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四章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实施
第四章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实施
为什么要根据相应的学习经验来选择内容?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有一 些目标的达到是通过积累 相应的经验。
明确幼儿园课程内容概念的意义
可以促使我们思考什么是知识
可以从逻 辑上判断 内容的条 理性、一 致性
可以使我们从容 地面对“知识爆 炸”的危机
可以理解什 么是幼儿的 学习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及类型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与选择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概念及意义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及类型 第三节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
第四节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概念及意义
概念:幼儿园的课程内
容是根据幼儿园的课程目 标和相应的学习经验选择 的蕴涵或组织在幼儿的各 种活动中的基本态度、基 本知识、基本行为。
基础性原则
含义: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应该立足于幼儿基础素质 的全面发展,并为其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标 准可以看它是否与儿童现在的生活、学习有直接关 系;是否必须现在学,以后再学就失去最佳时机; 是否是文化或人类知识中的最基本成分,而且是今 后学习所必需的基础;是否具有最大的应用性和迁 移性等。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
1.顺序性
2.
连续性
3.
整合性
总结
(1)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内涵; (2)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及类型; (3)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 (4)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
幼儿园课程内容
有助于幼儿发展 的基本态度
有助于幼儿发展 的基本知识
有助于幼儿发展 的基本行为
有助于幼儿发展的基本知识
• 1、含义:关于周围世界(包括自己)的浅显而基 本的知识。
• 2、幼儿掌握的基本知识包括:
(1)生命活动必须的知识。 (2)有利于幼儿解决基本的生活、交往问题的知识 (3)为今后学习系统的学科知识打基础的知识。 (4)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生活环境的知识。 (5)为成长为未来社会的高素质公民奠基的知识
有助于幼儿发展的基本行为
1、含义:关于基本活动方式方法的知识和经验——
既所谓“做”的知识,或称程序性知识
2、分类:幼儿的基本活动从大类上看,也无非是生 活、交往、学习等,具体又可以分为自我服务、
身体锻炼、游戏、观察、探索、交流、表达等等
。
有助于幼儿发展的基本态度
1、含义:情感态度指的是对人、对事、对己的一种倾向性,它构
按照成人的经验选择内容 2、措施: 调整对幼儿学习的认识 明确幼儿的生活也是他们的学习 关注幼儿的生活 课程内容随幼儿的生活经验的变 化而变化
课程内容偏向本本
1、表现: 课程内容的选择局限于各种 版本的教材内容。 2、措施: 对现成的教材进行筛选,考 察教材的可操作性、适宜性。 关注幼儿的现实生活
幼 儿 园 课 程 内 容 的 选 择
选 择 的 原 则
幼 儿 园 课 程 内 容 选 择 中 容 易 出 现 的 问 题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
• (一) 合目的性原则
• (二) 发展适宜性原则
• (三) 生活性原则 • (四) 兴趣性原则 • (五) 基础性原则 • (六) 逻辑性原则
合目的性原则
含义:
所谓合目的性,指的是选择的课程内 容必须符合并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
如何去落实这一原则?
1.有目标意识 2.正确理解目标与内容的关系 3.考虑目标达成所需要的“关键学习经 验”
发展适宜性原则
含义: 是指课程内容既要符合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 、又能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即难度水平处在 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之内。 措施: 了解本地区、本园、本班幼儿的一般发展和 特殊需要,是选择适宜的课程内容所必须的 前提。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
(一)基本方法:心理组织法 优点: (1)适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2)调动学习者积极性 (3)灵活性较强 缺点 (1)教师很难把握 (2)较少考虑学科自身的逻辑性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
常用方法 纵向组织: 按照课程组织的某些原则, 以先后顺序排列课程内容; 横向组织: 打破传统的知识体系,使课程 内容与儿童已有经验连为一体。
面的内容
2、措施:
从课程目标出发,全面选择课程内容
将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进行比照,看 看课程内容是否兼顾了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超载
1、表现: 量大,内容偏难、深,向成人世界靠 拢 2、措施: 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遵循适宜性原则 掌握课程内容的整合技巧 课程内容的增加要有听证制度
课程内容远离幼儿生活
1、表现:
成行为的动机,影响人的行为。
2、途径:
环境的同化作用 ——周围人对某事的评价会不知不觉影响儿童,使他也持有同样的 观点。 经验的情绪效应 ——幼儿对使自己体验到愉快、满意的事物会形成积极的态度;对使 自己感到痛苦的事物则形成相反的态度, 理智分析 ——当幼儿认识到并真正理解了某种事物或特定行为的实际含义时, 会根据这种认识对它们形成“好”或“恶”的态度。
课程内容缺乏提升
1、表现: 课程内容仅仅是对幼儿经验的简 单重复。 2、措施: 对课程内容融会贯通,对孩子进 行点拨,以利于幼儿完善经验、 迁移经验。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
含义:幼儿园课程内容组织是指 创设良好的课程环境,使幼儿园 课程活动兴趣化、有序化、结构 化,以产生适宜的学习经验和优 化的教育效果,从而实现课程目 标的过程。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
(一)基本方法:逻辑组织法(论理 组织法) 优点: (1)有利于学习者获得系统知识 (2)有利于学习者做较严密的思维训 练 (3)计划性相对较强,老师容易把握 缺点 (1)过分强调知识本身的系统性和逻 辑性,很难照顾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2)与生活联系不密切 (3)很难照顾儿童学习能力方面的差 异
逻辑性原则
含义: 幼儿园的课程内容也是存 在一定的连续性和逻辑性的, 要按照内容本身的逻辑顺序来 选择课程内容。 实施: 明确学科所存在的内在规 律性
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课程目标流失 课程内容超载 课程内容远离幼儿生活 课程内容偏向本本 课程内容缺乏提升
课程目标流失
1、表现: 选择内容时,偏重智育;偏重基本 知识与技能的比重,较少情感态度方
生活性原则
含义: 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应该具有直观性、情境性和活动性, 使幼儿能够通过直接感知、操作和体验,将学习内容转化 为自己的直接经验。 措施: 让大自然、大社会成为幼儿的“活教材”,从幼儿的生经验 中活中选择内容
兴趣性原则
含义: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要考虑幼儿的兴趣。
实施 :
1.教师要善于分析、发现关注幼儿的兴趣,从他们感兴趣 的事物中选择教育价值丰富的内容,及时将它们纳入课程。 2.将必要的课程内容“转化”为幼儿的兴趣。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类型
1、按学科结构分类 体育、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 2、按活动对象的性质分 健康、自然、社会、语言和艺术 3、按幼儿直接接触的经验领域划分 共同生活、探索世界、表现与表达 4、按幼儿的心理研究成果划分 日常生活练习、感觉教育、数学教育、语言教育、 文化教育 5、按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划分 儿童生活的组织与教育、作业教学、节日和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