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海港18000吨五金钢铁高桩码头工程设计摘要:上海港原有2#码头由于货运任务愈来愈繁重,码头破旧不堪,原有机械不配套,装卸通过能力又过低,远不满足生产发展需要。
现迫切需要扩建码头以满足年吞吐量40万吨的运量要求,本次设计拟拆掉原有码头2#而改建成一个18000吨级泊位的码头。
根据该码头的营运资料和自然条件,码头的总平面布置为:码头前沿宽14.5m,长198m,设三个后方桩台,宽27m,与陆域形成整片连岸式码头,由于货种主要为五金钢铁,装卸船采用门座起重机,水平运输采用牵引车或平板车,堆场作业采用轮胎式起重机。
根据码头的用途及其上的作用,初步确定了码头结构的两种设计方案,第一种为纵横梁不等高连接的高桩梁板式结构,第二种为纵横梁等高连接的高桩梁板式结构,经过比选确定第一种方案为推荐方案。
根据第一种方案进行了技术设计,对面板进行了施工期和使用期内力计算,对横梁进行了施工期内力计算,同时用PJJS电算软件对横梁进行了使用期内力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对面板和横梁进行了配筋计算,设计成果主要有计算书、说明书、总平面布置图、码头三视图、横梁和面板配筋图。
关键词:上海港;改建;总平面布置;方案比选;内力计算Reconstruction of ShangHai PortHU Xionghui(School of Traffic and Ocean,Hohai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210098,China)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put-output, the original two berths can’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cargo transporation, ShangHai port have to be rebuilded. My task of graduation project is to extend aquay berth about tonnage of eighteen thousand at the original mark-two dock in ShangHai port.According to the trading and natural information, the whole plane layout of dock is that the length of apron space is 198m and the width is 14.5m and 3 rear platforms with the width of 27m becoming a solid deck pier. The main types of goods are iron and steel hardware so that the cargo-handling technology includes portal slewing cranes,flatbed tricycles or tractors and hoists.I have designed two programs. One is the longerons and the beams with the different height . The other has the same height . By the schemes comparison, I choose the first program as the final program.At last I make the technical design by the first program. In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I make the internal force and strength calculation of the deckss and the beams. With the help of PJJS software, I calculate the internal force and strength calculation of the beams at the used period. And I design and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 of the decks and the beams.Keywords:Shanghai port, Reconstruction, whole plane layout of dock, schemes comparison, internal force and strength calculation.目录1 设计基本条件和依据 (1)1.1 工程概况 (1)1.2 设计依据 (1)1.3 设计任务 (1)2 营运资料 (1)2.1 货运任务 (1)2.2 船舶资料 (1)2.3 机械设备 (2)3 港口自然条件 (2)3.1 水文条件 (2)3.2 地形地质条件 (2)3.3 气象条件 (3)4 材料供应及施工条件 (3)4.1 材料供应 (3)4.2 施工条件 (3)5 总平面布置 (4)5.1 平面布置原则 (4)5.2 码头设计尺度 (4)5.3 陆域平面布置 (5)5.4 辅助生产和辅助生活建筑物 (5)5.5 装卸工艺 (5)6 码头结构初步设计 (7)6.1 码头上作用的确定 (7)6.2 拟定码头结构方案一 (9)6.3 拟定码头结构方案二 (17)6.4 码头结构方案比选 (22)7 码头结构技术设计 (23)7.1 面板技术设计 (23)7.2 横向排架技术设计 (26)8 结束语 (33)参考文献 (34)1 设计基本条件和依据1.1 工程概况上海地处入海河口地区,既承担运河任务,停靠千吨级货船,也承担海运任务,停靠万吨级的货轮。
