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大气环境一、命题分析大气是地球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球环境中最为活跃的要素,它与其它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使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特征;大气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十分显著,气候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二、考点精讲1大气的组成和分层(1)低层大气的组成及作用(2)垂直分层①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2.大气的热力作用(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总结(2 )大气的保温效应大气把地面辐射的绝大部分吸收(长波辐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保存了热量。
大气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能量返还地面,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起到“地球外衣”的作用。
3.大气水平运动的作用力4.全球性大气环流(1 )三圈环流的形成及表现条件:假设地球表面性质均匀。
形成因素:①高低纬度间的受热不均;②地转偏向力。
形成及分布:包括低纬环流(0° —30°),中纬环流(30° —60°),高纬环流(60°—90°)。
画图说明:带多雨带、极地少雨带影响部分地区气候的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等(2)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原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南北移动。
移动方向: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产生的影响:使同一地区在不同的季节受不同的环流控制,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天气、气候状况;很多气候类型的形成均与此有关,如: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等(3)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南半球基本上呈带状分布,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优势北半球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分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海陆相间分布流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对天气的影响(1)气团与天气性质分类:暖气团和冷气团;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天气晴朗。
影响我国气候的气团:夏季:热带海洋气团(太平洋)一一东南季风:降水多一一我国东部地区赤道气团(印度洋)----------- 西南季风:降水多一一我国西南地区冬季:极地大陆气团-------- 西北季风:降水少(2 )锋面系统与天气冷锋与暖锋准静止锋(3 )气压系统与天气6、气候形成因子(1)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影响气候的最基本的因素,它决定了全球气候从低纬向高纬由热带向亚热带、温带、寒带过渡的总体分布特征(是"以温定带”的基础);(2)大气环流:大气环流对气候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大气环流在海陆间、高低纬间进行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交换,对全球降水分布产生最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大气环流本身也是重要的气候现象,大气环流使同一气候带内由于降水差异而形成不同的气候(是“以水定型”的条件);(3)下垫面(地面状况)则使各地气候进一步复杂化。
因为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不同的下垫面直接影响大气的水热状况,海洋与陆地: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温度变化小、变化慢;降水丰富,且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小(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
地形地势:山地比附近平原温度低,温度变化小;阳坡与阴坡;迎风坡与背风坡;垂直差异。
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反射率:新雪>冰面>裸露地面>植被覆盖地面>海洋(4)「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CO2等增多,温度升高)人类活动“匚改变地表物理特性和生物特性(兴修水库、植树造林影响气候)7、气候类型(1)特殊分布:A远离亦道的热带雨林气候一一“来自海洋的信风十地形迎风坡十沿岸暖流”热带雨林气候大致分布在赤道南北纬10°之间的地区,受纬度位置及大气环流的影响,具有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主要位于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亚马孙河流域及亚洲印度尼西亚等地。
那些远离赤道的地区,只要气温、降水量等达到一定数值也可以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这样的地方在地球上有四处,即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
它们虽然远离赤道, 但由于处于来自海洋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热带雨林的条件,所以发育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B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一一“地势高”热带草原气候大致分布于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位于热带雨林气候的两侧,因处在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之下而形成。
赤道穿过东非高原,本地区理应为热带雨林气候,但由于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气温相对低,对流不旺盛,降水少,从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C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一一“西风带内安第斯山脉的北风坡”温带大陆性气候一般分布于温带大陆的内陆地区,距海洋较远,干旱少雨。
