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利复审无效程序_路剑锋

专利复审无效程序_路剑锋

复审请求成立,同意撤销驳回决定; 复审请求人提交的申请文件修改文本克服了申请中存在 的缺陷,同意在修改文本的基础上撤销驳回决定; 复审请求人陈述的意见和提交的申请文件修改文本不足 以使驳回决定被撤销,因而坚持驳回决定。
3、复审请求人提交修改文本的,应符合A33和R61.1
31
四、复审请求的前置审查
8
三、审查方式

对下列案件,应当组成五人合议组:
(1) 在国内或者国外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2) 涉及重要疑难法律问题的案件; (3) 涉及重大经济利益的案件。

合议组意见的形成:少数服从多数 对于简单的案件,可以由一人独任审查。
目前尚未执行过
2、独任审查

9
四、回避制度与从业禁止 应当自行回避的情形(R37)
(1)是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的近亲属的;
(2)与专利申请或者专利权有利害关系的;
(3)与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 影响公正审查和审理的; (4)专利复审委员会成员曾参与原申请的审查 的。
10
四、回避制度与从业禁止
复审委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任职期间,其近 亲属不得代理复审或者无效宣告案件。 处室负责人任职期间,其近亲属不得代理该处 室负责审理的复审或者无效宣告案件。 复审委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离职后三年内, 其他人员离职后两年内,不得代理专利复审或 者无效宣告案件。
修改不符合实施细则第61条第1款的规定的处理: 修改不符合实施细则第 61条第1款规定的,合议组 一般不予接受,并应当在复审通知书中说明该修 改文本不能被接受的理由,同时对之前可接受的 文本进行审查。 如果修改文本中的部分内容符合实施细则第 61条 第1款的规定,合议组可以对该部分内容提出审查 意见,并告知复审请求人应当对该文本中不符合 专利法实施细则第61条第1款规定的部分进行修改, 并提交符合规定的文本,否则合议组将以之前可 接受的文本为基础进行审查。
11
四、回避制度与从业禁止
回避请求的提出
书面方式提出,说明理由,必要时附具证据
回避请求的处理
书面方式作出决定,并通知当事人
12
五、审查决定
1、审查决定的构成



著录项目 法律依据 决定要点 案由 决定的理由 结论 附图(外观设计)
13
五、审查决定
2、审查决定的审批


组成五人合议组审查的案件 合议组的表决意见不一致的案件 被法院判决撤销重新作出决定的案件 除所针对的专利申请未公开的情况外,决定正文全 文公开出版。 对于应当公开出版的审查决定,当事人对审查决定 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诉并已被受理的,在人民法院生 效判决生效后,审查决定与判决书一起公开。 14
26
三、复审请求的形式审查
4、文件形式:


提交复审请求书,说明理由,必要时附证据。
符合标准表格规定的格式,补正,两次补正后仍 存在同样缺陷的,复审请求视为未提出。
5、费用

未缴纳或者未缴足复审请求费的,视为未提出。 符合细则第6条和第99条第1款规定的,可恢复权 利。
27
三、复审请求的形式审查
1、复审请求或者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被人 民法院的生效判决撤销后,专利复审委员会应 当重新作出审查决定。 2、因主要证据不足或者法律适用错误导致审 查决定被撤销的,不得以相同的理由和证据作 出与原决定相同的决定。 3、因违反法定程序导致审查决定被撤销的, 根据人民法院的判决,在纠正程序错误的基础 上,重新作出审查决定。
求扩大了保护范围。
(2)将与驳回决定针对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技术方案 缺乏单一性的技术方案作为修改后的权利要求。
(3)改变权利要求的类型或者增加权利要求。
(4)针对驳回决定指出的缺陷未涉及的权利要求或者 说明书进行修改。但修改明显文字错误,或者修改与 驳回决定所指出缺陷性质相同的缺陷的情形除外。
35
五、复审请求的合议审查
1. 一般仅针对驳回决定所依据的理由和证据进行审 查,不承担对专利申请全面审查的义务。 2.为了提高授权专利的质量、避免不合理地延长审 批程序,专利复审委员会可以依职权对驳回决定 未提及的明显实质性缺陷进行审。
25
三、复审请求的形式审查
1、复审请求的客体——针对专利局作出的驳回决定 不服,对其他决定或者通知不服的复审请求,不予 受理。 2、复审请求人资格——被驳回申请的申请人,否则, 其复审请求不予受理;属于共同申请人的,应当是 全部申请人,补正,否则视为未提出。 3、期限——收到驳回决定之日起三个月内,否则不 予受理。提出复审请求的期限不符合上述规定,但 提出的恢复权利请求符合细则第6条和第99条第1款 规定的,允许恢复(两请求合并处理),复审请求 应当受理;不符合该有关规定的,复审请求不予受 理。
19



