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生理学
肾血流量↑ ↓ 肾小球滤过率↑ ↓ 小管液Na+↑ ↓ 致密斑兴奋 肾血流量↓ ↑ 入球小动脉收缩 ↑ 血管紧张素↑ ↑ 肾素↑
③ 参与的激素:肾素、血管紧张素
肾血流量自身调节曲线
管-球反馈
负 反 馈 性 平 衡
小管液 Na+↑
致 密 斑 ㈩
肾血流量↑ ↓ 肾小球滤过率↑ ↓ 小管液Na+↑ ↓ 致密斑兴奋 ↓ 肾素↑ ↓ 血管紧张素↑ ↓ 入球小动脉收缩 ↓ 肾血流量↓
0.37
0.004 0.03 0.004 0.001 0.0001
1、定 义 2、研究方法:微穿刺+微量化学分析 3、结构基础——滤过膜 4、滤过动力——有效滤过压 5、衡量指标 6、影响因素
肾小球滤过
滤过膜
肾 小 球 毛 细 血 管
( 血 浆 )
肾小囊
( 原超 滤 尿液 )
肾小球毛细血管的血浆通过滤过膜在肾小囊生成原尿(超滤液)的过程
入球小A
肾 小 球 滤 过
交感神经兴奋 ↓ 释放NE ↓ 血管平滑肌α受体 ↓ 肾血管收缩 ↓ 肾血流量↓ ↑ 排钾保钠保水 ↑ 醛固酮 ↑ Angiotensin Ⅱ ↑ 肾素 ↑ 近球细胞β受体 ↑ 释放NE ↑ 交感神经兴奋
四、尿生成的过程 ㈠ 肾小球滤过
㈡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㈢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
1、分泌方式 2、影响因素 1、转运方式 2、各种物质的转运
近球小体 颗粒细胞
肾小球
Bowman囊 (肾小囊) 近曲小管
肾小球光学显微镜照片
肾小球光学显微镜照片
肾 小 球 电 子 显 微 镜 照 片
肾 小 球 电 镜 照 片
216页,图8-1
皮 质 肾 单 位
近 髓 肾 单 位
肾 单 位 的 类 型
类 型
部 位 占肾单位百分数
皮质肾单位
中皮层、外皮层 85% ~ 90%
近髓肾单位
内皮层 10% ~ 15%
肾小球体积
入球小动脉口径比 出球小动脉口径
小
2:1
大
1:1 U型直小血管 和肾小管周围 长 少(无) 出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分支
髓袢长短 颗粒细胞 (分泌肾素) 交感神经支配
肾小管周围
短 多(有) 入球小动脉和颗粒细胞 ① 生成尿液 ② 分泌肾素 ③ 维持血容量和血压稳定
肾 脏 生 理 学
Kidney Physiology
肾 脏 生 理 学
一、肾脏的功能 二、肾脏的结构 三、肾脏的血液循环 四、尿生成的过程 五、尿的浓缩和稀释 六、尿生成的调节 七、血浆清除率 八、尿的排放 九、复习思考题
Kidney Physiology
一、肾脏的功能
㈠ 泌尿功能 ㈡ 内分泌功能 水盐平衡 ㈢ 调节 酸碱平衡 渗透压平衡 ㈣ 调节血压(长期效应)
叶间A-V 肾动脉 小 叶 间 动 脉
肾静脉
双 重 毛 细 血 管 网 分 布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
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1)定义:去神经或离体肾脏,在平均动脉压=80~180 mmHg (10.7~24 kPa)时,肾血流量保持恒定调节 2)肾血流量自身调节曲线:平均肾动脉压与肾血流量的关系曲线 3)机制 ⑴ 肌原性血管收缩学说: 灌注压↑→肾血管收缩→血管阻力↑→肾血流量恒定 证据:血管平滑肌抑制剂(婴粟碱、水合氯醛、氰化物) ⑵ 管-球反馈 ① 定义:小管液流量变化影响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的现象 ② 过程: 负反馈性平衡
组 成 存在部位或分布 功能或作用
⑴. 组成 ⑵. 类型
球旁细胞 入球小动脉 分泌肾素 (近球细胞) 致密斑 远曲小管起始部 Na+感受器,调节肾素分泌 球外系膜细胞 入球小A与 出球A之间 调节肾血浆流量,吞噬功能 (间质细胞)
肾脏的解剖位置
肾脏位于腹膜外
肾脏水平面
肾盏
肾盂
输尿管 皮质
肾脏断面(额状切)
1)交感神经兴奋→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 2)NE、肾上腺素、升压素、血管紧张素→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
3)一氧化氮、前列腺素→肾血管舒张→肾血流量↑
腹主动脉 ↓ 肾动脉 ↓ 叶间动脉 ↓ 弓形动脉 ↓ 小叶间动脉 ↓ 入球小动脉 ↓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 (血压高,有利滤过)
肾静脉 ↑ 叶间静脉 ↑ 弓形静脉 ↑ 小叶间静脉 ↑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 (血压低-胶渗压高) (有利重吸收) ↑ 出球小动脉
正常尿量 =1500 ml/day 多尿 > 2500 ml/day 少尿 =100~500 ml/day 无尿 < 100ml/day
肾素 促红细胞生成素 1,25-(OH)2-D3 前列腺素 肾血管舒缓素
二、肾脏的结构
㈠ 肾脏的解剖结构 ㈡ 肾脏的显微结构 1、肾单位: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双肾约200万个肾单位 2、球旁器(近球小体)
功 能
①浓缩和稀释尿液 ②维持水平衡
近 球 小 体 的 位 置
近 球 小 体
组 成 球旁细胞 (近球细胞) 致密斑
存在部位或分布 入球小动脉 远曲小管起始部
功能或作用 分泌肾素 Na+感受器,调节肾素分泌 调节肾血浆流量,吞噬功能
球外系膜细胞(间质细胞) 入球小动脉与 出球小动脉之间
217页,图8-2
髓质
肾单位的组成
肾 单 位 的 构 成
肾单位的组成
肾小球 远曲小管 近曲小管
髓 袢
集 合 管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
肾小体
肾单位
肾小管
肾小囊(内层、囊腔、外层) 近曲小管 近球小管 髓袢降支粗段 髓袢降支细段 髓袢细段 髓袢升支细段 髓袢升支粗段 远球小管 ↓ 远曲小管
集合管 ↓ 乳头管 ↓ 肾盏 ↓ 肾盂→输尿管→膀胱
三、肾脏的血液循环
㈠ 肾脏血供特点
1.血液供应丰富:
两肾血流量=1200 ml/min,约占心输出量20% 肾脏是全身血流量最丰富的器官
2.血液分布的解剖特点 1)血流量分布 2)血管形态学分布
肾皮质占94 % 肾外髓占5 % 肾内髓占1%
肾血流量主要部分
㈡ 肾血流量的调节
1.自身调节:(正常情况) 2.神经和体液调节 (紧急情况时)
研究方法=微穿刺+微量化学分析
成 分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Na+ K+
血 浆 g % 原尿(超滤液) g% 终 尿 g %
90 8 0.1 0.33 0.02 98 0.03 0.1 0.33 0.02 96 0 0 0.35 0.15
Cl-
H2PO4- HPO42-
37
0.004 0.03 0.004 0.001 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