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地铁6号线东四织补工程防水施工方案(1)(DOC)

北京地铁6号线东四织补工程防水施工方案(1)(DOC)

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 (2)1.1 编制依据 (2)1.2 编制原则 (2)1.3 编制范围 (2)第二章工程概况 (2)2.1 工程简介 (2)2.2 设计简介 (3)2.3、防水施工可行性 (5)第三章总体施工部署 (6)3.1 施工目标 (6)3.2 施工组织机构及队伍机具安排 (6)3.3 施工部署与施工计划 (7)3.4 工期保证措施 (7)3.5 施工接口的协调 (7)第四章施工准备 (8)4.1 技术准备 (8)4.2 料具准备 (8)4.3 场地照明 (9)4.4 安全消防与材料堆放保存 (9)第五章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橡化沥青非固化防水涂料施工工艺 (9)5.1 基面处理要求 (9)5.2底板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的铺设 (10)5.3侧墙外防内粘法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橡化沥青非固化防水涂料的铺设 (10)5.4侧墙外防外粘法及顶板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橡化沥青非固化防水涂料的铺设 (11)5.5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的修补 (11)5.6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施工注意事项 (12)第六章主要施工措施 (13)6.1 防水材料铺设前工作 (13)6.2 技术保证措施 (13)6.3 安全保证措施 (14)6.4 消防保卫 (16)6.5 环保和文明施工 (16)第七章职业健康、安全保证体系和措施 (16)7.1 职业健康、安全保证体系 (16)7.2 管理组织机构、人员及职责分工 (16)第八章文明施工方案及保证措施 (17)8.1 文明施工方案 (17)8.2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7)第一章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1.1.1东四站织补工程结构防水设计图;1.1.2地铁施工有关的施工技术规范、安全操作规程、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CCES01-2004(2005年修改版)《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1.1.3国家、北京市现行的有关施工安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方面的法规和政策以及GB/T24001-2004标准和GB/T28001-2001标准。

1.1.4我单位现有的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和机械设备配备能力。

1.1.5我单位多年从事铁路工程、地铁工程及市政工程防水施工的经验。

1.2 编制原则1.2.1严格执行国家及北京市政府所制订的法律、法规和各项管理条例,并做到模范守法、文明施工。

1.2.2针对城市施工的特点,科学安排,合理组织、严格管理、精心施工,以减少对周围环境及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

1.2.3 以成熟的施工技术及先进的设备和施工工艺,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1.2.4 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规范、规程进行施工控制。

1.3 编制范围编制范围:北京地铁6号线东四车站地下一层明挖结构防水施工项目。

编制内容:上述工程的工程概况、计划总体安排、施工方案及相应保证措施。

第二章工程概况2.1 工程简介北京地铁6号线一期东四站地下一层明挖结构,位于东四西大街西北角,西侧与一大巷相隔为隆福寺广场,南侧紧邻闹市区、周边商铺较多,东侧为我单位施工人员临建住房,明挖地下一层采用箱形框架结构,纵横梁体系,结构长宽为38.8*33.1m,结构在原地铁3号出入口明挖基坑中施工,独立设置在地铁6号线东四站3号出入口和1号风道明挖结构顶板上,顺筑法施工。

地理位置详见图2-1图2-1 东四站地下一层明挖结构地理位置布置平面图2.2 设计简介2.2.1 设计原则地下一层明挖主体结构防水设计遵循“以防为主,刚柔结合,多道防线,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2.2.2 防水措施确立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体系,即以结构自防水为根本,辅以附加防水层加强防水,采取措施控制结构混凝土裂缝的开展,增加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以施工缝、穿墙洞、埋设件等接缝部位混凝土自身及附加防水层为防水为重点,辅以柔性外包防水层加强防水。

施工顺序,按照先底板后墙面最后做顶板的施工顺序。

各部位防水图及主体剖面见下图2-2、图2-3、图2-4。

图2-2 施工缝处防水图图2-3 特殊部位防水图图2-4 主体结构防水剖面图2.2.3 防水标准1、结构防水等级为一级,结构不允许出现渗水,内衬表面不得有湿渍。

2、车站主体迎水面结构防水采用防水混凝土进行结构自防水,防水混凝土采用C40,抗渗等级不小于P12,同时在结构的迎水面设置柔性附加防水层。

2.2.4防水材料本工程采用全包柔性防水,其中底板为:双层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结构侧墙外防内贴段为: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橡化沥青非固化防水涂料+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结构侧墙外防外贴段及顶板为:橡化沥青非固化防水涂料+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橡化沥青非固化防水涂料+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

2.3、防水施工可行性1、防水卷材复试报告已返回,各项性能指标均合格,可以用于本工程。

2、防水材料已全数进场,满足施工生产需要。

3、结构变形均稳定,可进行消警。

第三章总体施工部署3.1 施工目标3.1.1质量目标工程质量标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强制性标准,满足合同文件《主要技术标准及要求》,满足本次招标“工程规范和技术说明”所引用的国家、建设部、铁道部、北京市颁布的现行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等有关规定,确保工程全部达到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3.1.2安全生产目标无重伤、死亡事故;无重大交通事;无等级火灾事故;无重大机械设备、管线事故。

