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直升机市场调研报告

中国直升机市场调研报告

中国直升机市场调研报告11月14日,第八届珠海航展开幕前两天,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了《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明确“十二五”期间将改革空域管理体制。

此次《意见》的最大亮点在于对4000米以下低空飞行的制度的改变——无需报批,只需报备。

在业内人士眼中,这被解读为打破国内通用航空业发展的制度壁垒。

来自于行业主管部门、通用航空制造与运营企业的相关负责人、业内专家与航空爱好者在为期6天的本届航展上,热议通航产业发展方向,畅想通航产业春天里该播撒怎样的种子。

《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节选:改革目标1. 总体目标。

通过5至10年的全面建设和深化改革,在低空空域管理领域建立起科学的理论体系、法规标准体系、运行管理体系和服务保障体系,逐步形成一整套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低空空域管理规律的组织模式、制度安排和运作方式,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低空空域资源。

2. 阶段目标。

试点阶段(2011年前):在长春、广州飞行管制分区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在沈阳、广州飞行管制区进行深化试点,在更大范围深入探索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经验做法,研究提出低空空域划分标准,完善政策法规,探索运行机制,简化工作程序,优化服务保障模式,为全面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奠定基础。

推广阶段(2011年至2015):在全国推广改革试点,在北京、兰州、济南、南京、成都飞行管制区分类划设低空空域,进一步建立健全法规标准,优化运行管理模式,合理布局和建设服务保障网点,基本形成政府监管、行业指导、市场化运作、全国一体的低空空域运行管理和服务保障体系。

深化阶段(2016年至2020年):进一步深化改革,使低空空域管理体制机制先进合理、法规标准科学完善、运行管理高效顺畅、服务保障体系可靠完备,低空空域资源得到科学合理开发利用。

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主要任务和措施分类划设低空空域。

按照管制空域、监视空域和报告空域划设低空空域,区分不同模式实行分类管理试点。

管制空域,航空用户申请飞行计划,空管部门掌握飞行动态,实施管制指挥;监视空域,航空用户报备飞行计划,空管部门监视飞行动态,提供飞行情报和告警服务;报告空域,航空用户报备飞行计划,向空管部门通告起飞和降落时刻,自行组织实施,空管部门根据用户需要,提供航行情报服务。

空军会同有关单位和部门,统筹公共运输航空、通用航空和军事航空低空使用需求,研究提出各类低空空域划设方案报国家空管委审批,逐步调整审批权限。

各类低空空域垂直范围原则为真高1000米以下,可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和实际需要,具体划设低空空域高度范围,报批后严格掌握执行。

民航局会同空军研究论证在现行航路内、高度4000米(含)以下,按监视空域管理办法为通用航空飞行提供空中交通服务。

在空中禁区、空中危险区、国境地带、全国重点防空目标区和重点防空目标周围一定区域上空以及飞行密集地区、机场管制地带等区域,原则上不划设监视空域和报告空域。

有数据显示,中国在2015年之前将至少需要300架直升机,到2020年,中国直升机预计需求上万架,西方直升机巨头已纷纷抢滩中国,有媒体甚至称中国直升机市场已经迎来了“井喷”时代……“私人直升机是潜在最有增长前途的需求”10月27日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公布“十二五”规划建议,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其中确认“十二五”期间将改革空域管理体制。

从飞行高度分析,直升机和螺旋桨机是政策主要受益者。

从航空用途分析,过去直升机较螺旋桨机受约束更大,未来将是主要受益者。

一旦1000米以下的空域开放,受到最大影响的应用包括石油服务、电力作业、引水作业、航空物探、农林作业、医疗救护、城市消防、空中巡查等项目,进行这些通航作业将不需要经过审批,减轻了对行业发展的束缚;而其中很大一部分作业是依靠直升机完成的,未来将增加对直升机的需求。

对于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的《意见》,我们认为对行业的影响如下:1、低空开放明确进入推广阶段,被压抑的通航需求有望爆发式增长此次《意见》正式印发,明确了开放低空空域、加快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大方向,同时明确了2011-2015年为推广阶段,将之前局部区域改革试点经验推广。

对此,我们认为:从局部试点地区到全国的逐步推广,意味着被压抑的低空空域中通用航空需求将有一个爆发式增长的过程。

2、直升机需求将最先拉动,看好整个直升机产业链目前我国通用航空市场的需求者主要为政府部门和石油、电力等部分企业,私人飞机需求被强烈压抑,而空域管理改革启动后,大部分直升机应用领域在短期内即可受益。

私人直升机是潜在最有增长前途的需求。

我国现有55000个亿万富豪,1/6有购买私人飞机的意愿。

其用途一部分是个人爱好,大部分是考虑到节约时间以及不愿意乘坐民航航班。

而波音和空客的产能已排满,短期民航增加飞机提高服务水平的可能性不大。

私人需求中喷气式公务机的飞行高度超出本次开放的高度,暂时无法满足,而未来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他人购买的示范效应会使得一部分打算购买喷气机的富豪转向购买直升机。

如果有60%有购机意愿的富豪选择购买直升机,将产生5500架的需求。

低空空域开放或拉动万亿元市场——通用航空利好政策促行业迎来黄金时代在股市大跌之下,航空航天板块的多只个股逆市上涨,中信海直(000099)午盘拉升接近涨停,涨幅达9.89%,哈飞股份涨5.41%、海特高新(002023)涨5.07%、洪都航空涨5.01%。

