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和风带一轮复习
知识回顾 夯基固源 高频考点 层级突破 知能训练 落实体验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知识回顾 夯基固源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与移动规律
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
A为___赤__道__低__气__压___带
C为__副__热__带__高__气__压____带南北半球同纬度
(1)七个气压带EG为为__副__极__极__地__地__高__低__气__气__压__压_______带带
知识回顾 夯基固源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
气压中心N是_亚__洲__(_印__度__)低__压__,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知识回顾 夯基固源 高频考点 层级突破 知能训练 落实体验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知识回顾 夯基固源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3.季风
1月
7月
高频考点 层级突破
考点一
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典题感悟
深化探究
考点专练
2.运用规律巧记各气压带或风带以及季风环流对降水的影响 降水形成的两个前提条件是:①气温下降,使水汽达到饱和凝结。② 有充足的水汽。依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总结出以下规律:
气流上升气温降低,赤道低气压带、
水汽容易凝结
副极地低气压带
第2题,考查地理图像的判读能力。 图中风向和风速的纬度分布规律一般 是以下垫面附近为基准的,洋流、地 势起伏、降水和气温的分布规律同样 如此。据此分析,图中在下垫面附 近,赤道附近的风向为东风,中纬度 为西风。在盛行风的影响下,形成了 北赤道暖流和西风影响下的洋流。因 此D正确。赤道地区终年气温较高、 降水较多,图中的风速在赤道地区值 最小,因此A、B两项错误;地势起伏 不具有纬度分布规律,因此C项错 误。故选D项。
2.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 __太__阳__辐__射__、_大__气__环__流___、_海__陆__分__布__、地形、洋流等。
知识回顾 夯基固源 高频考点 层级突破 知能训练 落实体验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高频考点 层级突破
考点一
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典题感悟
深化探究
考点专练
(2015·青岛一中月考)读下图,在地球自 转的情况下(假设地表均一,太阳直射点 位置不动),探究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 球为例)。 (1)同为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 低气压带的成因有何不同? (2)赤道吹向两极的高空气流为什么只能到 南北纬30°附近?
到四个点关于0°纬线的对称点,然后对比分析即 可。例如②点7月份的风向为东风,风速为5 m/s, 在右侧(1月份)相应的纬度和高度找出对应的点,其 风向为西风,风速为15 m/s,风速变化为10 m/s。 ①点7月份的风速为10 m/s,1月份的风速为5 m/s,风 速变化为5 m/s,风向均为西风。③点1月份的风速 为0,风向为西风,7月份的风速为5 m/s,风向为东 风 , 风 速 变 化 为 5 m/s 。 ④ 点 1 月 份 的 风 速 为 20 m/s,风向为西风,7月份的风向为西风,风速为15 m/s,风速变化为5 m/s。综合上述判断,②点的风 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故选B项。
典题感悟
深化探究
考点专练
(2)抓“分布”——突破位置判断。 ① 抓 纬 线 分 布 特 点 : 纬 线 0° 、 30° 、 60° 、 90° 分 别 是 赤 道 低 气 压 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的中心纬线。
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的 ②抓相间分布特点所有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的 ③抓图形分布特点:气压带、风带在不同的变式图中呈现不同的分布 特点,如下所示(箭头表示风带):
知识回顾 夯基固源 高频考点 层级突破 知能训练 落实体验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高频考点 层级突破
考点一
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典题感悟
深化探究
考点专练
(3)同为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 地高气压带的成因有何不同? (4)从图中可以看出,气压带和风带的分 布有何特征?
