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城市产业结构的专业化与多样化特征分析

中国城市产业结构的专业化与多样化特征分析


提 要: 当前, 我国正处于调整经济结构、 转变增 长方式的关键时期, 各地区都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作 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 客观深入的分析城市尺 度上产业结构的专业化和多样化水平及其时序特征, 找出决定产业结构的关键因素, 对于各地区如何依据 已有产业基础、 要素禀赋、 区位特征合理构建高效、 可持续的城市经济结构, 以及在国家层面如何协调区 域 发 展 都 具 有 十 分 重 要 的 意 义 。 本 文 利 用2003—2009 年全国286个地级市除农林牧渔外其它18个产业的 就 业
多样化是区域分工中与专业化相对应的产业结构模式, 通常是指地区产业发展的多样化程度。多样化经济结构的理 论解释通常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消费者和生产者都与多样 化偏好[10],二是知识溢出的外部性理论[11,12],认为知识溢出 主要来源于核心产业之外,多样化产业在地域上的集中比那 些相似产业得集中更能促进创新和经济增长。
宿、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科学
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
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
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本文使用克鲁格曼专业化指数来计算我国地级市的专业
化水平:

Σ Spi=
sij-sij
j=1
(1)
区域经济学家大多利用国际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来 解释区域生产专业化的成因[1,2]。传统的区际分工贸易理论认 为地域分工取决于各地区技术或者要素禀赋方面的比较优 势,地域分工表现为各地区专业化于不同的产业或部门 , [3-5] 然而这显然与现实生活中许多不同国家存在同行业商品交换 的事实不符。随后的新贸易理论将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 企业市场竞争力差异和产品的水平差异引入到 Ricardo-Ohlin 模型中[6,7]。规模经济的存在促进产业的集中从而使得企业能 够服务更多的市场,这促使企业差异化其产品,这种模型的 结果仍然是每个地区仍然是专业化的,差别仅在于不同地区 有可能专业化同一行业,就长期而言也不存在生产要素在不 同行业之间的流动。新经济地理学则认为地区的产业结构取 决于发散力 (如贸易成本、要素价格差异等) 和集聚力 (如 规模经济、产业的前后向联系) 之间的相互作用,其结果保 持不确定性[8,9]。
这里 Spi表示 i 地区的专业化水平,sij=
Xij

表示 j 产业在 i
ΣXij
j=1
nm
Σ ΣΣ 地区所占的就业比例,s軃ij= Xij
Xkj表示 j 产业在 i 以
k≠i
k≠ij = 1
外所有城市所占就业比例。通过对人口和收入进行加权即可
获得关于全国的专业化指数。
对于多样化水平的计算,采用 Duranton[13]使用的指数:
人文地理
2012 年第 1 期 总第 123 期
文 章 编 号 :1003-2398(2012)01-0098-04
中国城市产业结构的专业化与多样化特征分析
苏华 (湖南大学 经济与贸易学院,长沙 410079)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 SPECIALIZ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OF CHINESE CITIES
Σ Divi=1
sij-sj

(2)
这里 sij 的含义同上,sj 表示 j 产业在全国的比例。
2.2 专业化、多样化水平及其动态演变
利用公式 (1)和公式 (2)计算出的全国分地区的专业
化和多样化水平。
从算术平均值 (未加权指数)来看,图 1 显示我国的专
业化水平在 2003—2009 年期间总体上趋于逐步上升的趋 势 , 2006 年 时 达 到 峰 值 (未 加 权 指 数 即 算 术 平 均 值 为 0.53),而 2007 年经历了小幅下降 (该年指数为 0.5) 后至 2009 年又回复到了与 2007 年相当的水平。7 年考察期间总 共提高了约 8.7 个百分点。这个结果与 Imbs 所描述的结果[14] 一致,即一个国家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首先是多样化的,
国内外关于产业结构专业化与多样化特征及其演变规律 的实证研究结果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3]:一是在几 乎所有国家当中专业化与多样化城市并存;二是大城市通常 倾向于多样化,专业化与城市大小之间有弱的相关性;三是 经济结构通过影响知识溢出进而影响城市的经济增长;四是 创新大多发生在多样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大多数企业的区位 变更都呈现出从多样化城市转向专业化城市的趋势。
SU Hua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Trade,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79, China)
Abstract: Using industrial data of 286 cities, the author computes specializ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level and analyzes characteristics, phase evolution of specializ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in Chinese cities. The main re- sults show that: 1)as a whole, from 2003 to 2009, specialization level of Chinese cities was gradually rising, and trend of diversification was opposite; 2)compared with central and western China, specialization level of the developed eastern cities were lower, but grew fast; 3)cities with the highest specialization level were mostly mineral resources-based areas, and cities with the highest diversification level were mainly areas wher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occupied a large proportion; 4)from the regional perspective, cities with higher specialization level located mainly in central and western areas, and provincial capitals and developed eastern cities were more diversified; 5) diversification level varied in the same direction with population size and in- come level. The results gained in this paper are beneficial for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regional harmonious development for central government. Firstly, for cities which products rely deeply on mineral re- sources, the keys to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 that using new technologies and procedures, pro- moting efficiency of resources utilization, developing up-stream, down-stream industries and lengthening the industrial chain. Secondly, for advanced cities, utilizing the existing industrial bases and comparative advan- tages and optimiz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are the core factors which decide the long term competitiveness. At last, the conclusions also show that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regional harmonious development to guide cities adjusting and optimiz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according to industrial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narrowing the gap of economic developmental level and income, and avoiding vicious competition and redundant construc- tion. Key words: prefecture-level cities; specialization; diversification;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当前,我国正处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关键 时期,各地区都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核 心内容。客观深入的分析城市尺度上产业结构的专业化和多 样化水平及其时序特征,找出决定产业结构的关键因素,对 于各地区如何依据已有产业基础、要素禀赋、区位特征合理 构建高效、可持续的城市经济结构,以及在国家层面如何协 调区域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