(2010年11月16日数据)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市场期待已久的低空空域开放以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通航产业,将带动超万亿元的市场规模,以及整个产业链的10年黄金期。

政策上的突破,为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机会。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惟一未开放发展的产业,低空空域的开放意味着通用航空产业的“井喷”。

中信证券预测,“如果低空从2010年逐渐开放,预计2015年我国将拥有通航飞机4460架,5年通用飞机新增3230架,按单架飞机平均价格500万元,产业拉动比例1:10估算,同行产业年均市场需求达320亿元,较过去5年的平均需求70亿元增长了3.6倍。

”而中航工业集团给出了更为大胆的预测:“未来15年中国通用飞机需求量有可能突破1.5万架,通用航空产业将成为扩大内需与就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在向决策层呼吁开放空域之时,中航工业集团两会代表建言上如是说。

“从产业看,通用飞机和直升机整机将首先受益,其次是飞机维护、机场建设相关设备,再次是通飞和直升机零部件公司。

”宏源证券(000562)机械行业分析师荀剑分析说。

美国德事隆集团中国区经理耿刚介绍,截至目前,我国通用航空飞机有1000架左右,通用机场有70个。

在美国,在册通用飞机约23万架(全球通用飞机总数约为34万架),有18000多个通用机场,通用航空制造业营业额在200亿美元左右。

近年来,我国通用航空快速发展,飞行总量年均增长10%以上,行业规模日益扩大,预计今后10年间我国通用航空年均增长将达15%以上,低空空域需求与日俱增。

耿刚介绍,多项分析预测,未来5年中国直升机数量将翻倍。

中国商飞公司前日发布的市场预测年报认为,新兴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快于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预计到2050年,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金砖四国的人口总数将占全球的40%;2025年,金砖四国中人均收入超过15000美元的消费者将增至2亿人。

全球航空运输的发展中心,向以中国市场和亚洲其他市场转移已成必然趋势。

去年全国民用直升机进口量50架,其中北京中美洲际直升机投资有限公司引入13架,不过该公司董事长涂锦山认为,中国发展直升机等通用飞机仍然有一段路要走,这不是投入资金就可以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还必须依托境外机构培训通用航空飞行员,随着政策逐步放松,人才需求的"瓶颈"将显得更加突出。

中航工业通飞公司负责研发制造和运营服务的副总经理沙长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能买的起好车的富人很多,有的通用飞机甚至不如车子的价格高,而且通用飞机还可以供企业使用。

”沙长安告诉记者,他们在国家政策出台前,已经全面启动了相关工作,包括在飞行员培训方面建立自己的飞行学校,积极策划筹建飞行俱乐部,“为了让更多的航空爱好者能实现自己的飞行梦想,我们会在国内具备条件的地方组建飞行俱乐部,初步规划在全国建六七十家。

当然,这个可能还要跟着国家空域放宽的速度相关。

上海正阳投资集团董事长邹建明则透露,在仿效汽车4S店,建立国内首家飞机4S店之后,他们计划利用8年的时间投资100亿人民币,筹建100个通航机场。

湖北、江苏、山东、贵州等地的8家通航运营商和私人飞机用户还在航展期间成立了互相开发场地、油料等保障设施的阳光通航联盟。

私人飞机4S店应运而生记者从珠海航展了解到,作为国内首个飞机“4S店”,西锐通用飞机FBO (FixedBaseOperator)运营与服务基地项目位于珠海机场航站楼东北侧停机坪附近,今年7月正式动工,是国内首个为小型私人飞机进行空航服务的通用航空服务站。

该项目占地面积2806平方米,建成后每年可托管超过500架私人飞机,同时可提供飞机维修保养、驾驶培训、飞行体验等一整套通用航空服务。

“这就相当于一个为私人飞机服务的4S店。

”西锐通用飞机FBO运营与服务基地的负责人蒋力说,“目前国内的机场航空服务都是针对航空公司,面向私人飞机的还没有。

西锐的FBO项目就是要为中国的私人飞机购买者提供停放、日常维修养护、飞行技术培训等专业化配套服务。

”珠海航展中心提供的材料称,未来10年,中国内地将成为世界上公务航空市场发展最快的地区,至少需要1200架公务机,年营业额可望达到600亿元人民币。

而目前中国内地已有87.5万个千万富豪,5.5万个亿万富豪,这些人均有能力购买与使用私人飞机,是潜在的私人飞机客户。

低空开放后,通用航空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私人飞机产业。

根据最新发布的《2010胡润财富报告》,中国已有两千余位亿万富豪,其中有六分之一计划购买私人飞机。

亚洲地区最大的私人飞机销售商“亚洲jet”总裁迈克尔·沃尔什表示,在未来十年里,中国私人飞机市场规模将每年增长20%至25%以上,十年内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私人飞机拥有国。

据报道,由沈阳制造的第一架162轻型运动飞机2009年上市,买家是一位美国人。

沈飞民机公司利用美国技术生产的这款私人飞机,年产500架,已经接到全球订单1100架,其中70%以上为美国客户。

中国用户订购了几十架。

一架小飞机约11万美元,这个价格比一些高档轿车还要便宜。

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民航全行业共有通用航空飞机和直升机817架;颁证通用航空机场71个,在册通用航空临时起降点329个。

而在美国,在册通用飞机约22.2万架(全球通用飞机总数约为34万架),有19000多个能够供通用飞机起降的小型简易机场(占民用机场总数90%以上),通用航空年飞行量在2600万到2700万小时之间,通用航空制造业营业额在200亿美元左右。

相关主题