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夫人》市级优质课上课
怀人不得
《诗经· 蒹葭》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 •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遡洄从之,道阻且跻。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 •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遡洄从之,道阻且右。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身 世 悲 剧 的 曲 折 反 映
主题:爱情悲剧——屈原的身世悲剧
作者假神或巫之口吻,以抒一己之胸臆。忽 合而一,忽分为二,合为吾我,分相尔彼,而 隐约参乎神与巫之离坐离立者,又有屈子在, 如玉之烟,如剑之气……
(钱锺书《管锥编· 楚辞洪兴祖补注》
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讽谏。 ——王逸
通 读 文 辞 , 感 知 内 容
熟知字音
渚(zhǔ)
眇(miǎo)薠(fán)
澧(lǐ)
罾(zēng) 澨(shì )潺湲
蘋(pí n)芷 (zhǐ)
(chányuán)
擗(pǐ)
葺(qì )
荪 (sūn) 楣薜荔(bìlì )
嶷(yí ) 袂(mèi)
櫋(mián) 庑(wǔ)
遗(wèi) 褋(dié)
思考:他们最终为什么没有能够见面?
• 第一、创作取材于大舜和二妃的悲剧神话传说,所 以就情不自禁地采用这样的双方不能见面的悲剧情 节。 • 第二,受到了民间流行歌曲悲愁、惆怅、迷茫基调 的影响。两情相思,两情未通,表达一种思念的痛 苦是民间流行歌曲表达的主要内容。这种略带忧愁, 略带惆怅的歌唱之后是一种情绪的发泄和消解。 • 第三、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之下,男女约会的痛苦, 不能相见的愁思实在是极其常见的。
• 冉冉─—《离骚》:“老冉冉其将至兮,恐 修名之不立。”冉冉,渐渐也。《陌上 桑》:“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李 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 红叶暮。”冉冉也有了形象色彩。 • 其他,如《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中的“迟暮”;“路曼曼 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的 “曼 曼”。《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 波兮木叶下”中的“木叶”。
娥皇和女英的眼泪,洒在了九嶷山的竹子山, 竹竿上便呈现出点点泪斑,有紫色的,有雪 白的,还有血红血红的,这便是“湘妃竹”。 竹子上有的像印有指纹,传说是二妃在竹子 上抹眼泪印上的;有的竹子上有鲜红鲜红的 血斑,那是两位妃子眼中流出来的血泪染成 的。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就叫这种竹子为湘 妃竹。
可以说,这个名称,这种竹子形象化了一段 凄迷的叫人生死相许的爱情。这段爱情神 话,在民间广为流传,屈原以此为题材, 写成了诗歌:《湘君》《湘夫人》。
★《九歌》
屈原根据楚国民间祭歌的形式创作的
一组清新优美的抒情诗。 《九歌》者,屈原之所作也。昔楚国 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 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
——王逸《九歌序》
★《九歌》
• 《九歌》共11篇,与题目所示“九”不同, 历代学者对此有多种解释。根据闻一多的 观点,《九歌》首尾两章(即《东皇太一》 和《礼魂》)分别为迎、送神曲。中间的 九章为娱神曲,《九歌》因中间九章而得 名。他又认为《九歌》所祭的神只有东皇 太一,中间九章所写的诸神、鬼皆是陪衬, 是“按照各自的身分,分班表演着程度不 同的哀艳的,或悲壮的小故事”,以取悦 东皇太一。”
1、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 色彩; 2、“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具有浓 郁的地方色彩; 3、楚辞的语句参差,富有变化,篇幅一般比较长; (突破了四言的定格,六言、七言句式参差错落,自由灵 活而富于变化)
4、常用语气助词“兮”(句末:加强整体语气,句中: 表停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楚辞:
•
屈原并不因此而放弃政治主张 和伟大理想,在第二次被放逐的20 年间,他最终修订完成了长期以来 收集并整理的民间乐歌《九歌》。 当秦兵攻破楚都消息传出后,他大失所 望,悲愤投汨罗江,以身殉国,这天正是五 月初五。
湘君与湘夫人约期难遇的惆怅失落 屈原一再被楚王疏远流放的哀怨痛苦 湘君在沅澧两岸徘徊、追寻 屈原“行吟江畔”、“上下求索” 湘君对真挚爱情、美满生活的执著追求 屈原对政治理想、复兴事业的九死不悔 湘君在无可奈何情况下的“逍遥容与” 屈原在人生坎坷路途中的宽解自慰
•闻佳人兮召予,
• 傍晚我渡过西面的水湾。
• 我听说夫人啊,在召唤我,
•将腾驾兮偕逝。
• 我将飞快的驾车啊,与她同 行远去
• 筑室兮水中, • 葺之兮荷盖。 • 荪壁兮紫坛,
• 播芳椒兮成堂。 • 桂栋兮兰橑, • 辛夷楣兮药房。
• 罔薜荔兮为帷, • 擗蕙櫋兮既张。
构筑宫室啊,在那水中, 修盖屋顶啊,用那荷叶。 用荪草装饰墙壁啊, 用紫贝铺砌庭院。 撒满香椒啊,用来装饰厅堂。 桂木作栋梁啊,兰木为房椽, 用辛夷装饰门楣啊, 用白芷装饰卧房。 编织薜荔啊,做成帷幕, 剖蕙草做的幔帐啊,已支张。
搴(qiān) 汀(tīng)
橑(lǎo)
阅读注释,了解内容 •帝子降兮北渚, /夫人啊,快快降临北洲吧! •目眇眇兮愁予。 /极目远眺啊,使我惆怅。 •袅袅兮秋风, /秋风啊,徐徐吹拂, •洞庭波兮木叶下。 /洞庭扬起微波啊,一如我心
落叶飘零啊,化作我一地相思。 •登白薠兮骋望, /站在长满白薠的地方啊, 纵目远望, •与佳期兮夕张。 /我与夫人相约啊, 今晚张设罗帐。 •鸟何萃兮蘋中? /鸟雀啊,为何聚集在水草处? •罾何为兮木上? /鱼网啊,为何挂结在树梢上?