第二节
专利申请的复审
单方当事人参与
20
一、复审程序的审查流程
国家知识产权局
发明专利初步审查
发明专利实质审查
实用新型专利初步审查
外观设计专利初步审查
驳回决定 3个月内
提起复审请求
21
一、复审程序的审查流程
专利复审委员会进行形式审查
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审查部门进行前置审查 是 专利复审委员会做出决定
对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的其他审查决定不服的, 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16
七、对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决定 不服的司法救济 2、诉讼时效
收到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起诉。 邮寄的各种文件,自文件发出之日起满15日,推定为当事
人收到文件之日。文件送交地址不清,无法邮寄的,可以 通过公告的方式送达当事人。自公告之日起满1个月,该 文件视为已经送达。 对一审人民法院判决不服,国内当事人应当自判决书送 达之日起15日内提出上诉,涉外当事人应当自判决书送 达之日起30日内提出上诉。
23
一、复审程序的审查流程
作出复审决定
维持驳回决定
撤销驳回决定
起诉至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上诉至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3个月内
起诉至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上诉至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法院判决维持复审委决定的 回到国家知识产权局 原审查部门继续审批程序
24
二、复审程序的性质
复审程序是因申请人对驳回决定不服而启动的救 济程序,同时也是专利审批程序的延续。
28
三、复审请求的形式审查
6、委托手续:
(4)与多个专利代理机构同时存在委托关系的,应当 书面指定其中之一为收件人;未指定的,将在复审 程序中最先委托的代理机构视为收件人。 (5)应当根据专利法第19条第1款的规定委托但未按 规定委托代理机构的,不予受理。
29
三、复审请求的形式审查
7、形式审查通知书
17
七、对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决定 不服的司法救济 3、管辖法院

应当以专利复审委员会为被告。 一审行政诉讼案归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管 辖。(《行政诉讼法》第十四条(二)第十七条) 对北京市第一中 级 人民法院作出的一审判决不 服提出的上诉案件,归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管 辖。

18
八、对法院生效判决的执行
五、复审请求的合议审查
1、理由和证据的审查
一般仅针对驳回决定所依据的理由和证据进行审查。
合议组发现审查文本中存在下列缺陷的,可以对与之相 关的理由及其证据进行审查: (1) 足以用在驳回决定作出前已告知过申请人的其他 理由及其证据予以驳回的缺陷;
(2)驳回决定未指出的明显实质性缺陷或者与驳回决定
所指出缺陷性质相同的缺陷。
(1)经形式审查不符合规定需要补正的,发出补正 通知书;补正通知书答复期限为15日。
(2)视为未提出或者不予受理的,发出视为未提出 通知书或者不予受理通知书,通知请求人。 (3)形式审查合格的,发出受理通知书。
30
四、复审请求的前置审查
1、前臵审查(R62) 由原审查部门作出前臵审查意见书 收到案卷之日起一个月内完成 2、前臵审查意见的类型

以客观、公正、准确、及时为原则,坚持以事实为根 据,以法律为准绳,独立地履行审查职责,不徇私情, 全面、客观、科学地分析判断,作出公正的决定。
4
二、审查原则
2、请求原则

复审程序和无效宣告程序都应当基于当事人的请求 启动。 (A41.1 A45) 请求人在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复审请求或者无效宣 告审查请求决定前撤回其请求的,其启动的审查程 序终止;但对于无效宣告请求,复审委认为根据已 进行的审查工作能够作出宣告专利权无效或者部分 无效的决定的除外。(R64 R72) 请求人在审查决定的结论已宣布或者书面决定已经 发出之后撤回请求的,不影响审查决定的有效性。
5


二、审查原则
3、依职权审查原则

复审委员会可以对所审查的案件依职权进行审查, 而不受当事人请求的范围和提出的理由、证据的限 制。
4、公开原则

除了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等规定需要保密的案件 (包括专利申请人不服初审驳回提出复审请求的案 件)以外,其他各种案件的口头审理应当公开举行, 审查决定应当公开出版发行
专利申请的复审与 专利权的无效宣告
专利复审委员会 路剑锋 Lujianfeng@
1
讲课提纲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概要(共同点)
专利申请的复审 专利权的无效宣告请求
第四节
第五节
口头审理
无效宣告程序中的证据问题
第六节
第七节
实用新型专利审查的若干规定
无效决定对专利侵权判决的追溯力
2
第一节
合议组可以引入所属技术领域的公知常识性证据。
33
五、复审请求的合议审查
2、修改文本的审查

在复审程序中,复审请求人可以对申请文 件进行修改。但所作修改应符合专利法第 33条和实施细则第61条第1款的规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