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题研究反思

课题研究反思

课题《初中生物如何评价学生》研究反思
评价是教育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课程评价的宗旨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注重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拥有自信。

随着课程改革的起步与深入,如何在课程改革中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问题。

在新课改中,对学生发展性评价需要我们思考如下几点:
1、转变教师的观念
过去的教学评价过分注重甄别与选拔,过分注重终结性评价。

而新课程评价的宗旨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是学生评价改革的核心。

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的趋势,不能以一份试卷的分数下结论;应发挥评价过程中的激励作用,应采取多元化评价,要让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2、制定多元化的评价方案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定量评价:课程改革不是放弃基础知识与技能,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所有学生经过努力都可以达到的,必要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是生物科学素养的载体,是作为一个公民应具备的知识。

(2)学习过程与学习能力的定性评价:在这部分主要从学科特点实际出发,以档案袋评价;同伴的评价;教师评价等几方面进行。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现了对学生的关注与关怀,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一个分数等级并与他人比较,而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促进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

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重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重视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的过程;使评价成为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
自己的才华的过程,这样的评价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促进教师水平的提高,促进教学实践的实效性。

3、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多主体评价
要注重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过程和方法的关注与整合。

强调评价的过程性并且关注个体差异。

这就要求改变将纸笔测验作为唯一主要的评价手段的现象,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除了纸笔测验以外,还有访谈评价、问卷评价、运用核查表进行观察、成长记录袋评价和表现性评价等。

发展性学生评价尤其注重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作用。

传统的教育评价,片面强调和追求学业成绩的精确化和客观化,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往往使学生的自评变得无足轻重。

发展性学生评价试图改变过去学生一味被动接受评判的状况,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

通过学生对评价过程的全面参与,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反思、加强评价与教学相结合的过程,成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调整等自我教育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成为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和技能不断增强的过程。

教师不仅要做好自身对学生的评价,更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使自己从讲台上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总之,如何构建真正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我们发现、探讨、改进、提高。

只有构建起真正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课程改革才能成功,基础教育才会有质的飞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