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汾酒调研纲要重点问题●2010 年,汾酒集团与国资委签订的销售计划是45 亿元,其中股份公司销售目标是29亿元,1-4 月股份经营情况与计划相符。
●股权激励:当前没有听到这方面构想,也希望机制更科学合理规范。
前两天开会,遇到洋河总工身价已百万,泸州总工已过千万,相比之下,汾酒激励是不够。
●销售公司股权:集团持有销售公司40%股权是上市公司合并损益表中少数股东权益主要来源,管理层已考虑这部分股权收归上市公司,但时间、方式均暂无定论,董事长李秋喜也未对此明确表态。
●汾酒,竹叶青,杏花村各品牌的产品发展规划,定位等等进展如何;目前各系列酒收入占比如何。
●销售费用为什么如此之高,无论销售费用率和销售费用额都高于洋河股份,如何提高销售费用的效率。
●找北京和陕西的经销商了解汾酒在省外市场开拓中进展如何,遇到的问题,目前汾酒的改革力度如何;(陕西、北京09年上亿了,河南、河北和山东将近上亿)●找盛初的负责营销策划的人了解目前方案的进展,在那边具体落实的情况,以及他对目前市场前景的看法。
产品形象打造,涉及到其整体品牌部门的改革,广告片,广告语,广告公关公司的选择,投放媒体选择。
●找汾酒股份的人(最好营销中层)了解目前一些改革的进展落实情况,以及效果,了解汾酒股份与国资委今年签订的合同销售计划和利润各为多少,外省市今年的销售任务如何制定?(2010 年,汾酒集团与国资委签订的销售计划是45 亿元,其中股份公司销售目标是29亿元)1、公司体制改革●管理层薪酬不高,公司有没股权激励的计划?A:当前没有听到这方面构想,也希望机制更科学合理规范。
洋河总工身价已百亿,泸州总工已过千万,相比之下,汾酒激励不够。
●集团整体上市提上日程。
集团持销售公司40%股权如何解决。
这是上市公司合并损益表中少数股东权益主要来源,管理层已考虑这部分股权收归上市公司事宜,但时间、方式均暂无定论,董事长李秋喜也未对此明确表态。
一个客观现实是李秋喜任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国资委对他的考核是以集团为考核单位,考核的是利税和销售收入,故销售公司40%股权处理与李并无直接利益关系。
●近期上市公司有望从汾酒集团手中收回杏花村品牌,届时上市公司将成为拥有汾酒、竹叶青、杏花村三大名酒品牌的企业,为长期品牌规划打下基础。
当前,首先考虑将集团自己经营的杏花村酒整合进股份,09 年销量约有3000 多吨。
由于该部分酒实际上由销售公司销售(股份持股60%),该部分营收已并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
将这部分资产整合进上市公司,主要是想重新打造杏花村品牌,并且将彻底清理集团与其他企业合作开发的杏花村系列,并希望等市面上老杏花村系列逐渐退市后,再向市场重点推产品、价格都重新调整后的“杏花村”品牌。
未来要从品牌上形成汾酒、杏花村和竹叶青三大系列。
当前,股份销售公司只负责销售汾酒系列、杏花村系列和竹叶青系列。
●人员调整告一段落,大手笔显大魄力。
09 年10 月份汾酒集团高层完成换班,从2010年2 月份开始,股份与集团干部队伍进行了调整,对25 个处级岗位进行了公开竞聘,且基本上所有分子公司所有部门(除证券、法律、财务)干部岗位都进行了竞聘。
2、发展规划●新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提出四个目标:用五年时间进入行业前三;2015年实现百年金奖、百亿汾酒,目前股份收入占集团比例70%;五年内65度原酒达到3-5万吨规模,竹叶青达成3万吨成品酒规模;原酒储存能力5年达到6-8万吨。
●定位新模式——从次高端到超高端的超越。
