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版高中政治
内容问题化设计问题思维化导学思维活动化措施估时
年月日第周第课时
章节第四课课题第二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
梦
课堂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通过回顾历史,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并明确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理解中国梦的本质,以及实现伟大梦想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
通过回顾历史和观照现实,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和步骤,明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教学
重点
中国梦的本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教学
难点
中国梦的本质
教学
媒体
PPT课件和传统的教具。
学法
指导
教师以问题的方式启发式教学为主,辅之以师生的探究活动。
相互交流,学生自主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
内容问题化设计问题思维化导学思维活动化措施
估
时导入新课:
阅读教材P46“探究与分享”,结合
材料,谈谈对“只有创造过辉煌的
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经历
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
切的渴望。
”的理解。
英国人李约瑟,研究中国科学技
术史的著名专家,英国皇家科学
院院士,英国文学院院士,英中友
谊协会会长。
他站在世界科学史、比较科学史
和中外科学交流史的高度,把中
国科学文明置于世界史中应有的
地位:比如
[1] 解高次方程的霍纳法是
法国数学家霍纳于1819年建立
的,但是宋代数学家秦九韶在
1247年提出的方法实际上与霍纳
法一致,却早于霍纳572年。
[2] 当西方人争论谁在
1615年左右最先发现太阳黑子
时,中国早在公元前18年以来便
系统记录了太阳黑子,比欧洲早
了1500年。
公元前1400年至公元
1600年间,中国有90项超新星记
录,其中1054超新星是近代射电
天文学家感兴趣的蟹状星云的残
迹,而西方过去对此闻所未闻。
中
学生课前预习
阅读材料,谈谈对“只有
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
得复兴的意义;只有经历
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
有如此深切的渴望。
”的
理解。
3.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
材料:中华民族历来就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天下太平、共享大同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理想。
中国历史上曾经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协和万邦”始终是中国的核心理念。
近代以后一百多年见,中国内部战乱和外敌入侵频频发生,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十分珍惜和平安定的生活。
中国人民怕的就是动荡,求的就是稳定,盼的就是天下太平。
我们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既努力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
阅读教材P48“相关链接”,理解中国梦是奉献世界的梦。
面对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国际社会也出现一些曲解和误读、疑虑和猜忌,有的人担心中国的发展是一种“威胁”,有的人将中国梦歪曲为“扩张梦”“霸权梦”,还有人认为中国会跌入所谓大国冲突对抗的“修昔底德陷阱”。
中国梦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国家
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
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中
华民族的“家国天下”情怀。
只
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才
能幸福。
国家梦、民族梦的实现
过程,为每个人梦想的实现提供
了广阔空间。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
小”。
只要每个人都把人生理想融
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
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就会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
量
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
赢的梦。
中国人民愿意同各国人
民在实现各自梦想的过程中相互
支持、相互帮助。
中国愿意将自
身发展经验和机遇同世界各国分
享,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快
车”、“便车”、“顺风车”,实现共
同发展,让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
中国梦是追求和平的梦。
实际上,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
中央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决定
了中国的梦想,不仅关乎中国的
命运,也关系世界的命运。
中国
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
世界各国人民,是中国人民和世
界各国人民共同的福祉。
随着国
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将在力所能
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
义务,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体,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
业做出更大贡献。
阅读材料,理解中国梦
与世界人民的美好梦想
息息相通。
阅读材料,理解中国梦
是奉献世界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