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公安厅关于贯彻执行《河北省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实施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
冀公治[2008]405号
各市、县公安局,冀中公安局:
2008年2月24日省政府颁布的《河北省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实施办法》(河北省人民政
府令〔2008〕第4号,以下简称《办法》)已于3月1日起施行。
为了做好《办法》的贯彻
执行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切实做好学习宣传教育工作。
《办法》是省政府根据国家《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立法精神,紧密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民用爆炸物品管理实际,制定的一部具有很强
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地方性法规,为我省公安机关依法管理民用爆炸物品提供了更加有力的
法律武器。
各级公安机关要认真学习领会《办法》的立法精神,扎扎实实地抓好贯彻落实工
作。
要加大对公安机关民用爆炸物品管理部门和派出所从事民用爆炸物品监管工作民警的培
训力度,使他们全面掌握新形势下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监管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知识,熟记《办
法》相关条文并能准确运用。
同时,要采取召开座谈会、提供咨询服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
式,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办法》的社会宣传工作,使民用爆炸物品从业人员了解《办法》
的主要内容,增强守法意识,自觉维护合法权益,支持、配合、监督公安机关及其民警的执
法活动。
二、严格依法履行职责,进一步加强民用爆炸物品管理力度。
《办法》对《民用爆炸物品安
全管理条例》规定的民用爆炸物品生产、销售、购买、运输和爆破作业等各项管理制度进行
了细化、解释和补充,对民爆物品流向管理、仓库管理及涉爆人员培训作出了明确规定。
各
地公安机关要认真履行好《办法》赋予的职责,进一步加大民爆物品的安全监管力度,提高
安全监管水平。
(一)严格民用爆炸物品运输管理。
在做好爆炸物品运输证核发工作的同时,要严格按照
《办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加强民爆物品运输过程的检查,重点检查运输民爆物品运输车
辆是否符合国家有关专用运输车辆安全技术标准,是否符合安全防范的要求;运输的品种、
数量是否与运输证一致。
要严格掌握运输的有效期限,省辖市内运输的,一般不超过3日;
省内运输的,一般不超过10日;跨省运输的,一般不超过20日。
(二)严格爆破作业单位安全监管。
按照《办法》的规定,对我省爆破作业单位实行分类
管理,待公安部《爆破作业分级管理办法》出台后,对爆破作业单位进行分级资质认定审批。
从事道路、桥梁、涵洞等工程建设、城市拆除等营业性爆破作业的单位为甲类爆破作业单位;
为合法矿山企业提供岩土爆破作业服务的单位、使用现场混制装药车混装炸药并进行爆破服
务单位和在省内两个设区的市以上范围内因本单位生产所需进行爆破作业的单位为乙类爆
破作业单位;企业因本单位生产所需进行岩土类爆破作业的和进行高温爆破、爆炸加工、地
震勘探爆破、油气井爆破等特种爆破作业的单位为丙类爆破作业单位。
甲类爆破作业单位可
进行B级及B级以下各类爆破作业;乙类可为合法矿山企业提供D级及D级以下各类岩土
爆破作业;丙类只能为本单位提供D级以下各类岩土爆破作业或特种爆破作业。
甲类爆破作业单位申请《爆破作业单位许可证》,由所在地设区的市公安机关受理,省公安
机关对申请证明材料进行审查,根据需要可组织专家进行实地核查,符合规定的核发《爆破
作业单位许可证》(临时)。
乙类爆破作业单位申请《爆破作业单位许可证》,由所在地设区的市公安机关受理,接到申
请的公安机关对申请证明材料审查,根据需要可组织专家实地核查后,报省厅复查核准,核
发《爆破作业单位许可证》(临时)。
丙类爆破作业单位申请《爆破作业单位许可证》,由所在地县级公安机关受理,设区市公安
机关对申请证明材料进行审查,根据需要可组织专家进行实地核查,符合规定的核发《爆破
作业单位许可证》(临时)。