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 东面距海洋较近,并处于西风带内,但该地处于安第斯山脉东侧的背风地带,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因此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D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从“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上可以看到,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之间的地区。
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及南美大陆西岸狭长地带,许多人误以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分布于南北纬40°〜60。
大陆西岸。
事实上,只要是温带地区,又能受到西风的影响,终年有暖湿空气从海洋面上吹来,就可以形成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如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智利火地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2)重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及特点(总结)、三类大气环境问题三【高考题回放】1.(2008年广东卷)某地房屋墙壁很厚,门窗多达二至三层,该地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到的房屋的主要功能是保暖。
答案:1.B2.(2008年广东卷)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等因素影响,近地面形成了风带和无风带(无盛行风地带),全球无风带的分布范围是A.南北纬30°附近B.南北纬40°附近C.南北纬60°附近D.南北纬80°附近解析:风是指空气的水平运动,无风带主要是盛行上升或下沉气流的地区。
南北纬40°附近受西风带或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南北纬60°附近地区主要盛行西风;南北纬80°附近地区主要盛行极地东风。
答案:A(2008年上海卷)地理教学中经常用一些示意图来表示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
图3 3•图I显示的是沿海山地迎风坡成云致雨的过程,这种降水类型称为:A .锋面雨B .对流雨C .台风雨D .地形雨4.图2显示的是某一自然地理现象的循环过程,该过程为:A .海陆间循环B .海上内循环C .夏季风环流D .冬季风环流5.图3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图中等值线表示:A .南半球7月等温线B .南半球1月等温线c .北半球7月等温线D .北半球1月等温线解析:第4题主要要弄清海陆间循环和夏季风环流之间在环流形式上有什么区别;第根据温度的变化规律可以推知该大陆位于南半球,判断月份则主要根据:的缘故,一月份,无论南半球和北半球,七月份则相反。
答案:3D 4C 5A(2008年江苏卷)图6为“某月沿6.上述“某月”是A . 1月B . 4月C . 7 月D . 10 月7 .该月份甲地盛行A.东南风 B .东北风C.西南风D. 西北风&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A.高温多雨B. 低温少雨C.温和多雨D. 炎热干燥解析:第6题:从图中看出赤道低气压5题: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大陆等温线都向南凸出,海洋等温线都向北凸出;0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me位于赤道以北,副热带高气压在北半球主要分布在30O-40 oN,南半球则主要分布在20O-30 oS,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判断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应该是北半球的夏季。
第7题:甲地位于10oS附近,7月份,该地受东南信风控制。
第8题:乙地位于30O-40 oN之间,属于地中海式气候,此时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候炎热干燥。
答案:6C 7A 8D9.(2008年广东卷)2008年奥运圣火首次照亮世界之巅。
综合考虑各自然因素,适宜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季节是A.春季B.秋季C夏季 D.冬季解析:攀登珠穆朗玛峰要综合考虑各种条件,包括气候(气温、降雪、风等)、地质、冰雪分布状况。
每年春季气温回升快,空气运动相对平稳,尤其是在印度雨季来临之前,此时该地降水少,大风日数少,是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最佳季节。
夏季气候最高,可有效避免冻伤。
答案:AC(2008年江苏卷)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 —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南退而移动。
图9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 .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图示位置时A.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吹东北风 B •副热带高压南侧洋面处于台风活动期C.台湾海峡受上升气流影响而多雨 D .华北地区干燥少雨11 •下列诗句描述的降水情景,可能出现在图示时期的是A.清明时节雨纷纷B. 黄梅时节家家雨C.雨滴梧桐秋夜长 D .清风细雨湿梅花解析:第10题: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于25oN时,时间是6月份,雨带位于长江流域,此时正值梅雨季节;或者处于雨带南移的9、10月份。
第11题:6月份正是“黄梅时节家家雨”的时节,而9、10月份又被许多文人墨客描绘成“雨滴梧桐秋夜长”,A、D 选项则分别描绘的是春季和冬季,该题有很多学生容易将雨带南移漏选。
答案:10BD 11BC12.(2008年广东卷)我国四川盆地是有名的雾区,重庆冬季无云的夜晚或早晨,几乎80%是雾日,有时终日不散,有“雾都”之称。
分局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 (4)题。
(共8分)资料一: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现象。
雾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或清晨。
资料二:见表3。
表辐射雾与平流雾的比较概念与特征形成条件辐射雾是由地面辐射冷却,使近地面大气降温而形成的雾。
多出现在冬半年晴朗、微风的夜间和清晨。
①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充沛;②地面辐射使近地面气温降低,利于水汽凝结;③风力弱,近地面大气稳定,水汽积存下来;④有充足的凝结核。
ton iw) 辐射雾和平流雾中,具有明显季节性特征的是 _________________ 雾。
(分) (2) 海洋上暖湿的空气流到的洋面上,一般形成 ________________ 雾。
(1分)(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象谚语“十雾九晴”中的“雾” 一般指雾。
(1分)(4)重庆的雾大多属于辐射雾还是平流雾?分析形成原因。
(5分)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现场学习能力和考生根据提供的材料探究地理事物的能力, 根据提供的资料和对地理知识的融合起来,具体每一种雾的了解和掌握,生成自己的知识能力, 就能很容易地解决地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