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义的交际:人与人之间通过言语或非语言手段进行沟通。
若接受的信息恰好与发出的信息完全一致,那么信息传递就算成功。
交际与其他社会文化现象紧密相连,受文化、心理因素控制。
三、理解文化1. 什么是文化Culture和文化的词源Culture 源于拉丁文:耕耘,种植→照料家庭、培养道德和心智→精神观念Culture的亚洲传播始于日本,指不用权利或刑法,依靠文德进行教化。
2.文化定义“文化……是个复合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和习惯。
”——泰勒《原始文化》3.文化的形式与多重性(1)文化形式:各种文化的各种表现形态。
如见面礼仪等。
(2)文化多重性:用来描述在大社会文化下仍然保留自己与众不同的文化身份的群体。
如美国开设的印度瑜伽课和中文书法课等。
(3)亚文化:在某一包容广泛的文化或社会中,表现出足以区别于其他人的行为模式特征的一定的民族、地域、经济或社会的群体。
如中国的各少数民族、不同省市或地域形成的文化。
(4)文化间的相互影响(5)文化敏感与文化距离(6)文化休克:一个人进入到不熟悉的文化环境时,因失去自己所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而产生的一种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惧的感觉。
4.交际与文化交际带有文化色彩文化和交际不可分。
因为不仅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的主次关系、说话内容和先后顺序等是由文化决定的,文化还有助于人们如何将信息编码、如何赋予信息以意义、以及是否可以发出、接受、解释各种信息的条件和环境。
所以,文化是交际的基础,有不同的文化,就有不同的交际实践。
5.跨文化交际(1)交际失误与交际失败不能根据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交际者的习惯,得体地、合适地使用语言,从而出现不恰当的言行,造成一定的文化冲突。
交际失误为语法失误和语用失误。
(2)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兴起20世纪60年代于美国兴起,80年代传入我国。
推动跨文化交际发展的主要因素:交通技术,电子传媒,经济全球化,移民形式多样化跨文化交际的多学科性和多层面性A 多学科性: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人类学,国际关系学,社会心理学等B 多层面性:外交,外贸,团体文化艺术交流重要性:国际意识(文化共生),国内意识,学科意识,个人意识(预见问题;文化比较,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指导实践)跨文化交际元素:认知要素:“个体对来自外部世界的刺激进行选择、评估和组织的过程。
”如日本人以干净为美。
(认知与教育有关,中文中猫叫为miao,日语中为nia)价值观世界观世界观对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它的作用很微妙,并不明显地表现出来。
社会组织:家庭对儿童发展价值观念和追求目标有显著的影响。
学校也灌输文化信仰、价值观和心态。
(5)言语语言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的,语言反映文化,同时也受文化制约。
文化教我们语言,也教我们语言所代表的意义。
(6)非言语语言(7)制度文化第二讲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一、语言与文化1. 语言相对论萨皮尔和沃尔夫在调查印第安人语言的基础上提出了萨皮尔——沃尔夫假说,认为语言决定使用者的思维和感觉,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语法,因而使用者对相似的外部世界会产生不同的观察,或观察相同而认识不同,即产生不同的世界观。
2.文化影响语言的理解语言的理解和沟通受到文化的制约,需要综合理解语言本身所传达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要理解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因此双方必须具备共同的知识(语言规则、共通的认知理解,共通的文化规范)3. 语言反映社会文化4. 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不可分的二、言语生成和理解中的文化因素文化对言语的制约作用贯穿于话语生成和理解的各个不同的阶段和层面1. 选择话语的语体2. 提供话语的预设语用学分析话语的语用预设,而不少语用预设是文化背景提供的。
这些知识是语言表达的必然真实的前提条件。
充当汉语语用预设的文化知识一般有意识观念、民情风俗、礼仪礼规等。
3. 构成特殊的交际套语和接应模式5. 参与确定话语的意义说话的文化背景有时是确定话语意义的重要因素。
有些话语意义是在语言使用环境中形成的,例如言外义。
话语的言外义是由话语的字面意义启发联想而在字面意义之外依靠语境推导出来的。
三、跨文化交际角度的对外汉语文化教学1. 文化教学的地位对外汉语教学属于跨文化教学,主要体现为教学内容——目的语本身以及语言交际相关的文化,对学习者来说都属于异文化;学习者学习目的语的过程实质上是跨越自己的母文化学习异文化的过程;教师教授目的语的过程也是教授学习者异文化的过程。
2. 文化教学的内容(1)与语言交际相关的文化因素文化因素,指与对目的语的理解和运用目的语表达密切相关的文化因素。
(2)文化知识与语言本身及语言交际不直接相关的所谓文化知识,如国情文化、社会历史、思想观念、以及文学、艺术等内容可根据需要适当添加。
4. 文化教学原则第三讲非言语交际一、非言语交际的界定包括交际情境中除却言语刺激之外的一切由人类和环境所产生的刺激,这些刺激对于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收者具有潜在的信息价值。
二、非言语行为与言语行为非言语行为很少鼓励发生,加强言语行为,补充言语的不足。
三、非言语交际的隐蔽性霍尔在《无声的语言》一书中明确提出了非言语交际的重要性和隐蔽性。
四、非言语交际与文化非言语交际的表现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文化影响的。
