而然产生的注意。又 叫不随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被动的,是对环境变化的 应答性反应。
思考
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你会产生无意注意? 你的注意容易受哪些因素影响?
举目 凝视
是指人在注意时,出现一些适应注意某种事 物时的动作。如目光,身姿等。
关于注意的指向性 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目不 见,雷鼓在侧而目不闻。
——荀子
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耳。 齐人攫金
2、无关动作的停止
是指师讲故事, 听得出神了,抬着头一动 也不动地望着老师。
【案例分析】
看电视换频道的时候,如果有个频道 正在直播足球赛,有的人看到后不加考虑 的换台,有的人则一看到就目不转睛,为 什么?
2.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 指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
力的注意。
比较: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无意注意
预定目的
被动 不需付出意志努力 出现较早
有意注意
有预定目的 主动 需付出意志努力 出现较晚
思考:注意是独立存在的吗?
除此之外,注意还具有非独立性。
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它种伴随着其他心 理过程,如通常说的“注意听”,“注意 看”“注意想”等。也就是说,注意不能独立 存在。
而其他活动如果没有注意的参与,也无法很好 地进行。如:学习、写字、听歌等。
总之,注意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和功能,是感知觉、 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和学习活动不可缺少的。
思考:如何合理地组织活动? 建议1.在不同性质的活动搭配时,注意安排一个适当 的过渡活动。 建议2.可将同一目标的不同活动类型结合起来;
你怎么教幼儿学算术?
(4)、已有知识经验的影响
当注意对象与已有知识经验差异太小,无需有 刻意的有意注意;(成人做算术)
当注意对象与已有知识经验差异太大,有意注 意也难以维持。(听哲学课)
第6排,第7个
• 你是如何快速找到答题 的?
• 在找的过程中你是处于 什么心理活动中?
一 、注意的概念
什么是注意
观察并思考: 请你仔细观察右图第 一个孩子的衣服,并 围绕她的衣服说一句 话。
提问:你是怎么观察到 这些特点的?
思考
为什么看同一幅图画大家 观察到的内容会不一样?
我们能够在同一瞬间注意 到事物的各个方面吗?
3、呼吸变得轻微而缓慢
人在注意时,呼吸变得轻微而缓慢,一般来 说,吸气更短促,而呼气更延长。
在紧张注意时,常发生呼吸暂时停止情况, 即所谓“屏息”现象。
注意的特殊情况
注意的外部表现和内心状态的不相 一致,可分为似注意和似不注意 两种。
似注意,貌似注意而真实的心理 活动却集中在另一事物上。
似不注意,即从表面似乎没有注 意,而实际对该事物十分注意。
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主要特点。
指向性:
指向性:有选择地倾注于某些事物而离开其
他事物。对指向的对象反应最完整、最清晰, 而对其余的事物则印象模糊,甚至完全没有印 象。 指向性不同,人从外界获取的信息也不同。
集中性:
同一时间内各种有关心理活动聚集在其所选择
的对象上。表现在心理活动的紧张度和强度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