申请甲类爆破作业单位的爆破工程技术人员不少于8人(高级资格不少于2人,中级资格不少于3人)、爆破员不少于10人,单位技术负责人具有爆破技术人员高级资格,独立主持过B级爆破作业的设计和施工;申请乙类爆破作业单位的爆破工程技术人员不少于3人(中级资格不少于1人)、爆破员不少于10人,技术负责人有爆破技术人员中级资格,独立主持过D级爆破作业设计和施工;申请丙类爆破作业单位的持《爆破作业人员许可证》的技术人员不少于1人、爆破员不少于3人。
申办《爆破作业单位许可证》需要提交的材料内容见附件1。
各级公安机关要严格按照法定条件、程序、时限等,认真受理民用爆炸物品从业单位的申请,审查、核发民用爆炸物品购买、运输许可证和爆破作业单位许可证,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便利。
(三)严格炸药现场混装车的管理。
对现场混制装药车及其炸药半成品的运输,要按照爆炸物品运输过程进行管理,开具纸质运输证。
运输证需载明现场混制装药车车台编号、押运人、行驶路线、时间、混制地点、行驶实时联系方法等内容。
对装药完成后带余量返回地面站的,可以事先开具返回的运输证。
严禁带药混装车脱离规定路线、擅自改变混制地点。
对向爆破作业单位提供炸药现场混装服务的,爆破作业单位应当向作业地公安机关申请办理纸质购买证和运输证。
购买证的爆炸物品种类、数量,按照爆破设计方案明确的品种、数量开具。
使用现场混制装药车直接向炮孔投料作业的,由混装车单位制“炸药现场混制装药登记表”,载明混制作业单位、爆破作业单位、时间段、品种、数量、混装车剩余硝酸铵数量,一式两份,分别由混制单位、爆破作业单位现场负责人确认、签字,各执一份。
(四)严格涉爆从业人员管理。
设区市公安机关要根据本地爆破作业单位对爆破员的需求情况,适时组织爆破员参加涉爆法律法规、爆破理论及操作技能考核,对考核合格的核发《爆破作业人员许可证》,并及时录入民爆信息系统。
对改变爆破作业类别的,要重新组织考核,对考核合格的,变更相关内容,重新核发《爆破作业人员许可证》。
各县(市、区)公安机关要通过定期组织涉爆从业人员开展安全教育,不断提升涉爆从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省厅将定期组织开展爆破作业人员参加的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培训和爆破作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参加的安全培训。
三、优化爆破行业结构与布局,逐步实现爆炸物品从生产到使用的“直供”。
各级公安机关要以新条例和《办法》的贯彻实施为契机,在对本地爆破作业行业结构、行业特点和爆破作业模式等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科学制定本地爆破作业行业发展规划,依法有步骤、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爆破作业单位进行调整与整合,鼓励发展民爆物品生产、配送、爆破作业一体化的经营模式,逐步改变我省爆破作业单位规模小、数量多、技术设备落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状况,积极培育和发展一批规模型的爆破作业单位,大力压缩现有爆炸作业单位和储存仓库数量,提高质量,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爆炸物品流失和爆炸事故的发生,推动爆破作业行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各地要大力推动爆炸物品从生产到使用的“直供”,可首先以国有大型使用单位、营业性、服务性的爆破作业单位、炸药年使用量超过300吨的矿山企业为试点,鼓励民用爆炸物品产需见面,逐步实行民爆物品从生产企业到爆破作业单位的“直供”。
力争到2009年中期,实现上述单位爆炸物品的“直供”,通过减少流通环节,最大限度遏制事故隐患,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减少非法制贩爆炸物品的市场空间。
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各地要及时通知持有《爆炸物品使用许可证》的单位依照《办法》和本通知要求申请《爆破作业单位许可证》。
各级公安机关要严格把关,切实做好资料审查工作,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单位的申请不得上报。
原《爆炸物品使用许可证》至2009年10
月1日起作废,停止在我省使用。
各地接此通知后,请迅速传达到基层公安机关,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报省厅治安总队。
附件1:《爆破作业单位许可证》申请材料
附件2:爆炸作业单位申请表式样
附件3:爆破作业单位许可证(正本)式样
附件4:爆破作业单位许可证副本式样
二〇〇八年十一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