汾酒定位战略的第一步:以400-600元/瓶的青花瓷汾酒作为次高端全国性品牌,获得广泛成功,并累积达20亿元以上的销售总额,以此初步巩固次高端的领导地位。
汾酒定位战略的第二步:以1000元/瓶以上的国藏汾酒作为超高端,直接对准目前的超高端年份酒的竞争,获得领先的几个标杆。
●产品线新模式——清晰识别和价位组合。
强化产品线识别:名酒企业都是以核心产品线识别作为品牌识别的核心,其它产品线都采取副品牌或分品牌模式,以防止品牌价值稀释,汾酒将逐步形成:国藏汾酒、青花瓷、老白汾系列汾酒完整清晰的产品线识别模式,以强化汾酒战略性品牌价值。
强化产品线友好性:适当调整青花瓷省外单品单价,实现省内对上对下延伸,省外高端双价位组合新模式,从而实现错位竞争,迎接次高端细分市场高速增长的外部机遇。
●区域市场新模式——省内渠道掌控,省外渠道聚焦省内根据地市场掌控:首先,是渠道中心下移,必须进行更扁平、更密集的商家资源整合,实现省内销售网络深度掌控;其次,核心终端掌控,对核心酒店、烟酒店和商超进行完全深度掌控。
实现贸易驱动型向市场驱动型渠道模式转变。
省外市场实现板块聚焦:首先要实现形象标杆市场的复兴,北京市场是重中之重;其次,实现传统清香基础市场的培育,河北、河南、内蒙和陕西等基础市场板块的形成;最后,在全国其它市场形成点状标杆市场。
●品牌新模式——聚焦、聚焦、再聚焦。
目标对象聚焦:将战略品牌资源聚焦于中高端政务、商务领袖,广告片形象设计非常有品位。
高端媒体聚焦:致力于央视及核心时间段等等。
品牌载体聚焦:聚焦青花瓷主品牌等核心品牌。
●深度营销仍处前期规划阶段。
与汾酒合作的咨询公司北京盛初过了年才进厂,当前驻扎在山西进行调研熟悉情况。
其关于汾酒品牌、价格、市场的总体营销策划方案仍未出台,估计见效要1 年以后。
●2010 年,汾酒集团与国资委签订的销售计划是45 亿元,其中股份公司销售目标是29亿元,1-4 月股份经营情况与计划相符。
●2010 年前4 月销售情况:青花瓷销售约540 吨,10 全年计划销售1300-1500 吨,09 年实销1000 吨出头;老白汾销售约3500吨,10 全年计划销售10500 吨,09 年实销9000吨;竹叶青销售约1300吨,10 全年计划销售3600 吨,09 年实销约2800 吨略少一点。
玻汾销量6000 吨,2010 年公司计划总销量约22000 吨,09 全年是18900 吨。
汾酒李秋喜表示,公司已经开始着手调整产品结构,要确立普汾、特汾、杏花村、青花瓷、国藏产品的塔形结构。
“青花瓷为高档产品的分水岭,以年800-1000吨的速度递增,中档代表产品每年则以3000吨的速度递增,确保每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速度递增。
”占收入28%的青花瓷和收入51%的老白汾是完成未来收入增量的方向。
竹叶青竹叶青当前销售收入2 亿左右,市场发展空间很大。
当前,产品如何定位,品牌、营销规划等都在策划中,但准备成立独立公司来运作。
从产品来说,竹叶青的保健功能很显著,但此前宣传不够。
目前也在做一些工艺优化的工作,如运用现代中药提取技术等,并正在与中国中医药研究所就产品功能定位等进行沟通。
公司准备扩建竹叶青产能,如厂区旁边新收购的1050 亩地主要就是用于竹叶青等保健酒。
杏花村品牌是股份的,但十几年前低价转让使用权给了集团。
结果,十几年来杏花村品牌做得非常烂。
2009 年提出收回至股份公司,现在收回来了,但股份公司规划的杏花村新产品仍未上市,连如何定位等都在考虑。
当前,市面上仍有些旧包装在销售,市场对杏花村的认知也非常不好。
故公司想等市场上存在的老产品逐步消化后才会推出新品。
原来集团有40 几个合作伙伴开发杏花村系列,股份已在09 年11 月要求其停止生产,但这些品牌并未停下来等。
