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粉炉炉膛
三、煤粉炉的结渣
• 在炉膛火焰温度为1400~1600℃的情况下,灰分呈熔化或
软化状态,灰粒是以液态或半液态的形式黏到受热管壁上, 然后被受热面管壁冷却形成一层密实的灰渣层,称为结渣。 其危害是: ①使传热减弱、工质吸热量减少,排烟温度升高,排烟热损失 增大,锅炉效率降低; ②炉膛受热面结渣导致炉膛出口烟温升高,过热蒸汽超温,为 维持汽温稳定,有时运行中不得不限制锅炉负荷; ③结渣往往不均匀,因而水冷壁结渣会对水循环系统安全性和 水冷壁的热偏差带来不利影响; ④炉膛出口对流受热面结渣可能堵塞部分烟道,引起过热器热 偏差,同时增加烟道阻力和风机电耗; ⑤受热面一旦结渣,管壁表面粗糙升高,导致结渣进一步加剧; ⑥炉膛上部的渣块掉落下来,会砸坏冷灰斗处的水冷壁管子, 甚至堵塞排渣口而导致锅炉被迫停运。
• 对固态排渣煤粉炉,炉膛容积热强度 qV 大
致在90~200kW/m3之间。
一、固态排渣煤粉炉的炉膛
• ㈡炉膛结构参数——⒉炉膛截面热强度
• 炉膛截面热强度是指在单位时间、燃烧器区域
单位炉膛横截面积上,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 量,即
•
qA
BQar ,net , p Al
式中 Al ——炉膛橫断面面积,m2。
四角布置切圆燃烧方式——切圆燃烧的炉内空气动力特性
◆ 影响一次风煤粉气流偏斜的主要因素有: ⑴上游邻角射流的横向推力与一次风射流的刚性 ⑵炉膛的断面形状——会影响射流两侧的补气条件,如 图6-15所示。 ⑶燃烧器的结构特性:高度和高宽比越大,越不利 ⑷假想切圆直径的影响: 切圆直径大的好处:①可使邻角火炬的高温烟气更易于 到达下角射流根部,有利于煤粉气流着火;②可使炉 膛内旋转气流的旋转强度也大,扰动更强烈,使燃烧 后期混合加强,有利于燃尽过程。 切圆直径大的坏处:①一次风射流的偏斜也增大,更容 易引起水冷壁结渣;②会因炉内旋转气流到达炉膛出 口时,仍有较大的残余旋转而引起烟温和过热器汽温 偏差。 ◆ 四角切圆燃烧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⑴炉内容易结渣; ⑵炉膛出口及水平烟道两侧烟温的偏差较大,大容量锅 炉这一问题更加严重。 ⑶运行中各角二次风分配不均,影响炉内火焰中心位置, 影响煤粉的燃尽度。 ⑷采用摆动式燃烧器需经常维护,影响其灵活性。
炉膛截面热强度
• 炉膛的大体形状由 qA 和 qV 一起来确定。当
qV
一定时,qA ↑,A ↓,炉膛就瘦长些,此时,燃 l 烧器区域燃料放出大量热量没有足够的水冷壁受 热面来吸收,就会使燃烧器区域的局部温度过高, qA ↑,炉膛就矮 导致燃烧器区域的结渣; ↓, Al 胖些,这样燃烧器区域温度太低,又不利于燃料 稳定着火。对低挥发分煤,为改善着火条件, qA 应取大些;对灰熔点 ST较低的煤,为避免结渣, qA 就取小些。 qA 的推荐值随着锅炉容量的增大而增大。 • qA 值一般在3~6MW/m2之间。 •
Vl
——炉膛容积,m3。
1.炉膛容积热强度
