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弯基础知识
[剪切折弯的问题点]
・因加压力较大、所以也需要更大的折弯设备。 ・模具磨损较快 ・对模具也有限制。(使用较大耐压的模具)
[90°剪切折弯加工]
下表格中的模具从耐压方面可对应剪切折弯加工所带来的强压、表格以往的模具的耐压为 50TON/M 不适合剪切折弯加工。另外、下表格中的上模是分割的情况下、因耳形状的耐压较弱、 所以在剪切加工时要特别注意。
10t
12t
上述表格仅供参考,关于V宽的确定还需要考虑其他诸多要素 (折弯R 、最小法兰边、压力)
[i r]
内侧的折弯半径称为角内R或ir (inside radius)。 普通折弯的ir 约是V宽的1/6。 也就是、ir =V/6 。 但是、因材质的不同、SUS 、AL会有若干的变化。
[普通折弯模具的角度]
θ
压缩应力
相反的拉伸力 加压状态θ
回弹现象的倾向
1.同一模具・同一板厚・・・・・・・SPCC <AL < SUS 2.同一模具,板厚越薄回弹就越大 3.因折弯角度不同而不同 4.对于相同板厚的折弯R越大回弹就越大
θ θ
解除压力状态θ
2. 中立面和它的移动
假设我们已经加工完成了一个V字形折弯、内侧会产生压缩变 形、外侧会产生拉伸变形。 其变形量,按顺序板材表面的变形量最大、接下来是板材内部 逐渐变小、我们可以假想在靠近中心部存在一个无压缩无拉伸 变形的面。 我们称这样的面叫做中立面(中立线)通过X-X线来表示。 中立面的位置当折弯半径ir大于5倍的板厚时位于板厚的中 央、当折弯半径小于5倍时板厚减少t变为がt´中立面偏向内 侧。 中立面半径作为P
上模尖端角度 下模角度
普通折弯是受回弹影响折弯。其对策、在原本的折弯角度多折 回弹量是最常见的方法。 90°折弯模具中有88°、85°、84°、80°也是因为这 个原因。
回弹量较小的材质・形状・板厚・・・・使用90°模具
回弹量大的材质・形状・板厚 ・・・・使用88°模具
回弹量特别大的材质・形状・板厚・・・・使用84°模具 ※普通折弯的情况下、其原则是上模尖端角度和V槽的角度需 相同。
((1(3) )领域领・域・)・・・点接触折弯
(2) 领域・・・・・普通折弯
(3) 领域・・・・・剪切折弯
【1.点接触折弯】
点接触折弯
【2.普通折弯】
普通折弯
点接触折弯(partial )是「部分」的意思、如图所示通过利用A 、 B 、C点让材料和模具接触折弯、部分指的就是这个就是这个意思。 点接触折弯被称为典型的悬空折弯、其理由是它没有完全压到底部,在 和空气接触的状态下进行折弯。 此折弯的特征就是、可以自由加工折弯角度,比如、使用30°的模具 折弯,可加工180°~30°之间的任意角度。 点接触折弯的V宽是板厚的12~15倍最为合适。
[模具角度]
剪切折弯时上模尖端部完全深入材料、通过上模和下模的面接触来消除回弹。 因此、剪切折弯无需考虑回弹量,其模具角度等同于要求加工产品的角度。
[加圧限度]
剪切折弯是需要很大TON数的折弯加工、SPCC 板厚1.6mm,每1m75ton、2mm约115ton。 这和使用的模具耐压也有关系、但加工限度考虑为2mm。(SPCC 2.0t SUS 1.5t)
折弯模具的基础知识
目的:为了提高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掌握模具的基础知识!
折弯基础知识
1. 回弹和收缩
折弯就是在一张板材的正反两面存在着压缩应力和拉 伸应力的变形。 因此、即便折弯加工到所需的角度,随着压力的消失, 材料会因反作用力圧产生反弹。 我们将这种现象叫做回弹。 回弹量一般通过角度来表示、其回弹量、因材质、板 厚、加压力、折弯半径等条件发生变化、所以很难正 确估计。 根据加压力的不同反作用力也会发生不同变化、当解 除压力时、也会存在角度变小的情况。 我们将这种现象叫做收缩。
【3.剪切折弯】
剪切折弯 上模尖端切入部分
剪切折弯的词源是(coin)、来源于「硬币制造」、「将金属作成 硬币」、是非常精确地加工方法的意思。剪切折弯的目的为了得到 很好精度、极小的内R、需要普通折弯所需TON数的5~8倍。
[V 宽]
剪切折弯所使用的V宽比普通折弯要小、是板厚的5倍。 缩小ir减小上模尖端切入量。 减小V槽面积提高面压。 因以上2个理由、无论哪个其目标都是为了不施加多余压力。
1.点接触折弯 2.普通折弯 3.剪切折弯
●三种折弯的区分
如上所述、折弯有三种方法。
一边向材料施加压力、一边结合此时的角度变化,利用
折弯压力
平面图便可得到曲线图。我们将这条曲线叫做折弯压力
(TON/M)
-折弯角度曲线图。左图是SPCC的曲线图。最初、 上升至一定压力时材料完全没有发生弯曲。
之后、折弯急速上升、在130°时压力一度达到最高。
普通折弯(bottom)是动词,「到底部]的意思。 工场用语中常用「压到底」、「底接触」等叫法、因为可以使 用较小的压力获得较好的折弯精度,所以被广泛运用。
[V 宽]
如下表所示、普通折弯的V宽因板厚t不同而不同,其数值是于计数相 乘所得。
板厚t 0.5~2.6 3.0~8
9~10
12以上
V宽
6t
8t
上模
模具种类 标准上模 鹅颈型
下模
2V下模 框用1V下模
模具No No16 No462 No121 (V=4×7 ) No122 (V=5×9 ) No123 (V=6×10 )
No124 (V=8×12 ) No320 (V=6 ) No321 (V=8 )
((1) 领域)
之后、压力慢慢减少、折弯角度超过100°时角度变
化也开始减少、相反压力上升,达到90°。
此时的压力我们称为所需TON数。((2)领域)
再施加压力的话、角度会从90°减小~4°(锐角)。
当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角度为锐角时、通过施加更加的压力,角度会再
次返回到90°。
角度变形(θ) 此时的压力时所需TON数的6倍、压力急剧增加但角 度变化极其之小。
i r ≧ 5 t ・・・・・・・ P - i r = 0.5t 参考如下
i r < 5 t ・・・・・・・ P –i r = (0.25~0.4)t
因中立面无拉伸无收缩、所以用来计算加工产品的展开长度。
压缩变形
拉伸变形
中立面
3. 三种类型的折弯
●折弯种类 折弯方法
悬空折弯 剪切折弯
点接触折弯 普通折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