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骨肿瘤病人的护理
好发部位长骨干骺端 (股骨远端、胫骨近端)
肿物压之有乒 乓球样感觉
最常见的良性骨肿瘤为
A.骨软骨瘤 B.骨巨细胞瘤 C.软骨瘤
D.骨瘤
E.骨化性纤维瘤
B
最常见的良恶交界性骨肿瘤为 A.骨肉瘤 B.骨瘤 C.骨巨细胞瘤 D.骨软骨瘤 E.骨囊肿
C
良性骨肿瘤的X线表现特点是
A.边缘清楚,无骨膜反应
骨肿瘤病人的护理
唐文帅
Part1
A
发生在骨内或起源于各 种骨组织的肿瘤
概述
B
骨肿瘤好发于四肢长骨 的干骺端
C
骨肉瘤多见于儿童、青 少年
D
骨巨细胞瘤多见于成年 人
E
骨髓瘤多见于老年人
按组织学分类
良性骨肿瘤
生长较慢,预后良好,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骨瘤最多见
恶性骨肿瘤 发展迅速,容易发生转移, 死亡率高,骨肉瘤最多见
术后残肢应用牵引或夹板固定在功能位置,以防发生关节挛缩 保持下肢截肢病人髋关节和(或)膝关节于伸直位,术后24-48
小时整体抬高患肢,避免关节屈曲和肿胀 下肢截肢者,每3-4小时俯卧20-30分钟,并将残肢以枕头支托,
压迫向下;仰卧位时,不可外展患肢或在膝关节下垫枕头,以 免造成膝关节的屈曲挛缩
大腿或膝下垫枕
用枕分双肢
外展残肢
屈曲残肢坐轮椅
残端放于拐杖
幻肢痛
在术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感到已切除肢体仍然有疼痛或 其他异常感觉
术前肿瘤压迫周围组织造成剧烈疼痛对大脑皮层中枢刺激 形成兴奋灶,术后短时间内未能消失所致。
疼痛多在断肢远端出现,性质多种,如电击样、切割样、 撕裂样或烧灼样等
多为持续性,尤以夜间为甚,属精神因素性疼痛
提供相关康复知识
术前2周指导下肢手术病人做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健侧肢体力 量训练、床上翻身和大小便
下肢手术麻醉清醒后即可做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和踝关节跖屈、 背伸、 旋转运动
人工关节置换术,术后-般不需要外固定,2-3日即可开始关 节的功能锻炼
术后6周,进行重点关节的活动,加大活动范围
截肢术后--体位
骨肿瘤的治疗主要依据 A.放疗治疗 B.化学药物治疗 C.免疫治疗 D.理疗、按摩等物理疗法 E.主要采用手术治疗辅以化学和放射疗法
E
术后--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a. 术后抬高患肢至高于心脏水平 b. 保持肢体功能位,预防关节畸形。膝部手术后,膝关节屈曲
5-10°;髋部手术,髋关节保持外展中立位 c. 术后早期卧床休息,避免过度活动 d. 教会病人正确应用助行器、拐杖、轮椅
○骨内外张力或压力↑ ○反应骨的生长(骨样骨瘤) 肿胀:红、热、血管怒张 病理骨折 功能受限
辅助检查
1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良性骨肿瘤:界限清楚、密度均匀。骨皮质因膨胀而变 薄,但仍保持完整,无骨膜反应 恶性骨肿瘤:病灶多不规则,呈虫蛀样或筛孔样,密度 不均,界限不清,溶骨现象较明显,骨质破坏。有骨膜 反应,如骨肉瘤其形状可呈日光放射状及Codman三角
B.骨质破坏
C.边缘不清楚,有明显的骨膜反应
D.可见Codman三角
E.呈多处虫蛀状
A
谢 谢
日光放射状及Codman三角
股骨下端肿痛,局部皮温高,静脉怒张,X线片显 示股骨下端有边界不清的骨质破坏区,有三角状骨 膜反应。可能是
A.内生骨软骨瘤 B.股骨下端骨肉瘤
C.骨巨细胞瘤
D.骨软骨瘤 E. 骨髓瘤
B
“Codman三角”或“日光放射”现象多见于
A.脂肪肉瘤
B.骨肉瘤 C.皮质旁肉瘤
A.X 线摄片
B.核素骨扫描
C.MRI
D.碱性磷酸酶测定 E.组织病理学检查
E
以下关于恶性骨肿瘤的临床表现中错误的是
A.无明显疼痛
B.局部可有压痛
C.血沉增快
D.碱性磷酸酶增高
E.一般有骨膜反应
A
处理原则
良性肿瘤:多以局部刮除、灭活、植骨或肿瘤切 除为主,预后良好
恶性肿瘤:治疗尚无特效方法,多采用以手术为 主、辅助放疗、化疗、中医中药、免疫治疗的综 合方法,旨在挽救生命,最大限度保留肢体功能
D.骨髓瘤
E.骨巨细胞瘤
B
2 生化检查
溶骨性的肿瘤,血钙浓度增高 成骨性的肿瘤,如骨肉瘤,血中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 男性酸性磷酸酶升高,要注意前列腺癌发生骨转移 尿液中出现本-周蛋白(Bence-Jones),要考虑 浆细胞性的骨髓瘤
3 病理学检查
是骨肿瘤唯一可靠的确诊断方法
对骨肿瘤的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骨肉瘤
Part1
最常见恶性骨肿瘤 好发于青少年,男多于女 多发于长管骨的干骺端,最常见股骨远
端、胫骨近端,其次肱 ssssssss 骨近端 3种亚型:成骨型(50%)、成软骨型
(25%)、成纤维型(25%) 晚期最易转移至肺,咳嗽、咯血、胸闷
临床表现
最显著 痛:轻→重;间隙性→持续性;夜间痛
关节进行外展、内收及旋转运动 每日用弹性绷带反复包扎残端,均匀压迫,促进软组织收缩 当残端瘢痕不敏感,伤口愈合牢固后,可进行残端按摩、拍打
及蹬踩,以增加残端负重能力 制作临时义肢,鼓励病人拆线后尽早使用,以消除水肿,促进
残端成熟,为安装义肢做准备
骨巨细胞瘤
交界性骨肿瘤
好发于20-40岁
女性多于男性
幻肢痛
尽早佩戴义肢:通常术后6-8周切口愈合后,病人可尝 试适应临时义肢
心理护理 药物治疗:安慰剂、安眠药、镇痛药 手术治疗:截肢残端神经阻滞术可有效缓解幻肢痛 其他:可轻叩残端,进行残端按摩
残肢功能锻炼
一般术后2周,伤口愈合后开始功能锻炼 下肢截肢病人应俯卧位练习大腿内收、后伸;上肢截肢病人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