本港区的货运任务愈来愈繁重,港区上游原有木质的旧码头(一大一小),已破旧不堪,原有机械部配套,装卸通过能力又过低,远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
同时,由于货运量不大,流动机械和车辆行驶频繁,而后方场地小,因此,迫切需要扩建大、中型整片接岸的码头。
1.2 设计依据1.2.1 所用规范《高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港口工程荷载规范》《港口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港口工程桩基规范》《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港口工程技术规范》(上卷)1987版《港口工程制图标准》《港口工程地基规范》1.2.2 所用文献《港口水工建筑物》《港口规划与布置》《土力学》《结构力学》《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1.3 设计任务在原有岸线位置,拆去上游两个码头,而改建1#和2#两个码头,总长380米,包括1#件杂货码头为1个泊位,码头长120米,2#五金钢铁码头、泊位长210米,两个码头的年吞吐量为150万吨,我本次任务主要是对2#码头进行设计。
2 营运资料2.1 货运任务2#码头主要转运五金,钢材及生铁等货种,有时还有一些机械设备要在此通过,年吞吐量为40万吨。
2.2 船舶资料根据调查2#码头设计的代表船型主要尺寸为:162m×22m×13.3m×9.8m(船长×船宽×型深×满载吃水)2.3 机械设备本港内有能调来本码头使用的一台16t轮胎吊,电瓶车和铲车多台;部属港机厂可定购各种型号的门机及其他装卸、运输机械。
3 港口自然条件3.1 水文条件由于本港属于河口港,港区水位主要受潮汐影响,内河的径流影响较小,从这里潮位的历时曲线(图3)看,其变化特点属混合潮的不规则半日潮型,根据1年的实测资料绘制的高、低潮位累积频率曲线,如图4所示。
当地混凝土浇筑水位取在+2.5米处为宜。
据了解本港区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
根据调查和估算,改建码头前的最大波高仅约为0.6米,在大汛落潮时的最大流速,由实测知接近1米/秒。
3.2 地形地质条件改建码头位于河口段,距出海口约60公里,码头前江面宽约500米,江岸属冲积平原,土坡为1:5~1:2,冲淤基本平衡,河床平缓也较稳定。
(图1)据了解当地万吨泊位的码头面标高一般为▽+4.8米。
预计扩建码头前沿回淤量平均每年约为0.1米。
在改建码头范围内,布置有6个钻孔(图1和图2),土层的分布情况及其主要的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和表2,由表1可看出土层分层清楚,分布较简单,厚度较大的中间层壤土属中等土层,而下层壤土是最好的持力层。
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平均值)如下表3.2-1和表3.2-2所示:表3.2-1 码头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表3.2-2 桩侧极限的平均摩阻力和桩尖阻力常风向夏季为西南,冬季为西北;最强风为东南,风速28.4米/秒;较强风向正比,风速14米/秒;大于8级风天数多年平均为18.6天。
年最大降雨量1448.6毫米,最小781毫米,平均1032.1毫米;历年最大日降雨量160.9毫米,在10毫米/小时以上的中雨和大暴雨天数,多年平均15天。
多年平均雾日(能见度<1000m)10天,其中雾期较长者12月2~3天,2月1.7天、1月2天。
年最高气温37.9℃,最低-9.3℃,平均15.3℃。
4 材料供应及施工条件4.1 材料供应三大材均能供应:当地有黄砂可取,价格低廉,单价为12元/方;石料可用驳船从外地运来本港,单价为40元/方;当地用挖泥船挖泥5.0元/方。
4.2 施工条件改建码头施工现场三通(水、电、道路通)一平(场地平整)条件好。
施工单位实力强,机具设备齐全,尤其对装配式码头结构的施工经验丰富。
具备有预应力钢筋砼空心构件的预制和安装能力,空心胶管外径为27cm;陆上起重能力为60吨,浮吊的起重能力为160吨,打桩船的主要尺度为46.6m×20m×3.6×1.88m,根据经验,在上海地区能打3:1斜桩,桩断面允许在55cm×55cm 以内,桩长不允许超过60米,可吊龙口8米打桩。
5 总平面布置5.1 平面布置原则2#码头为河口码头,平面布置与工艺设计按《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有关规定确定。
由码头钻孔土柱图分析得,淤泥层较厚,若采用重力式码头采挖量较大,而且持力层承载力不够,为了防止发生不均匀沉降,则采用高桩码头结构型式。
由于江面宽度有限,又不能占用航道,不能改变水流方,采用顺岸式;根据自然岸坡及陆域条件,需要整片接岸的码头,故选用满堂式高桩码头,建立后方桩台作为堆场可以缓解陆域紧张的局面,而且由于上海地区地价较贵,后方桩台作为部分堆场也可减少造价。
5.2 码头设计尺度 5.2.1设计水位确定设计高水位取高潮位累积频率曲线10%的潮位值3.8m, 设计低水位取低潮位累积频率曲线90%的潮位值1.2m, 5.2.2码头长度根据《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4.3.6:2198~202m b L L d =+=b L :单个泊位长度(m )L :设计船长(m ),L =162m;d :富裕长度(m ),按《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查表取值为18~20m取泊位长度198m ,由于只有一个泊位,则取码头长度为198m ,分为三段,每段66m ,横向排架间距7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