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及配套设施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1.模板工程概述
为保证工程质量,实现创优目标,针对本工程特点,确定地下部分墙体、柱子、顶板、梁以及地上框架柱、梁、板采用覆膜多层板;混凝土结构楼梯踏步和梁、柱节点均采用覆膜多层板。
2.模板工程施工安排
2.1本工程墙、柱、洞口截面尺寸较多等均给模板深化设计、流水施工及模板拆除造成一定的难度和不便。
依据结构形式和工程特点,结合总体施工部署,模板工程施工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2.1.1混凝土面达到质量标准;
2.1.2一次性投入资金少,周转次数多;
2.1.3模板体系材料机具尽量采取租赁的方式;
2.1.4配置数量要满足周转和施工进度要求;
2.1.5模架体系的确定要经过充分研究和设计计算,遵循“经济、快捷、质优”的原则。
2.2模板垂直、水平运输使用现场塔吊,人工配合就位。
2.3模板周转原则上按照流水段进行,按照工程质量要求,周转次数不能过多,超过规定的周转次数要进行处理或更换。
3.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3.1.1熟悉审查图纸,并对工程模板体系资料进行详细的收集。
3.1.2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及时编制模板施工方案及相关技术交底。
方案和交底需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要求编制内容详尽、通俗易懂,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1.3测量人员负责模板安装控制放线。
3.2机具准备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模板工程量,提前做好模板施工机具的准备工作,确保模板能够及时得到加工、修整。
3.3材料准备
依据模板使用材料的规格和数量,制定加工订货计划,按照施工进度的要求,组织材料进场。
3.4生产准备
3.4.1搭设木加工棚和硬化平整加固拼装场地,在模板计划加工时间前,加工设备要进场安装调试完备。
3.4.2组织劳动力按需进场,施工人员进场前进行操作工艺、质量标准、安全卫生、消防等项目的技术培训。
3.5主要部位的模板设计与支设
3.5.1 基础导墙模板
(1)外侧采用砖模。
沿基础底板外边线外返50mm砌筑
240mm厚实心砖墙做为基础底板外侧模板,同时兼做为底板防水保护墙。
具体见下图:
基础导墙模板节点图
(2)砖模砌筑高度=基础底板厚度+300(底板导墙高度)+100(地下防水压顶)。
(3)根据设计要求,导墙顶部1/2厚度处埋置止水钢板。
导墙内侧模板用15厚覆膜多层板+50×100mm方木组成。
模板支撑采用吊模方式支设。
(4)墙模与边坡之间在浇注基础底板混凝土之前回填
并夯实,以免浇注基础底板混凝土时,混凝土侧压力过大对砖模及防水层造成破坏。
3.5.2框架柱模板均采用木模板,考虑到经济性及工程的进度,选用现场自制覆膜多层板模板。
模板面板为15mm 厚双面覆膜多层木胶合板,50×100mm方木做背楞,中心间距不大于250㎜。
考虑到柱混凝土成型后的观感质量,所有框架柱截面内部均不设对拉螺栓,只在柱箍边设置对拉螺栓。
3.5.3墙体模板
①墙体模板安装
墙体模板采用15mm厚覆膜多层板、50mm×100mm木方及Φ48×3.5钢管做背楞,对拉螺栓固定。
a、底板四周外墙底部(300mm高导墙)水平施工缝采用预埋200×3的止水钢板+腻子型遇水膨胀止水条,其他外墙水平施工缝采用20×30的腻子型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
b、安装时,50×100的竖向龙骨钉在面板上,内水平钢楞采用2根Φ48×3.5钢管,间距700mm,外竖向钢楞采用同规格钢管,间距500mm,对拉螺栓采用M14的工具式对拉螺栓,间距700×700mm。
c、外墙螺栓为防水螺栓,内墙采用M14普通螺栓,使用时预先穿好20的塑料套管,塑料套管必须穿过模板。
外墙防水螺栓用M14的工具式对拉螺栓,中间焊止水环,止水环用3mm厚50×50mm钢板,双面焊接,满焊没有缝隙。
d、模板穿墙螺栓设置,横向间距700mm,竖向间距700mm,距模板上下口均为200mm;先水平后竖向设置双排双Φ48×3.5钢管,固定钢管采用市政用的较厚的卡子,然后使用M14的对拉螺栓固定;墙竖向设三道钢管斜撑(沿纵向间距1000mm),分别支撑于从上至下200mm、1200mm、2200mm处水平钢管背楞。
平整度、垂直度均控制在2mm以内;模板调整垂直后,拧紧穿墙螺栓;钢管斜撑两端用可调节顶托固定,从而顶住模板,便于调整木板垂直及平整。
具体详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