轻伤事故控制在1‰以内,确保安全生产达到国家标准。

3.1.3文明施工目标树样板工程,建标准化现场,做文明职工,争创“北京市文明施工样板工地”。

3.1.4 环境保护目标严格执行国家和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布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有关条例,施工中的废水、废气、各种废弃物达标排放;控制噪音污染;保护城市绿地。

3.2 施工组织机构及队伍机具安排3.2.1施工组织机构本工程根据施工场区划分为1个施工队。

其中施工队根据施工作业所需要安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施工人员配置情况见图3-1、表1、表2。

图3-1 安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3.2.2 施工资源配置计划3.3 施工部署与施工计划1、根据本标段工程和特点,结合我单位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合理划分施工区段、安排各项进度指标,展开多工作面平行作业。

做到生产均衡,强度均衡。

2、积极响应业主和总包方规定的工期要求,参加总包方的生产计划调度会,对下达的生产计划做到提前准备提前安排,保证总包方规定的防水节点工期安排。

3.4 工期保证措施1、配备数量充足、技术强、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

2、缩短施工准备期,尽早进入实际施工,作好与土建总包单位的联系和协调工作,迅速作好施工场地布置等前期准备工作,尽最大可能尽早进入实际施工。

3、与总包方积极配合,事先明确防水主料用量,确保防水主料与辅料的供应,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保证工程的物资供应以及机具的完好率,确保满足过程能力的需求。

4、合理安排施工工艺,解决施工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安排平行流水作业,每道工序均组织富有该工序作业经验的人员完成,消除或减少工序之间的干扰。

5、加强与总包单位的联系,及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为施工创造一个良好宽松的施工环境,确保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

3.5 施工接口的协调3.5.1 与总包单位的接口界面协调根据业主要求和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施工作业界面接口问题,超前制定预防可能引起接口部位的安全和质量问题的预防措施和接口管理办法。

指派专职人员负责与总包单位协调一致,确保工程保质保量按期顺利完成。

3.5.2 与其它施工作业队的协调1、本合同工程施工期间,做好与其它施工作业队的协调工作,对工程界面接口,必须服从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统一协调并认真执行接口工作的有关指令。

2、严格按图施工,未经设计同意不得随意变更设计。

3、对施工中出现的设计问题,及时通过总包方向监理、业主汇报,并向设计提出征询意见,征得设计人员同意,办理设计变更方可进行施工。

4、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甲方及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进行质量管理。

在班组“自检”和项目部专检的基础上,接受监理工程师的验收和检查,并按照监理要求,予以整改。

5、贯彻质量控制、检查、管理制度,并据此对各工区予以检控,确保产品达到优良。

6、按部位或分工序检验的质量,严格执行“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的准则。

对可能出现的工作意见不一致的情况,遵循“先执行监理的指令后予以磋商统一”的原则,在现场质量管理工作中,维护好监理工程师的权威性。

第四章施工准备4.1 技术准备在正式施工前,管理人员根据工程情况、图纸要求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给施工作业队作出书面安全、技术交底;4.2 料具准备主要材料:0.8mm厚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橡化沥青非固化防水涂料;配套材料:专用胶粉、水泥、350#纸胎油毡、6mm厚泡沫塑料片材;辅助机具:橡化沥青专用热熔喷涂机;施工机具:拌料器、三级配电箱,电缆线、灰抹子、滚刷、壁纸刀、剪刀、彩笔、刮板、毛刷、盒尺及机具易损件配件等。

主要材料及配套材料、辅助机具由总包方和材料方提供,施工机具由我公司购进自备。

4.3 场地照明场地内应有足够的照明,满足施工要求;4.4 安全消防与材料堆放保存本标段附加防水层施工的防水材料有可燃性,材料堆放时应整齐有序、便于展开下料,现场设置防水桶,设置醒目的防火标识牌,工人在施工现场严禁吸烟作业。

防水主料及配套材料的堆放应具防雨防潮措施,杜绝因雨淋、浸泡而报废材料,材料进场后有专用库房码放。

第五章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橡化沥青非固化防水涂料施工工艺结构底板采用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且均采用双层满粘法铺设,每层厚度约为0.8mm。

各层卷材的聚乙烯芯材厚度不得小于0.5mm。

粘结材料均采用配套聚合物水泥胶材料,固化后的厚度不得小于 1.2mm。

侧墙外防内贴段为: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橡化沥青非固化防水涂料+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结构侧墙外防外贴段及顶板为:橡化沥青非固化防水涂料+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橡化沥青非固化防水涂料+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

其中橡化沥青非固化防水涂料每层每平米用量为2Kg。

5.1 基面处理要求a.混凝土垫层和围护桩表面不得有明水,否则应进行堵漏处理,待基层表面无明水时,再施做水泥砂浆找平层,水泥强度等级不小于32.5级。

b.底板垫层做收光处理,表面平整;表面无明水并应做好排水工作,防止雨天底板表面出现积水。

c.找平的平整度要求:找平层表面用2m靠尺进行检查,靠尺与基层间距不大于5mm,找平层应坚实,基面应整洁、平整,不得有疏松、起砂、起皮现象。

d.基面的凸出物应进行凿除,然后在凿除部位采用1:2.5的水泥砂浆进行覆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