比较复杂,如原来有合同的,合同没到期的等。
杏花村的新品牌、新定位、新价格要出来还需要一段时间。
当前,首先考虑将集团自己经营的杏花村酒整合进股份,09 年销量约有3000 多吨。
由于该部分酒实际上由销售公司销售(股份持股60%),该部分营收已并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
将这部分资产整合进上市公司,主要是想重新打造杏花村品牌,并且将彻底清理集团与其他企业合作开发的杏花村系列,并希望等市面上老杏花村系列逐渐退市后,再向市场重点推产品、价格都重新调整后的“杏花村”品牌。
找盛初的负责营销咨询的朋友详细了解项目进展情况,以及落实情况,效果如何;●中长期新规划了两个工业园区:一个是老厂区旁边1050 亩地,计划主打保健酒。
土地仍待批,但前期居民迁移工作已完成;第二个是山西省政府想在杏花村搞一个酒业集中发展区,规划面积7000 多亩。
已与汾酒签订了一个框架协议,将依托汾酒品牌和杏花村品牌。
另外,吕梁市政府领导春季糖酒会期间考察了茅台、五粮液、老窖等,觉得对汾酒支持力度不够,后续可能加大支持力度。
3、品牌建设●公司将高举清香大旗,坚持“文化汾酒、清香汾酒、历史汾酒、安全汾酒”的思路,正在从适应消费者到引导消费者转变。
●收回公司品牌管理权,统一包装。
公司现已收回开发品牌的品牌管理权,并将总经销商改为区域品牌代理,划分区域进行销售,防止区域间“窜货”行为。
同时,开发品牌的包装将统一由上市公司负责,防止假酒产生。
●削减开发品牌。
公司终止年度销售额低于500 万元的开发品牌,将开发品牌门槛提高到1000 万元以上。
08 年,经销商开发品牌减少到72 个,计划缩减到50 个之内。
根据公司规划,2009年销售收入低于1000万元的开发品牌也会被公司取消,届时公司的开发品牌数量将会进一步降低,品牌形象进一步得到提升。
执行问题,●广告投放的策略转变,广告片,广告语,广告公关公司的选择,投放媒体的选择,品牌部门的构架●2010 预计销售费用规模,具体投放方向,如广告等?A:基本上占收入的20%,广告费2 亿多,其他是市场投入。
今年投费用是为今后销售打基础,2010 年省外投入会大一点。
但管理费用会基本稳定。
●增强市场监控,加强“窜货”管理。
今年将销售人员派驻到市场中,监督市场情况,尤其是“窜货”情况。
调研问题:1、如何改进包装?2、公司在产品防伪技术上有没有新的进展3、品牌建设方面。
投入费用预算,目前存在问题,对于品牌营销队伍的建设问题,广告公司,公关公司的选择问题,目前进展如何。
4、公司2008年花5000万投资的电视剧《杏花魂》为何迟迟没有播放?5、与营销咨询公司盛初的合作进展如何?主要涉及哪些方面?6、品牌部门改革如何4、市场营销4.1销售目标●在三年发展规划中,公司提出上市公司名白酒产品销量提高至3万吨,竹叶青产量提升至2万吨的计划,也就是说在三年计划中,上市公司名白酒产品销量翻番。
该计划已呈报山西省国资委,我们相信换届后的管理层在新的激励机制下,具有足够的动力实现该目标,并且在前期制定过程中,亦已考虑到了计划的合理性。
同时,公司还提出在今年下半年扩大产能3000吨的计划至18000吨(65度酒产能),以应对市场扩张需求。
●2009年10月10日举行的《2009年山西汾酒秋季糖酒会的经销商论坛》中,汾酒集团表示,将在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达到55亿元以上、产销量逾8万吨、实现利税17.5亿元,全力打造中国一流的“名优白酒、保健酒和酒文化旅游”三大基地,在这一基础上,又深入提出5年计划,将汾酒全面推向一线名酒的战略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