• 炉膛容积热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煤粉和烟气
在炉内停留时间的长短和出口烟气被冷却的程度。 ↑,qV ↓,煤粉在炉内停留时间缩短,燃烧可 Vl 能不完全;同时由于 ↓炉内所能布置的受热 Vl 面少,烟气冷却不够可能引起炉膛出口受热面结 qV 渣。相反, ↓, ↑,不仅会使锅炉造价和 Vl 金属耗量增加,还会导致炉膛温度过低,燃烧速 度减慢,燃烧不完全。
四角布置切圆燃烧方式——一、二次风不等切圆布置
• 一次风靠向火侧布置,二次
风靠炉墙侧布置,二次风与 一次风之间偏转一定角度。 其优点是: ①保持了邻角气流相互点燃的 优势; ②将火焰与炉墙“隔开”,形 成“气幕”,使火焰不贴墙, 减轻或避免水冷壁结渣; ③降低NOx的生成量。 • 其缺点是: 容易引起煤粉气流与二次风 的混合不良、可燃物的燃烧 不充分。
炉膛
型式
排渣方式
固态
液态
固态
固态
固态
燃烧器 型式
直流式
直流式
旋流式
旋流式
旋流式 直流式
煤粉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炉膛型式
直流燃烧器的布置,如图6-12所示的几种形式:
low NOx concentric firing system 低NOx同轴燃烧系统
typical overfire air boiler 典型的过热空气锅炉
具有良好的炉内空气动力特性,一是避免火焰冲撞炉墙,保证水 冷壁不结渣;二是使火焰在炉膛中有较好的充满程度,减少炉内停 滞旋涡区,减少不完全燃烧热损失;三是尽可能减少污染物的生成 量(炉膛出口的NOX和SOX等排放量应符合环保要求),保护环境。
炉膛空间内能布置足够的受热面,将炉膛出口烟浊降到灰分软化 温度ST以下,保证炉膛出口及其受热面不结渣。 炉膛结构紧凑,金属耗量少,便于制造、安装、检修。
炉膛内的火焰行程长,增加了煤粉在炉内的 停留时间
W型火焰燃烧方式的特点
烟气中的飞灰含量少
火焰在下部着火炉膛底部转弯180°向上流动时, 可使烟气中部分飞灰分离出来
有利于组织良好的着火、燃烧过程
可以采用直流燃烧器或轴向可动叶片旋流燃烧 器,也可采用高浓度煤粉燃烧器 有良好的负荷调节性能
负荷变化时,下部着火炉膛火焰中心温度变化不大
对煤质和负荷的变化有较宽的适应性。
1、煤粉炉炉膛的作用、要求和形状
影响炉膛设计的主要因素:
燃料特性、燃烧方式、排渣方式。 影响炉膛的形状尺寸设计的主要因素: 燃料种类、燃烧方式、燃烧器布置及火焰的 形状和行程等。
2、煤粉锅炉炉膛型式
炉膛燃烧器 布置方式 Π型炉 切向燃烧 半开式Π型 炉切向燃烧 Π型炉对冲 (交错)燃烧 Π型炉 前墙燃烧 W型炉 W燃烧
水冷壁结渣的防治
选择适当的炉膛热强度及切圆直径;避免炉内温度过高 组织良好的空气动力场,避免火焰偏斜、贴壁冲墙;炉内局 部温度过高 保持适当的过剩空气量,过剩空气量大,炉膛出口温升高; 过剩空气量太小,燃烧不完全,造成还原性气氛使灰熔点温度 降低,促进炉内结渣。 避免锅炉超负荷运行
采用适当的煤粉细度,提高煤粉的均匀度
加强运行监视,及时吹灰、清渣。
作业与思考题
• 1、四角布置的直流燃烧器的调节措施有哪些? • 2、简述影响一次风煤粉气流偏斜的原因及对锅
炉运行的影响?