五、非言语交际的形式阿尔基勒分类:身体动作(体语)空间、距离站立角度(面向他人站立的角度)人的外表形象(服装和首饰)行为、站姿、坐姿头部动作面部表情手势目光接触语言伴随因素第四讲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什么是5P未来教师的培训法。
它用preview(内容点拨), presentation(教师精讲), problem-solving(案例分析,问题解决), practice(模拟练习), performance(成果展示)五个环节来组织整个培训过程,以满足培养大批合格国家汉语教师的需求。
五大模块语言知识技能,文化与交际,二语习得与策略,教学方法(课程,大纲,教材,现代技术应用),教师的综合素质二、案例分析1. 为什么采用案例分析法2. 步骤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设想处理问题的各种可能,根据上述的各种可能提出具体建议,提供实现建议的行动方案。
3. 案例分析的范式:症结,可能,建议,方案三、解决问题1. 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培养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能力。
培养决策能力。
提高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具体实践的能力。
2. 步骤分析问题出现的背景。
分析问题的起因。
提出解决办法。
评价所提出解决方法的可行性,并进行优劣分析。
3. 范式:背景,原因,解决方案,评析四、任务设计1. 任务设计的优势围绕核心概念或理论,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
完成从知识到能力的转换,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知识加以恰到好处的运用。
树立信心,挖掘自身潜力。
2. 步骤对任务的目的、对象进行分析。
设计实施计划。
提供具体行动方式、手段。
对行动方案进行评价。
3. 范式:分析目的、对象,计划,方式、手段,优劣评析(反思)第五讲美国的文化模式一、北美文化溯源1. 最初的居民大多数早期殖民者是不受欢迎的人,被放逐者,新教徒等。
北美居民跟他们原来的祖国没有密切的关系,传统的大家庭分裂了,核心家庭建立起来。
2. 强调个人的环境3. 自由、宽容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创造力和表达方式多样化。
二、美国文化的主导模式1. 世界观与世界观相关的三种最重要的文化模式是个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与技术,物质主义。
(1)行为和工作:工作娱乐分离(2)效率和实用性(3)进步和变化善于接受变化,重未来而轻过去3. 时间取向4. 人性取向人类本性的善性,人类本性的理性,人类本性的可变性5. 自我感知不同文化的人们通常抱有不同的自我观念。
(1)个人主义个性的存在应得到承认和强调。
独立性、责任心和自尊心。
(2)自主动机个人应该确立自己的目标,然后自行决定为达到这些目标如何去努力。
6. 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是有关社会成员之间社会关系的文化模式。
五花八门的社会群体。
(1)平等(2)认同美国人喜欢与流行和时新的标准取得认同。
三、文化的自我意识1. 什么是文化的自我意识对影响我们自己的感知、思维、信息编码和其他交际行为的文化模式的认识,我们称之为文化的自我意识。
2. 文化的自我意识对于跨文化交际的意义。
文化的自我意识有助于我们进行跨文化交际第六讲理解其他文化一、地理位置和历史1. 地理位置2. 历史西方人有基督教传统,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形成;印度文化受释迦牟尼的影响。
二、世界观1. 个人与自然的关系1)屈从于自然的观点2)与自然和平共处的观点3)改变自然的观点技术化的西方文化力图改变自然以适应人们的利益。
2. 科学与技术三、行为取向1. 行为和工作2. 效率和实用性3. 进步和变化4. 时间取向5. 人性取向6. 自我感知7. 社会组织家庭宗教机构第八讲礼仪与禁忌禁忌:某种文化中因宗教、民族因素而不能做的事或不能说的话,是一种否定性的行为规范,属于心理和精神层面。
缅甸的禁忌:1. 虔诚的佛教国家,绝大多数笃信佛教,佛塔、佛寺比比皆是。
进出佛寺还是见法师时有一个严格的禁忌,就是不能穿鞋,连袜子也不能穿。
因为缅甸人认为鞋是最肮脏、最龌龊的物品。
2. 缅甸农民禁吃牛肉,认为吃牛是一种忘恩负义的背叛行为。
3. 缅甸妇女喜欢穿一种称为“特敏”的筒裙,严禁妇女把筒裙晾在超过人头的高度,缅甸男人禁忌从晾晒的妇女筒裙下钻过。
4. 头部是高贵处,缅甸人不喜欢别人摸自己的头。
5. 缅甸人认为“右为贵,左为贱”,缅甸人上厕所是用左手,上茶、上菜、递东西时不允许用左手,见面时,禁忌用左手握手。
6. 男右女左。
7. 睡觉时,头必须朝着东方或南方。
8. 缅甸人对僧侣讲话要用敬语,出门坐车或乘船要给僧侣让座,求见僧侣要行五体投地礼。
哪怕亲生父母见了刚刚入佛门的儿子,也要行此大礼。
9. 部分缅甸人星期五不能坐船渡江,在旅途中碰到菌类植物是幸运的征兆。
10. 客人必须食用待客的茶水、水果、食品,否则会被认为粗野。
在商人家里不准吹箫和哨,认为这样会把财运吹跑。
11. 克钦族相信报应之说。
12. 克钦族男子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女子高过自己。
越南:1. 春节时忌讳打扫房间,为的是不把财神赶走。
忌讳向别人要火,因为火代表幸运。
春节也要避免打破碗,打碎东西带有分离、离别的意思。
2. 忌讳把筷子插入饭中。
3. 忌讳别人拍他们的肩膀或用手指着别人大声叫嚷。
老挝:1. 认为白色是不吉利的颜色。
2. 认为头是神圣之物,不容他人触摸。
3. 脚是下贱的部分,坐下来后,不能乱动。
柬埔寨1. 喜欢红色、蓝色,不喜欢白色。
2. 星期六是鬼魂喜欢的日子,很不吉利。
3. 孔雀是一种不祥之鸟,不愿见孔雀图案。
马来西亚1. 头部和肩部不容触摸。
2. 不要再别人面前翘腿,让别人看到较低,更不要用脚挪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