(3) 两 极 地 区 , 气 温 低 , 空 气 冷 却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极地 高气压带,属于热力因素引起 的 ; 南 北 纬 30° 附 近 上 空 , 来 自赤道上空的气流在此聚集下 沉,近地面形成副热带高气压 带,属于动力因素引起的。 (4) 全 球 气 压 带 、 风 带 相 间 分 布。
_亚__马__孙__平__原___、刚果盆地、马 来群岛
西风带
温带海洋性 欧__洲__大__西__洋__沿岸、美洲太平洋
气候
沿岸等地区
副__热__带___高__气__压__带_和 西风带交替控制
地中海气候
_地__中__海____沿岸、北美洲的加利 福尼亚沿海、南美洲的智利中
部、非洲南端的_好__望__角__地__区_
风由低纬吹向高纬气温
降低,水汽容易凝结
西风带
降水较多
风充由足海,洋容吹易向凝大结陆降水水汽夏季风
知识回顾 夯基固源 高频考点 层级突破 知能训练 落实体验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高频考点 层级突破
考点一
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典题感悟
深化探究
考点专练
气 水流 汽下 不沉 易凝气结温升高,极副地热高带气高压气带压带、
知识回顾 夯基固源 高频考点 层级突破 知能训练 落实体验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知识回顾 夯基固源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与移动规律
【温馨提示】(1)全球气压带、风带均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 而且气压带表现为高压和低压相间分布。 (2)同一半球,信风带与西风带风向相反,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各有一个
(2)六个风带BDF为为为______低中极______纬纬地______信 西 东______风 风 风____________带带_带南 各北 有半 一球 个同纬度
(3)季节移动规律
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与两分日相比,气
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__偏__北___,冬季__偏__南___。
(2014· 高 考 福 建 卷 ) 下 图 示
意1月、7月北半球纬向风
的平均风向及风速(单位:
m/s)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风向和风速季节变
化最大的点是(B )
A.①
B.②
C.③
D.④
第1题,考查图像的判读能力。注意图中纬度不是 关于赤道对称的南北纬,均为北纬。0°纬线左侧 是北半球7月份的风向和风速,0°纬线右侧是北半 球1月份的风向和风速。判读四个点的风速和风向 季节变化时,需要结合纬度和高度进行分析,即找
知识回顾 夯基固源 高频考点 层级突破 知能训练 落实体验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高频考点 层级突破
考点一
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典题感悟
深化探究
考点专练
(2014·高考福建卷)下图示意1月、 7月北半球纬向风的平均风向及风 速(单位:m/s)随纬度和高度的变 化。读图,回答1~2题。 2.下列地理现象与图中风向、风 速纬度分布规律相似的是( D) A.气温分布 B.降水分布 C.地势起伏 D.洋流分布
1.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特点及移动规律 突破该部分内容应注意“三抓”。 (1)抓“偏转”——突破风向的判断。 风带的风向判断应由高压带和低压带的分布以及所在半球的地转偏向 力作用特点来确定。
知识回顾 夯基固源 高频考点 层级突破 知能训练 落实体验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高频考点 层级突破
考点一
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东亚 季风
A_西__北___风
C__东__南__风
南亚 季风
B__东__北__风
D__西__南__风
成因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_气__压__带__、__风__带__季__节__移__动_
【温馨提示】(1)南亚的西南季风是由于夏季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
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而形成的。
知识回顾 夯基固源 高频考点 层级突破 知能训练 落实体验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知识回顾 夯基固源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
气压中心M是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知识回顾 夯基固源 高频考点 层级突破 知能训练 落实体验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知识回顾 夯基固源 高频考点 层级突破 知能训练 落实体验
思维导图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知识回顾 夯基固源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与移动规律
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高低纬受热不均 _地__转__偏__向__力___影响
⇒三 环圈 流① ②③低 中高纬 纬纬度 度度环 环环流 流流圈 圈圈
高三总复习·地理
第二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 第2讲 气压带和风带
考
考点一 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点
Hale Waihona Puke 考点二 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与季风环流
【考纲要求】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权威解读
1.识记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 律。 2.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气压带、风带季 节移动对大气活动中心的影响,了解季风环 流的形成。 3.绘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分析 气压带和风带对世界各地气候的影响。
地中海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5) 赤 道 低 气 压 带 热带沙漠气候西 风带副热带高气 压带和西风带交 替控制赤道低气 压带和信风带交 替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