煤粉锅炉炉膛型式
旋流煤粉燃烧器的布置形式, 如图6-16所示的几种形式:
有折焰角的前墙布置方式
有折焰角的 前后墙对冲布置方式
旋流燃烧器的 布置方式有:
①前墙布置 (L形火焰) ②两面墙对冲布置 (双L形火焰) ③两面墙交错布置 (双L形火焰)
前 后 墙 对 冲 燃 烧 煤 粉 锅 炉
前 墙 燃 烧 器 后 墙 燃 烧 器
一、固态排渣煤粉炉的炉膛
• ㈡炉膛结构参数——⒊燃烧器区域壁面热强度
• 燃烧器区域壁面热强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燃
烧器区域的单位炉壁面积上,燃料完全燃烧放 出的热量,即
•
qR
BQar ,net , p AR
式中 AR ——燃烧器区域壁面面积,m2。
一、固态排渣煤粉炉的炉膛
• ㈡炉膛结构参数——⒊燃烧器区域壁面热强度
•
qR 不仅反映了燃烧器区域的温度水平,还能反映燃 烧器在不同布置下火焰的分散与集中情况。 qR 越大,
说明火焰越集中,燃烧区域的温度水平就越高,这对 燃料的着火和维持燃烧的稳定是水利的。但是,
•
qR 过高,就意味着火焰过分集中,致使燃烧器区域局
部温度过高,容易造成燃烧器区域水冷壁结渣。
• 一般固态排渣煤粉炉 qR 值多在0.9~2.1MW/m2之间。
三、煤粉炉的结渣
㈠结渣的危害 ㈡影响结渣的因素 ㈢防止结渣的措施
1、煤粉炉炉膛的作用、要求和形状
炉膛的作用:炉膛是煤粉燃烧的空间,也是锅炉的换热部件。 对炉膛的要求: 具有合适的热强度,以保证炉内足够的高温,使煤粉进入炉膛后 能迅速稳定地着火;同时能满足煤粉气流在炉内充分发展、均匀混 合和完全燃烧(即燃料在炉膛内有足够的停留时间)。
第六章 燃烧原理和燃烧设备
§1 燃料燃烧的基本原理 §2 直流煤粉燃烧器
§3 旋流煤粉燃烧器
§4 煤粉炉炉膛
§5 煤粉炉点火系统
§6 煤粉燃烧新技术
§4 煤粉炉炉膛
一、固态排渣煤粉炉的炉膛
㈠炉膛的作用、要求和形状 ㈡炉膛结构参数
二、燃烧器布置及其炉内空气动力特性
㈠直流煤粉燃烧器的布置及其炉内空气动力特性 ㈡旋流煤粉燃烧器的布置及其炉内空气动力特性
煤质特性
煤灰熔点温度ST低,灰粒向水冷壁运动过程中没有凝固,易形成结渣。 高灰粘度的煤灰一旦在炉内形成结渣,会自动加剧。
炉内温度与空气动力场
切圆直径偏大,火焰偏斜、贴壁或冲墙形成炉内局部结渣
燃烧器区域壁面热负荷qrr
qrr较大,燃烧器区域释放的热量大,炉温高,易引起炉内结渣
卫燃带 敷设卫燃带的炉膛炉温较高,易在粗糙卫燃带壁面上形成结渣
W型火焰炉膛
锅 炉 设 备 整 体 布 置 图 片
4、W型火焰燃烧方式的特点
炉膛温度高
煤粉喷嘴出口处于燃烧中心
炉顶拱的辐射传热可提供部分着火热,同时 可减少对燃尽室的放热
着火区水冷壁敷设卫燃带
较低的NOx生成量
空气沿着火焰行程逐步加入,易实现分级配风, 分段燃烧 。可控制较低的过剩空气系数
烟气
3、W型火焰炉膛结构
W形火焰炉膛由下部的拱型着火炉膛(燃烧 室)和上部的辐射炉膛(燃尽室)组成。前 者的深度比后者约大80~120%
燃尽室前后墙向外扩展构成炉顶拱,并布置 燃烧器,煤粉气流和二次风从炉顶拱向下喷射, 在燃烧室下部与三次风相遇后,再1800 转弯向 上流经燃尽室炉膛,形成W形火焰。
三、煤粉炉的结渣
• 影响结渣的因素:
①燃煤的灰分特性; ②炉膛的设计特性; ③燃烧器的安装、检修质量。 • 防止结渣的措施 ①防止受热面附近温度过高; ②避免炉内生成过多还原性气体; ③做好燃料管理,保持合适的煤粉细度; ④加强运行监视,及时吹灰打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