上创立的一种新诗体。“产于楚地,用楚方言,歌楚之 音,记楚之物”,其特点是句式长短不一,多用 “兮” 字。它标志着诗歌由集体创作为主转入诗人独立创作的 新纪元的开始。 《楚辞》: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是西汉 人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诗作而成集。共有诗歌17
篇,其中绝大多数是屈原的作品。
楚辞体的特点:
《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 《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 各 1篇
★《九歌》:
《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 《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 《东君》、《河伯》、《山鬼》、 《国殇》、《礼魂》。
★《九歌》
• • • • • • • • • 《东皇太一》为至尊之天神 《云中君》祭云神丰隆(又名屏翳) 《湘君》《湘夫人》皆祭湘水之神 《大司命》祭主寿命之神, 《少司命》祭主子嗣之神, 《东君》祭太阳神, 《河伯》祭河神, 《山鬼》祭山神, 《国殇》祭阵亡将士之魂,属于人鬼。
屈原的诗句一般说来,每句都等于《诗经》 的两句。即以较短的《九歌》说,例如: “沅有芷兮澧有兰。”岂不相当于“山有 扶苏,隰有荷华。” ——林庚《中国文学简史》
请大家将《湘夫人》一二段改为一篇四言诗 歌。
•帝子降兮北渚, •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薠兮骋望, •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蘋中? •罾何为兮木上?
• 飒飒——《山鬼》:“风飒飒兮木萧萧,思 公子兮徒离忧。” • 飒飒,风声,是一个象声词。屈原把它和 另一个象声词“萧萧”组织在同一句诗里, 形容风声、树声,吟诵之际给人以身临其 境之感。“飒飒”这个词从此也有了浓郁 的诗意,常常被后来的诗人采用。 • 如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四 山多风溪水急,寒雨飒飒枯树湿。”李商 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 外有轻雷。”
拓展:屈原诗歌的绚丽璀璨之美
• “九歌九辩,绮靡以伤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 辨骚篇》
一、形象塑造上:屈原笔下的形象总是那样富于色彩 和光泽,具有震摄人心的艺术美。这在《九歌》中最 明显,特别是其中几个女神的形象,极其绚丽璀璨, 宛如玉雕一般。 二、语言鲜明色彩。他的诗几乎没有哪一首是轻描淡 写的,总是以浓重的笔墨描绘出鲜明的形象。屈原创 造了许多新鲜的诗歌语言,有些词语一经他运用之后 就诗化了。如:
•白玉兮为镇,• 用白玉,做成镇席的宝器, • 散布石兰啊,到处芳香。 •疏石兰兮为芳。 • 再把白芷覆盖在荷叶屋顶, •芷葺兮荷屋,• 又把杜衡缠绕在屋顶四方。 •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 , 汇集各种花草啊,布满庭院 • 建造芬芳馨香的门廊。 •建芳馨兮庑门。 • 九嶷山的众神啊, •九嶷缤兮并迎,
•聊逍遥兮容与。 •我姑且悠闲从容地散步。
复杂的心理变化
闻佳召予
骋望佳期
(满怀希望) (惊喜欢快)
逍遥容与
(自我宽慰)
荒忽远望
(孤独苦恼)
驰马江皋 爱而不见
(恼怒怨恨)
(懊丧恍惚)
两个痴情的人儿:坚贞、高洁、美好
袁行霈:“无论是巫还是神,他们都怀 有十分真挚的爱情。但是聚少离多的经 历又使他们变得很脆弱。所以,在希望 和失望的交织中,爱情表现地如此缠绵 哀婉,倾诉地如此哀怨又执着。”
(“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
屈原出身贵族,又明 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 早年深受楚怀王宠信: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 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 应对诸侯。”
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屈原对内积极辅佐怀王
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合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
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
但由于在内政外交上与楚国腐 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以 及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 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并两次遭放逐。第一次在怀王时期, 被流放到汉北;第二次在顷襄王时 期,被流放到沅、湘一带。
逆:迎接、接纳、考证、探究、反求 志:作品之志 ,作者之志,
原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现也指鉴别人物的好 坏,议论世事的得失。
屈原生平和时代背景
• 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 王三个时期,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 期——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 • 秦国和楚国(并吴越,版图最大, 人口最多)是左右当时局势的两个 重心,统一大业的完成,非秦即楚。
•沅有芷兮澧有兰 /沅水有白芷啊,澧水有幽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