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等数学第一章第九节教案-吴赣昌
高等数学第一章第九节教案-吴赣昌
例7:利用定理1,判断分段函数在分段点的连续性。
例8:利用定理1,判断分段函数在分段点的连续性。
例9:利用定理1,判断分段函数在分段点的连续性。
例10:(1)利用定理1和定义4,讨论分段函数的连续性及间断点的类别。
(2)利用定义4,判断复合函数间断点的类别。
例11:利用定理1,判断使分段函数在分段点连续的待定系数的值
授课单元
第一章函数、极限与连续:第九节函数的连续与间断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教学要求
理解函数连续性(含左、右连续)的概念,会求函数的连续区间,会判断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教学重点
函数连续性概念,判断间断点的类型。
教学难点
函数连续性的概念
教学内容分布
★ 引言
★函数的连续性★ 例1★ 例2
★左右连续
例4:利用定理1来求分段函数中的待定系数。
例5:利用定理1求满足条件时待定系数的值。
08、承前启后:总结前面讲授的主要内容,引出函数在区间内的连续的概念。
09、例题选讲:
例6:证明正弦函数在实数域上的连续性。
10、承前启后:分析函数在某点连续的充要条件,引出函数间断点的概念,并对间断点进行分类。
11、例题选讲:(选择2-4例)
★ 例3★ 例4★ 例5
★连续函数与连续区间★ 例6
★函数的间断点
★ 例7★ 例8★ 例9
★ 例10★ 例11★ 例12
★ 例13★ 例14★ 例15
★内容小结★课堂练习
★习题1-9
教学过程设计
01、本节引言:(观察一些自然现象,引入连续性的概念)
02、承前启后:(简述连续性的重要性及严格定义的发展过程,导出变量增量(或改变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定义1)
14、课外作业:根据教学要求,选择适量的习题或补充题。
例1:证明分段函数在分段点连续。
例2:证明单调增函数,若在定义区间的某点上极限存在,则在这点也连续。
06、承前启后:回顾左、右极限等于函数数值的情况,引出左、右连续的概念,阐述连续与左、右连续的关系——定理1,并强调定理1是判断分段函数在分段点处是否连续的重要方法。
07、例题选讲:(选择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例)
例3:讨论分段函数在分段点处的连续性。
例12:利用定理1和定义4,讨论分段函数的间断点情形。
例13:利用定理1和定义4,判断分段函数的间断点,并做适当修改使其在间断点连续。
例14:利用定理1和定义4,讨论含有待定常量的分段函数的连续性。
例15:根据变量的取值,讨论极限函数的连续性。
12、课堂小结:总结本节的主要内容和归纳解题方法。
13、课堂练习:根据教学情况,可在讲解例题之间或课堂小结安排适当的例习题。
03、函数的连续性:通过图形直观分析函数在某点连续和不连续的特征,并用数学解析式表示这种特征,导出定义2,并举例。
04、承前启后:为将定义2中的极限转化为熟知的形式,导出定义3,并说明判断函数在某点的连续性用定义3,证明函数的连续性用定义2.
05、例题选讲:(举两例(或补充一例)说明两种定义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