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出气管插管护理方法预防吸入性肺炎的研究【摘要】目的:探讨拔出气管插管时和拔出后不同护理方法预防吸入性肺炎的疗效。
方法:将345例eicu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74例和传统组171例。
实验组拔管前给予双氧水和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再充分吸净口腔、咽腔、鼻腔及气道内的分泌物;吸痰管插至气管最深部后再拔出1 cm,然后提拉捻转边吸引边拔管;
拔管前6~8 h禁食、拔管后2 h禁食,且拔管前抽吸净胃内容物;如无禁忌证拔管时及拔管后持续抬高床头30°~45°;拔管后2 h先协助患者更换体位,患者如无特殊不适,可给予温开水50 ml入胃,饮水后1 h内即不可立即更换体位,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等反应,如无不良反应或胃潴留,1 h后可给予米油100 ml入胃,并逐渐增加饮食量和食物的黏稠度,同时,密切观察患者饮食后的反应。
传统组采用传统拔管时和拔管后的护理方法。
观察两组误吸的发生率和在eicu的住院时间。
结果:实验组误吸6例(3.45%),传统组误吸22例(12.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实验组:(1)拔管前给予双氧水和生理盐水进行
口腔护理,再充分吸净口腔、咽腔、鼻腔及气道内的分泌物;(2)吸痰管插至气管最深部后再拔出1 cm,然后提拉捻转边吸引边拔管;(3)拔管前6~8 h禁食、拔管后2 h禁食,且拔管前抽吸净胃内容物;(4)如无禁忌证拔管时及拔管后持续抬高床头30°~45°;(5)拔管后2 h先协助患者更换体位,患者如无特殊不适,可给予温开水50 ml入胃,饮水后1 h内不可立即更换体位,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等反
应,如无不良反应或胃储留,1 h后可给予米油100 ml入胃,并逐渐增加饮食量和食物的黏稠度,同时,密切观察患者饮食后的反应。
传统组:患者仅给予常规的拔管时的护理措施,(1)拔管前给予充分吸净口腔、咽腔、鼻腔分泌物;(2)吸痰管插至气管最深部后再拔出1 cm,然后提拉捻转边吸引边拔管;(3)拔管时及拔管后2 h给予抬高床头30°~45°;(4)拔管后2 h可给予常规流质饮食。
1.3 观察方法观察患者拔管后误吸的发生率及在eicu的住院时间。
在eicu的住院患者,采用统一的入科和出科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pems 3.1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字2检验,以p0.05),拔管后传统组护理方法误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住院时间也较实验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1 拔出气管插管后发生误吸情况实验组发生误吸6例
(3.45%),传统组误吸22例(12.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
2=10.26,p<0.01),见表1。
2.2 入住eicu时间比较实验组患者在eicu住院时间为(8.3±6.9)d,传统组为(18.4±8.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2.13,p<0.01),见表1。
表1 两组拔出气管插管后误吸发生情况及入住eicu时间对比组别误吸(例) 入住eicu时间(d)
实验组(n=174) 6 8.3±6.9
传统组(n=171) 22 18.4±8.5
统计量字2 =10.26 t=12.13
p值 <0.01 <0.01
3 讨论
3.1 年龄因素 eicu大多都是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器官功能逐渐衰竭,食管、肌肉发生退行性变化,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下降,贲门括约肌松弛,由于胃腺体的萎缩,胃酸、内因子等分泌减少,消化功能降低,胃排空延迟,胃、十二指肠内容物自发性反流
[2]。
3.2 鼻饲因素 eicu患者均为危重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由于患者不能经口进食,大都留置鼻胃管,给予肠内营养,胃管对贲门长期刺激,易导致食管炎,使贲门闭合不全,但患者由于消化功能降低或存在不同程度的胃瘫,胃潴留者较多。
长期留置胃管还可引起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咳嗽、咳痰或吸痰时,导致腹压增高,从而引起误吸[3]。
3.3 操作因素气管插管明显消弱了患者食管对返流胃内容物的清除功能,并可抑制吞咽活动,存在恶心、呕吐;拔管时由于拔管速度较快,容易刺激迷走神经和内脏神经末梢,引起反射性呕
吐;eicu的患者均是经过急诊抢救室送入,来院时都是急诊入院,几乎都是紧急气管插管,操作相对粗暴,特别容易引起气声门黏膜损伤。
40%~100%的患者拔管后发生咽喉痛,口唇、口腔由于牙垫压迫引起压疮,导致感染;几乎所有人拔管后都会出现喉部水肿和溃疡,通常位于声带后方气管导管摩擦的部位,插管时间越长,溃疡越大;
气管插管又易引起勺状软骨脱位导致声门闭合不全,导致误吸
[4-5]。
3.4 口腔护理因素危重患者长期卧床,吞咽反射消失,口腔存
在定置菌,由于吸痰损伤黏膜致出血,痰液或血液易滞留于咽喉内,使微生物迅速生长繁殖,微生物随着气囊的皱褶处进入下呼吸道。
研究表明,口腔护理有效的降低了口腔内细菌的含量,有效的降低
吸入性肺炎的发生[6]。
综上所述,eicu气管插管者病情危重,留置胃管和气管插管拔管后易导致贲门和声门关闭不全,由于多种原因胃内容物反流后导致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改进护理方法后,首先应用双氧水和生理盐
水充分的清洗口腔,双氧水能清除口腔内的定置菌,保持了口腔清洁;又充分吸引患者口、咽、鼻腔及气道内的分泌物,避免了松套囊和拔管后口腔的分泌物随着未闭合的声门流于呼吸道,可引起肺部感染;吸痰管插至气管最深部后再拔出1 cm,吸痰管在气道内较气管导管深,开口端位于气管导管下端,拔出气管导管时吸痰管同时提
拉捻转边吸引边拔管,这样使套囊上滞留的分泌物同时被吸出,使
其未流于下呼吸道;拔管前、后2 h禁食,且拔管前抽吸净胃内容物,避免了胃内储留,拔管时患者呛咳、腹压增加,贲门和声门闭合不全,胃内容物反流入呼吸道;如无禁忌证拔管时及拔管后必须持续抬高床头30°~45°,由于食物的重力作用,使胃内容物处于低位减少了反流的机会;拔管后2 h再协助患者更换体位,并逐渐增加食物的浓度和量,饮食后1 h禁忌更换体位,又避免了饮食后体位的变动引起
胃部不适而引起呕吐,导致误吸。
该种护理方法方法简便,患者无痛苦,能有效的预防患者拔出气管插管时和拔管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李素晓,张玉英.icu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调查[j].河北医学,2008,12(30):1984-1985.
[2] 张蕴,杜卫京.老年护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社,2007:21-22.
[3] 吴惠萍,罗伟香.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及处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95-98.
[4] 谢灿茂,陈升汉.危重症加强监护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653.
[5] 朱继红,余剑波.危重症医学的操作技术和微创监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17.
[6] 翟丽芳.口腔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j].实用预防医学,2009,16(2):528-529.
(收稿日期:2012-07-10) (本文编辑:车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